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小红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远志
  • 3篇学成
  • 3篇活性
  • 2篇氧化酶
  • 2篇嘌呤
  • 2篇抗氧化
  • 2篇类化
  • 2篇化学成分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黄嘌呤
  • 2篇黄嘌呤氧化酶
  • 2篇活性研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蔗糖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活性研究
  • 1篇酸类
  • 1篇糖脂
  • 1篇酮类
  • 1篇萜类

机构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5篇华燕
  • 5篇余小红
  • 3篇周凌云
  • 3篇耿圆圆
  • 3篇李盼盼
  • 2篇黄艳杰
  • 2篇鲁斌
  • 1篇王军民
  • 1篇张明芮

传媒

  • 3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远志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对小远志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丁香醛(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2),8-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3),水杨酸(4),反式芥子酸甲酯(5),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酯(6),3,4,5-三甲氧基肉桂酸(7),5-羟基-4',6,7-三甲氧基黄酮(8),芥子醇-4-O-β-D-芹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9),(±)-丁香脂素(10),(+)-梣皮树脂醇(11),(±)-松脂醇(12)。除化合物4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余小红李盼盼耿圆圆黄艳杰华燕
关键词:化学成分
隐孔菌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通过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2,2'-连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法、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隐孔菌碱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醇沉物4个粗提部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总自由基能力最强,其对ABTS自由基半数清除率(IC_(50))达到(67.43±1.41)mg/L。进一步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得到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隐孔酸A三甲酯(1),隐孔酸A(2),隐孔酸D四甲酯(3),隐孔酸D(4),隐孔酸C(5),隐孔酸C五甲酯(6),隐孔酸E五甲酯(7),隐孔酸B三甲酯(8)和隐孔酸B(9),其中化合物1、3、6和8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8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其(IC_(50)=(5.29±0.25)mg/L,清除能力优于阳性对照V_C,V_C的IC_(50)=(5.76±0.58)mg/L。
周凌云鲁斌余小红张明芮华燕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
苦远志糖脂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苦远志中糖酯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及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Sephacl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并结合MS、NMR等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ABTS方法和尿酸生成法分别测定其抗氧化和抗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结果:从苦远志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糖脂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蔗糖-6-苯甲酸酯(1)、sibiricose A6(2)、sibiricose A1(3)、glomeratose B(4)、sibiricose A3(5)、glomeratose A(6)、glomeratose D(7)、tenuifoliside C(8)。化合物4、7和8表现出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和抗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结论:所有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糖酯类成分在抗氧化与抗黄嘌呤氧化酶趋势上基本一致。
李盼盼余小红耿圆圆黄艳杰华燕
关键词:化学成分糖脂抗氧化黄嘌呤氧化酶
小远志中酮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以小远志干燥根茎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MCI-gel和半制备型HPLC分离等方法对小远志中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8个酮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ESI-MS、~1H NMR、^(13)C NMR等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1,7-二羟基酮(1),3,6-二羟基-1,2,7,8-四甲氧基酮(2),1,7-二羟基-5,6-二甲氧基酮(3),1,5-二羟基-6,7-二甲氧基酮(4),6-羟基-1,7-二甲氧基酮(5),7-羟基-1-甲氧基酮(6),3,8-二羟基-1,2,4-三甲氧基酮(7),6,8-二羟基-1,2,3-三甲氧基酮(8),1,3,6-三羟基-2,7,8-三甲氧基酮(9),3-羟基-1,2,8-三甲氧基酮(10),1,3,7-三羟基酮(11),1,6-二羟基-2,3-二氧亚甲基-7,8-二甲氧基酮(12),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酮(13),1,6-二羟基-5,7-二甲氧基酮(14),3,7-二羟基-1,2-二甲氧基酮(15),3,7-二羟基-1,2,8-三甲氧基酮(16),1,2,3,7-四甲氧基酮(17),1,6-二羟基-3,5,7,8-四甲氧基酮(18),除化合物13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其中分离所得量较多的化合物1~7进行了抗氧化及抗菌实验,发现化合物4和1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ABTS·的IC50值分别为12和13 mg/L;化合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IC值为217μmol/L。
周凌云余小红耿圆圆华燕
小远志中糖酯类成分及其体外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小远志Polygala sibirica var.megalopha中的糖酯类化学成分及其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并分析其构效关系。方法小远志75%乙醇提取物通过D101大孔树脂,依次用水和35%、65%、95%乙醇洗脱,采用尿酸生成法检测出65%乙醇洗脱部分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最高(IC50=10.83μg/m L),对该部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活性追踪,得到4个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高抑制活性的糖酯类化合物。结果 4个糖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远志寡糖酯A(1)、3,6′-二芥子酰基蔗糖(2)、3′-E-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6-苯基蔗糖(3)、3′-E-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4-苯基蔗糖(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对黄嘌呤氧化酶的IC50分别为9.5、10.2、7.7μmol/L,比对照品别嘌呤醇(IC50=11.2μmol/L)抑制作用略强,而化合物2(IC50=1.3μmol/L)则显示出更强的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推测该类糖酯结构中苯乙烯基与糖基相连的结构片段是发挥药效的重要基团。结论糖酯类化合物作为新的黄嘌呤氧化酶高效抑制剂,具有开发成为抗痛风药的潜力。
周凌云李盼盼余小红王军民鲁斌华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