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亚琼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儿童
  • 1篇中国儿童
  • 1篇散文
  • 1篇审美
  • 1篇审美作用
  • 1篇童话
  • 1篇主体性
  • 1篇主体性发展
  • 1篇文化
  • 1篇戏剧
  • 1篇戏剧研究
  • 1篇民族
  • 1篇民族文化
  • 1篇儿童散文
  • 1篇儿童戏剧
  • 1篇儿童主体
  • 1篇儿童主体性
  • 1篇《夏洛的网》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马亚琼

传媒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吴然、乔传藻儿童散文之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同样是对云南民族文化、自然风景的诗意呈现,吴(然)偏爱民俗、山水,乔(传藻)则钟情民风、森林;同样是追求自由灵动的行文特色,吴借助诗歌和童话的创作手法写景抒情,乔则融合了戏剧和小说的手法叙事达意;同样是儿童情理趣的融合,吴宏观显趣、隐性表理、景中见情,乔则微观表趣,显性讲理、事中抒情。他们交融互补,突显了云南儿童散文创作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丰富了儿童散文的美学特征和多样化创作。
马亚琼
关键词:儿童散文民族文化
从《夏洛的网》看童话对儿童主体性发展的审美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从文本层面看,幻想和隐喻是童话参与"隐含读者"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书写策略和美学追求。幻想为儿童进行游戏、释放心灵提供了曼妙场所。儿童审美心理隐喻和成人理性隐喻的完美融合,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了童话基本的教化模式。从接受层面看,这种美学追求对"实际读者"具有比较好的交互性。在实际阅读中,童话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召唤"儿童;儿童自由能动地结合自身经验、情感、体会和理解对童话中的空白和不定点进行填充。可见,童话以审美的姿态关照儿童世界,为儿童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审美话语空间。
马亚琼
关键词:《夏洛的网》童话儿童主体性审美
中国儿童戏剧研究现状与问题探究被引量:8
2016年
21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戏剧在概念辨析、美学特征、审美功能、发展演变、问题认知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化,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研究局限也非常明显:儿童戏剧基础理论建设十分匮乏;中国儿童戏剧史研究薄弱,尚未出现专业儿童剧院(团)史;世界儿童戏剧史研究几乎一片空白;具有学理性阐释的儿童戏剧批评缺席;缺乏理论层面的中西儿童戏剧比较研究等。
马亚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