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露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氮磷
  • 2篇稻田
  • 2篇水稻
  • 2篇水肥
  • 1篇氮磷污染
  • 1篇湿地系统
  • 1篇水肥调控
  • 1篇水肥耦合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塘堰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氮磷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去除率
  • 1篇污染
  • 1篇利用效率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 2篇三峡大学
  • 2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漳河工程管理...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崔远来
  • 4篇吕露
  • 2篇何军
  • 1篇段中德
  • 1篇赵树君
  • 1篇丁俊芝
  • 1篇易帆

传媒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节水灌溉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水肥调控模式对稻田土壤氮磷肥力的影响试验被引量:9
2011年
选取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了不同水肥调控模式下稻田土壤氮磷肥力影响试验,分析了2种灌溉方式、3种施氮方式互作条件下稻田土壤氮、磷含量的变化及其显著性测验(a=0.05)。结果表明,间歇灌溉能较好维持稻田耕作上层(0~20cm)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对耕作下层(20~40cm)土壤全氮、全磷的维持和促进较差;淹灌对稻田下层(20~40cm)土壤全磷含量的促进和恢复作用显著。相比不施氮肥处理,4次施氮肥处理对稻田上层(0~20cm)土壤硝态氮维持和恢复作用显著、对下层(20~40cm)铵态氮具有显著的消耗;4次施氮肥、2次施氮肥处理引起稻田上层(0~20cm)土壤全磷含量的差异较显著。
何军崔远来吕露赵树君
关键词:水肥调控稻田土壤
水稻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比较——以荆门、桂林为例被引量:22
2011年
与传统的淹灌模式相比,水稻节水灌溉模式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方面优势明显。以湖北省荆门市及广西桂林市的气象资料为例,针对我国目前推广的主要水稻节水灌溉模式,选取降雨有效利用率、灌溉定额、灌水次数、排水量及渗漏量等指标,采用水量平衡方法进行灌溉制度推算,分析比较不同水稻节灌模式在不同雨后蓄水上限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指标,比较不同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优劣,以期为节水灌溉模式的评价和应用提供参考。
吕露冯常萍崔远来
关键词:水稻节水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沟渠及塘堰湿地系统对稻田氮磷污染的去除试验被引量:26
2011年
为研究原位状态下灌区沟渠及塘堰湿地系统对稻田氮磷污染的去除效应和规律,在湖北省漳河灌区选取农沟~斗沟尺度的3段典型排水沟渠和一处塘堰,分别于2009—2010年5—9月水稻生育期在沟渠和塘堰进出水口采集水样进行氮磷浓度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灌区农沟~斗沟尺度典型排水沟渠对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总磷整体去除率分别为44.6%、9.9%、37.3%、35.1%;塘堰对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5.2%、15.6%、30.2%、-6.5%。典型沟渠和塘堰对氮磷污染的去除表现出一定的抗冲击自修复性。原位条件下,由于排水沟中水力停留时间都不长,使得种植不同植被的沟段之间对氮磷的去除效应差异性不明显。塘堰湿地系统中植被的选育及其管理对去除稻田排水氮磷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何军崔远来吕露易帆段中德
关键词:稻田沟渠塘堰去除率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模拟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运用大气环流模式(HadCM3)和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模拟了漳河地区不同排放情景下(A2、B2)的未来气候变化规律,结合ORYZA2000模型分析了不同气候情景模式下水稻生长的差异,从水稻生产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水肥耦合调控方式对各种情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DSM对温度、降雨、日照都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在A2情景下,水稻产量减少,灌溉定额和氮肥吸收率增加;在B2情景下,水稻产量较高,水分和氮肥利用率较高,水稻生长状态较好;增加CO2质量分数可以提高产量,同时减少了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产量的差异。间歇灌溉和3次追肥的水肥耦合调控方式对各种气候情景的适用性最好。
吕露崔远来丁俊芝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稻ORYZA2000水肥耦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