陈睿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从《〈史记〉评注读本》看春秋战国时的门客特质
- 2017年
- 春秋战国时期,养客之风盛行,正是由此才缔造了"门客"这一特殊群体的大肆形成与广泛存在。门客们多属于社会边缘人物,往往因不得志或为求名而投于名门显族门下,他们大多源于社会底层。正因为他们身份及来源的多样性,也才得为我们演绎一个又一个丰富、鲜活与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史记〉评注读本》从《史记》中选取了多个门客的事迹,文章通过对《〈史记〉评注读本》中门客相关篇目的分析来看春秋战国时门客身上的特质。
- 陈睿
- 关键词:特质
- 论《〈史记〉评注读本》《广注语译〈史记〉精华》和《白话〈史记〉读本》三者之关系
- 2017年
- 《〈史记〉评注读本》,秦同培选辑,民国十三年(1924)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广注语译〈史记〉精华》,秦同培注译,宋晶如增订,民国二十五年(1936)六月由世界书局初版,民国二十六年(1937)五月四版;《白话〈史记〉读本》,秦同培注释,宋晶如校订,2007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通过对这三本书内容的比较分析,辅以多方资料的考察,大概推知《〈史记〉评注读本》《广注语译〈史记〉精华》和《白话〈史记〉读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广注语译〈史记〉精华》是以《〈史记〉评注读本》为底本参照进行修订的,《白话〈史记〉读本》则是在《〈史记〉评注读本》和《广注语译〈史记〉精华》基础上进行整理修订的,它将二者融汇起来。三本书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又不断整理修订、进步的关系。
- 陈睿赵望秦
-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以王熙凤的“泪”为例
- 2016年
- 近代红学家大都把凤姐看作十足的反面人物,虚伪、狠毒、两面三刀、罪恶累累、事不关己、铁石心肠是她的主导特征。然而设身处地的想,王熙凤也不过是曹雪芹笔下悲情女、薄命司、怪可怜见的一个人物罢了,她的一生充斥着莫大的悲哀。论文以王熙凤的眼泪为切入点,通过对其眼泪的分析解读,以此来探究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高超笔法。
- 陈睿
- 关键词:王熙凤眼泪红楼梦
- 关于《〈史记〉评注读本》中的评语分析
- 2017年
- 《〈史记〉评注读本》是秦同培从《史记》中选取120篇辑录而成。其中的120条评语,从文学的各种角度、史学的各个层面对所选篇章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评述议论,其点评可谓精警简洁,平实明了,精彩中肯。通阅《〈史记〉评注读本》之评语,可谓是一部精华浓缩版《史记》的简明批评史。
- 陈睿
- 关键词:评语
- 从唐代离魂小说看中国先民的灵魂观
- 2017年
- 中国人有灵魂观,但中国文化并没有统一的、清晰的、经科学论证的灵魂观,传统思想中的灵魂观也是较为混乱而不成体系的。以唐代离魂小说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先民的灵魂不灭性、灵魂独立性和灵魂轮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问题都不能确定,古人的看法大多是在想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我们而言,只要把握今生就好。
- 陈睿
- 关键词:灵魂不灭
- 从《史记评注读本》看民国时期白话文的语言特色被引量:1
- 2016年
- 文言文向白话文的发展,以至白话文在书面形式上逐渐取代文言文这一过程是极为漫长、艰辛的。民国时期,为推进白话文的发展与普及,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政府机关作出了非常大的努力,这使得白话文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作为一种新的书面表达形式,其发展仍是不尽成熟的,其表达仍是不尚规范的。本文将以清代秦同培的《史记评注读本》为依托,对民国时期白话文的语言特色作一简要分析。
- 陈睿
- 关键词:民国白话文语言特色
- 论《<史记>评注读本》的体例特点
- 2017年
- 《<史记>评注读本》,是秦同培从浩瀚的《史记》篇章中撷取一百二十篇选辑而成。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其版式为单鱼尾,黑鱼尾,上下单栏,半页13行,行31字。每文又分四部分:正文、评、注、译俗。正文之后附以评语,论列其文之实质及史公之见解;加注以便读者对难解、难懂之字句进行参照;评注后附译俗,以代讲解之用。本文将对《<史记>评注读本》的体例特点进行分析。
- 陈睿
- 关键词: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