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晓露

作品数:22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篇岩石
  • 9篇薄片
  • 8篇地质
  • 8篇岩石薄片
  • 8篇图像
  • 8篇矿物
  • 6篇地质勘探
  • 6篇石油地质
  • 6篇石油地质勘探
  • 6篇终端
  • 6篇勘探
  • 4篇光谱
  • 3篇折射率
  • 3篇偏光
  • 3篇偏光显微镜
  • 3篇存储介质
  • 2篇页岩
  • 2篇源岩
  • 2篇扫描数据
  • 2篇识别方法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2篇余晓露
  • 4篇马中良
  • 3篇郑伦举
  • 2篇李志明
  • 2篇蒋宏
  • 2篇陈强路
  • 2篇陶成
  • 2篇马中良
  • 1篇王强
  • 1篇彭金宁
  • 1篇席斌斌
  • 1篇王杰
  • 1篇施伟军
  • 1篇鲍芳
  • 1篇王强
  • 1篇余晓露
  • 1篇徐旭辉
  • 1篇白帆
  • 1篇王强

传媒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9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煤有机显微组分被引量:12
2012年
不同显微组分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谱带位置的定性分析和谱带强度的定量分析,可揭示其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和生烃能力。利用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我国华北石炭系3个不同成熟度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原位分析,避免了传统手段采用单组分分离富集过程中物理分选和化学试剂对显微组分造成的影响。煤有机显微组分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结果表明:由壳质组、镜质组到惰质组,其脂肪烃含量和含氧基团呈减少趋势,芳香烃含量和芳构化程度呈增加趋势,反映生油潜力逐渐减小。壳质组脂族结构以长链脂肪烃为主,有利于生油;镜质组和惰质组以短链为主,有利于生气。壳质组中孢子体的芳香烃含量相对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树皮体、角质体和树脂体的生烃潜力较好。同一种有机显微组分随演化程度的增高,脂肪族含量降低,芳香烃含量升高。
余晓露白帆李志明
关键词:有机显微组分
基于图像的碎屑岩成分鉴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本申请关于一种基于图像的碎屑岩成分鉴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涉及石油地质勘探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碎屑岩薄片图像;对碎屑岩薄片图像进行组分区域结构识别;对识别组分区域进行组分区域矿物识别;基于组分区域矿物识别结果以及组...
余晓露周生友胡宗全罗宾繁陶成张永东史政陶金雨
文献传递
基于数据库的矿物种类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本申请关于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矿物种类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涉及岩石鉴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与组分区域对应的光谱数据;基于光谱数据,在矿物光谱数据数据库中确定与组分区域对应的初选矿物种类;确定与初选矿物种类对应的...
余晓露马中良叶恺宫晗凝翟常博陶成郑伦举杜崇娇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岩石薄片的固体沥青识别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岩石薄片的固体沥青识别方法,具体包括:将岩石样品磨制成岩石薄片,在偏光显微镜下,利用透射光观察固体沥青的产状和光性特征,排出有机显微组分和金属矿物干扰,在偏光显微镜下,利用反射光观察固体沥青的光性特征,...
余晓露倪春华鲍芳芮晓庆王强
材料组分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关于一种材料组分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岩石鉴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材料薄片图像;将材料薄片图像输入晶态识别二分类模型中,输出得到单晶态组分集合图像和非单晶态组分集合图像;接收扫描数据;基于...
余晓露李贶孙冬胜赵永强郑伦举周生友杨伟利宫晗凝
文献传递
基于机器学习的岩石组分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关于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岩石组分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石油地质勘探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张组分图像;将组分图像输入组分种类识别模型,输出得到组分图像的组分类型特征,组分类型特征用于对组分的性质进行表征...
余晓露陶成叶恺宫晗凝杜崇娇王强姚威蒋宏
泥质烃源岩的有效排油门限及页岩油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地质条件约束下不同类型、不同有机碳含量未熟—低熟烃源岩的生排烃物理模拟实验,结合排烃门限理论,建立一种有效排烃门限的确定方法,确定泥质烃源岩的有效排油门限值,并对其在页岩油勘探的地质意义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烃源岩发生有效排油的最低生油量门限值为5~8 mg/g(油/岩石),且有效排油门限值受控于有机质类型、丰度和演化程度三者之间的匹配;原始有机质含量小于1.5%的Ⅰ型烃源岩、小于2.0%的Ⅱ1型烃源岩和小于2.5%的Ⅱ2型烃源岩在整个生油阶段都达不到有效排油门限,生成的油滞留在烃源岩层系内,成为页岩油勘探的有利目标,由于其演化程度低、油品差,开采前景较差,原位加热转化开采技术可能是开发这部分页岩油资源的一种有利手段;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当前要定位于已发生过有效排油、镜质体反射率(Ro)为1.0%~1.3%的烃源岩层系,由于成熟度的提高,滞留油气中含有较多的轻质油和天然气,气油比高,流动性较好,开采前景乐观。
马中良郑伦举郑伦举赵中熙余晓露
关键词:烃源岩排烃门限页岩油
基于深度学习的碳酸盐岩颗粒分类识别
2023年
针对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受人工鉴定经验性和主观性影响,使得传统方法难以准确、客观判识颗粒类型等问题。由此,本文作者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酸盐岩颗粒显微图像识别方法,并以ResNet50为基础网络框架,通过制作数据集、训练模型、预测分类等步骤,设计了一个碳酸盐岩主要颗粒类型自动分类识别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生物碎屑、内碎屑、包粒、球粒和团块5种颗粒进行分类识别,再采用混淆矩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识别准确率达到95%。不仅为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提供了新方法,也为深度学习应用于实际碳酸盐岩颗粒分类识别提供了可行性论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杜崇娇余晓露余晓露马中良彭金宁
关键词:图像识别
基于机器学习的岩石薄片图像分割方法、装置及介质
本申请关于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岩石薄片图像分割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石油地质勘探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张待测薄片图像;将待测薄片图像输入岩石薄片图像分割模型,输出得到与待测薄片图像对应的分割图像;基于分割图像生成与待...
余晓露倪春华翟常博史政马中良周生友张永东罗兵繁
川东北元坝地区含S以及含H2S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本次研究在元坝地区长兴组储层晶洞充填的石英中发现了含S以及含H2S的包裹体,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学以及成分分析等进行了研究,对该地区TSR反应与油气成藏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席斌斌蒋宏王杰施伟军余晓露
关键词:油气包裹体岩相学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