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雄

作品数:9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响应面
  • 2篇响应面分析法
  • 2篇关键中间体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2篇催化
  • 1篇低温煤焦油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提取
  • 1篇多酚提取工艺
  • 1篇抑制剂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析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法
  • 1篇制剂
  • 1篇容器封头
  • 1篇三甘醇

机构

  • 9篇西北大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9篇李稳宏
  • 9篇雷雄
  • 6篇王小静
  • 5篇李冬
  • 3篇张旭
  • 2篇潘柳依
  • 2篇朱晨辉
  • 2篇王锋
  • 2篇马晓轩
  • 1篇杨琴
  • 1篇周立辉
  • 1篇淡勇
  • 1篇刚勇
  • 1篇张轩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化工机械
  • 1篇精细化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2篇2018
  • 7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低温煤焦油加氢催化剂优选以及产物分布规律被引量:1
2017年
以γ-Al_2O_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4种不同镍钨质量比的Ni-W/γ-Al_2O_3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催化剂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在30 m L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小于360℃低温煤焦油馏分油进行加氢实验,筛选出加氢效果较好的催化剂,并考察了加氢工艺条件对加氢产物分布情况及杂原子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不利于油品轻质化且会降低噻吩类有机含硫物的脱除速率,但是有利于脱除难脱除的多环含氮物;高压可以抑制裂化反应和脱氢反应,增加汽柴油的收率,同时有利于提高多环含氮物的加氢饱和反应速率,进而提高脱氮率;低空速下进行加氢反应有利于杂原子脱除和油品轻质化。
雷雄潘柳依潘柳依张轩李冬张轩李稳宏
关键词:催化剂低温煤焦油加氢工艺
γ-分泌酶抑制剂(LY411575)的合成工艺研究
2017年
对γ-分泌酶抑制剂(LY411575)的合成路线进行改进,新合成路线下该化合物的总收率为35%,比文献方法提高了16%;对关键中间体提前进行了手性拆分,从而使在制备最终产品的后3步反应中用到的原料减少了50%,降低了反应成本和最终产品的纯化难度.另外,对拆分过程中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品的e.e.值和反应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D-(+)-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试剂,甲醇作溶剂,加热到回流溶解,加入的溶剂量为每g底物12 m L,从回流降到室温所用时间控制在120 min,拆分的收率为40%,e.e.值为99%.
郭宏垚李冬雷雄张旭许人军王锋李稳宏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Γ-分泌酶关键中间体抑制剂
固体酸催化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工艺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2017年
以1,6-己二醇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固体超强酸SO2-4/Ti O2-Sn O2为催化剂,考察了工艺过程各参数(酸醇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加氢脱氧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催化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GC/MS、核磁、FT-IR表征以及物化性质进行了检测。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酸醇摩尔比3.5∶1,催化剂加入量质量分数为5%,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130℃,在此条件下,HDDA的平均收率可达91.8%,产品纯度很高且与精细标准品理化性质基本一致。
王小静马晓轩王军峰潘柳依刘俊霞雷雄李稳宏
关键词:1,6-己二醇丙烯酸正交试验法
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被引量:7
2017年
以含氢硅油、烯壬基酚聚醚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梳型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GPX1),并用FTIR、1HNMR、单滴法、表面张力法、微生物降解法对聚合物GPX1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液膜的破裂速率常数k含GPX1的自来水=0.257 46,高于k含SP169的自来水=0.218 84,说明GPX1能够有效降低液膜稳定性,加快液膜的排液速率。微生物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投加90 mg/L的GPX1于耗氧活性污泥中,24 h后体系中COD降到24.8 mg/L,低于空白值33.4 mg/L。破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PX1与腰果酚胺醛树脂按质量比4∶6可得出最佳复配破乳剂FW1,再将100 mg/L FW1、80 mg/L聚合氯化铝与3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进行复配,对制备的乳状液破乳效果达到最佳,脱水率可达到98.32%,污水含油量为19.7 mg/L,油水界面整齐。
王小静周立辉许人军雷雄杨琴马晓轩李稳宏
关键词:含氢硅油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破乳剂
唾液酸酶检测剂(X-Neu5Ac)的合成被引量:3
2017年
以唾液酸为起始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甲酯化反应得到唾液酸甲酯,收率比文献方法提高了20%以上;再通过酰氯反应制得化合物4,收率由86.4%提高到98.9%;化合物4于四氢呋喃(THF)中在氢化钠作用下与化合物6进行缩合反应,最后在MeONa醇解与碱作用下水解得到目标产物唾液酸酶检测剂X-Neu5Ac.该合成过程采用浓硫酸催化的方法得到化合物2,原料易得,操作更安全简单,避免了使用昂贵的树脂或者危险性很高的重氮甲烷.在酰氯反应中采用一锅法同时实现了乙酰基保护和氯代反应.另外,对关键中间体7的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优化,获得了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为室温(25℃),加入溶剂量为每g底物20 m L溶剂,反应时间为10 h.通过X-Neu5Ac活性成分的应用研究,发现检测所得产物的稳定性和显色灵敏性均达到要求.采用~1H NMR,ESI-MS和HPLC-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雷雄朱晨辉郭宏垚王小静胡薇月王锋李稳宏
关键词:唾液酸关键中间体显色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CO_2-CH_4催化重整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17年
文中开展了对CO_2-CH_4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的工艺过程研究,以使用最广泛的负载型Ni/γ-Al_2O_3为催化剂,以CO_2的转化率和H_2/CO比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对CO_2与CH_4的转化率及产物H_2/CO的比例进行分析,得到适合F-T合成的低H_2/CO比的合成气。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CO_2的转化率及H_2/CO比进行优化,得到双响应值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CO_2/CH_4摩尔比为1.70,进料空速为8 227.78 h^(-1),反应温度为728.77℃。在双目标下,CO_2最大转化率与最小H_2/CO比分别为87.83%和0.949。在此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实验,得到CO_2转化率与H_2/CO比分别为87.89%和0.949。
郭宏垚李冬张旭雷雄王小静李稳宏
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
花椒多酚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及动力学分析被引量:59
2018年
以多酚收率为优化指标,对花椒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处理温度、提取时间、溶剂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液pH值对多酚提取过程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乙醇溶液、溶剂体积分数48.23%、料液比1∶29.34(g/m L)、处理温度48.99℃、提取时间1.75 h、提取液pH 3,在此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实验,预测的多酚收率为55.06 mg/g。此外,研究不同温度下总酚的传质动力学,通过平板模型以Fick第一定律为基础建立了花椒多酚提取的动力学模型,并求解出速率常数、相对萃余率及活化能等关键模型参数,为花椒多酚提取的工厂放大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郭宏垚李冬雷雄王小静刚勇李稳宏
关键词:花椒多酚响应面分析法
基于ANSYS高压容器封头与筒体对接处应力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高压容器球形封头与筒体对接处由于结构的不连续会产生高应力,利用ANSYS建立不同切削与对接形式的球形封头与筒体对接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结果,得到不同对接形式的球形封头与筒体对接处应力的影响规律。在进行高压容器半球形封头与筒体对接时,可在筒体处切削并选用封头与筒体进行中径对接的形式,或在封头处切削并且封头与筒体进行内平齐或中径对接的形式,从而减小材料所受到的最大应力值。
王莹淡勇周雪冬张娜李稳宏张旭雷雄
关键词:封头筒体ANSYS
三甘醇溶液失活分析及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在利用XRD、IC和GC-MS检测三甘醇杂质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失活评价实验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固体悬浮物、热稳定盐及有机杂质对三甘醇失活度的影响规律,利用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三甘醇在氮气、氧气气氛下以不同升温速率进行的热降解和氧化降解行为,并采用Coats-Redfer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法求解三甘醇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Fe S、Mg^(2+)、Ca^(2+)、乙二酸和甘醇酸类是影响三甘醇失活的主要杂质,且杂质含量的提高会加剧失活程度;三甘醇热降解是级数为1的一步质量损失过程,而氧化降解是两段级数为1的质量损失过程,且氧化降解活化能远低于热降解活化能;升温速率的加快可促使三甘醇热解的初始温度、失重峰温度以及热解终温均向高温方向移动。通过对三甘醇的失活分析及降解特性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三甘醇降解机理和预防溶液失活提供理论基础。
郭宏垚李冬雷雄赵欢娟王小静高嘉珮李稳宏
关键词:三甘醇失活热重分析降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