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晨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青光
  • 4篇青光眼
  • 3篇原发性
  • 2篇小梁
  • 2篇闭角
  • 2篇闭角型
  • 2篇闭角型青光眼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压
  • 1篇引流
  • 1篇引流器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型青光...
  • 1篇幼儿型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原发性婴幼儿...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刘晨伟
  • 3篇于泳
  • 3篇聂庆珠
  • 2篇李露瑶
  • 1篇曹蕾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2014年1-12月收治的15例(15眼)患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患者,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施行23G玻切头前段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切开术。术后观察、比较的指标包括: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状况及手术并发症。所有研究对象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 15例患者(15眼)术后视力较术前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4例患者眼压控制良好,眼压由术前的(39.48±2.43)mm Hg下降至术后的(14.20±3.62)mm Hg(P<0.01);1例患者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15例患者前房均形成,术后前房深度增至(2.06±0.04)mm,较术前明显加深(F=9.68,P<0.01);术后6个月角膜均透明,无角膜内皮失代偿、眼压失控、眼球感染、球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有效,并且避免了传统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并发症。
于泳刘晨伟李露瑶聂庆珠
关键词:恶性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玻璃体切割术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睫状体位置参数的变化与房角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APACG)患者睫状体位置变化,并分析其房角狭窄程度与睫状体位置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将入选对象分为APACG组和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存储采集到的图像,选取其中较为清晰的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测量参数包括:房角开放距离500(angle open distance 500,AOD500)、小梁-睫状突距离(meshwork-ciliary process distance,TCPD)、虹膜-睫状突距离(irisciliary process distance,ICPD)、巩膜-睫状突夹角(sclera-ciliary process angle,SCPA)、睫状体长度500(ciliary body length 500,CBL500)。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89例(89眼),其中APACG组57例(57眼)、正常对照组32例(32眼)。按照年龄、性别配对t检验求得23对测量数据的均值结果显示:APACG组的AOD500、TCPD、ICPD、SCPA和CBL500分别为(0.050 4±0.031 0)mm、(0.499 6±0.192 4)mm、(0.112 6±0.089 2)mm、(35.317 0±4.575 2)°、(1.060 4±0.290 2)mm,而正常对照组的分别为(0.242 6±0.078 5)mm、(0.741 7±0.240 4)mm、(0.272 6±0.218 8)mm、(44.913 0±10.089 2)°、(0.633 0±0.405 4)mm,APACG组的AOD500、TCPD、ICPD、SCPA均较正常对照组的小,而APACG组的CBL500较正常对照组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ACG组中TCPD、ICPD、SCPA、CBL500与AOD500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均为P<0.01)。结论相对于正常人群,APACG患者睫状体更向前旋,而且其房角狭窄程度与睫状体前旋程度相关。
李璐瑶于泳刘晨伟聂庆珠
关键词: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房角睫状体
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PCG)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将37例50眼首次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5眼行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对照组25眼行180°小梁切开术。观察比较的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直径、杯/盘比(C/D),随访时间点为1wk,1、3、6mo。患儿均在水合氯醛灌肠下用Schiots眼压计测量眼压、用双脚圆规测量角膜的横径,用检眼镜记录眼底杯盘比值。结果:术后随访6mo,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组术后1wk,1、3、6mo的平均眼压分别为7.51±3.68、11.79±1.84、13.97±2.76、14.51±0.97mm Hg,180°小梁切开术组分别为8.47±2.66、13.88±6.32、15.74±3.20、16.51±2.44mm Hg,均较术前眼压30.74±4.68、31.96±5.15mm Hg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组术后3mo平均角膜横径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眼的杯盘比减小,28眼的杯盘比不进展。手术成功者其杯/盘比值明显减小(术前0.72±0.19,术后0.60±0.24,P=0.007);患者50眼中,术中前房出血11眼(22%),前房是否出血与术后眼压降低情况无关。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无浅前房、低眼压、角膜后弹力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玻璃体脱出、虹膜粘连及眼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具有术后眼压控制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
于泳曹蕾刘晨伟李露瑶聂庆珠
关键词: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小梁切开术眼内压
Ex-press青光眼微型引流器植入术对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对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纳入60例确诊为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行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mo,记录术前...
刘晨伟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