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超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可重组
  • 4篇可重组制造
  • 4篇可重组制造系...
  • 2篇统一建模
  • 2篇统一建模语言
  • 2篇面向对象
  • 2篇面向对象PE...
  • 2篇建模语言
  • 2篇OPN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性能评价
  • 1篇系统设计
  • 1篇可重构
  • 1篇可重构制造
  • 1篇可重构制造系...
  • 1篇基于UML
  • 1篇UML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李爱平
  • 5篇徐立云
  • 5篇吕超

传媒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UML-OPN的可重组制造系统建模分析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为建立涵盖两种重组方式的系统模型,避免现有方法中模型相互转化造成的信息丢失以及动态特性的不完整,在分析了可重组制造系统重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统一建模语言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建模与性能分析方法。采用模块化方法对制造资源进行划分,利用统一建模语言建立系统逻辑模型,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建立系统物理模型,分析了各自活动机理,给出了模型关联映射的触发规则。为实现模型的性能分析,对面向对象Petri网引入时间参数,提出基于随机过程理论的性能分析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建模与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李爱平徐立云吕超
关键词:可重组制造系统统一建模语言面向对象PETRI网
基于OPN与UML的可重组制造系统建模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为建立全面的可重组制造系统模型和揭示可重组制造系统的重组过程,依据可重组制造系统的重组方式,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OPN)与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层次建模方法,即利用OPN对物理重组建模,利用UML对逻辑重组建模,该方法能够在较好地分析模型动态特性的同时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可整合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实际应用描述了具体的系统建模实现方法,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吕超李爱平徐立云
关键词:可重组制造系统面向对象PETRI网统一建模语言
基于权重有向图的可重构制造系统配置决策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为得到可重构制造系统敏捷有效的重组配置并快速分析不同配置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根据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权重有向图的配置决策模型方法。运用模块化思想,依据可重构制造系统所实现的主要功能建立相应的有向图子模型,并通过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关联矩阵的聚类变迁合成综合的配置决策支持模型,该模型能够为最终的系统配置提供较好的性能参考数据。通过对模型的权重邻接阵的分析来整合模型的扩展性和灵敏性,并通过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吕超李爱平徐立云
关键词:可重构制造系统
可重组制造系统的使能技术被引量:2
2008年
从可重组制造系统的特点出发,结合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架构,总结它的使能技术.从系统层、软硬件结构层、监控层、设备层和过程层5个层面对可重组制造系统的使能技术及理论予以阐述,其中重点讨论了可重组制造系统的经济承受性评估和系统性能评价的相关使能技术,给出了基于经济数学和实物期权理论的可重组制造系统经济可承受性评估体系的原理参考模型,以及可重组制造系统性能评价体系的参考模型,同时较为具体地定义了系统性能评价的16项参数.
吕超李爱平徐立云
关键词:可重组制造系统性能评价
计算机辅助可重组制造系统集成设计框架被引量:4
2009年
为解决目前缺乏能够结合我国制造业现状的具体实施与应用的可重组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平台问题,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开放式架构、模块化技术方法的可重组制造系统集成设计框架.分析了集成框架的规划问题,给出了体系结构.建立了集成框架的系统功能模块,并就实现每个模块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依据该设计思想,结合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开发了集工艺分析描述、布局规划、生产调度、仿真优化、成线监控和资源管理为一体的集成系统.
吕超李爱平徐立云
关键词:可重组制造系统系统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