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程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神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档案
  • 1篇政府
  • 1篇日本侵华
  • 1篇图书
  • 1篇图书馆
  • 1篇侵华
  • 1篇清末
  • 1篇外务省
  • 1篇毛泽东
  • 1篇末日
  • 1篇教师
  • 1篇公函
  • 1篇馆藏
  • 1篇馆藏档案
  • 1篇国立
  • 1篇传教

机构

  • 3篇神户大学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彭程
  • 2篇彭程

传媒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历史档案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日本馆藏档案中毛泽东的形象(1928-1945)被引量:10
2018年
在日本,最为著名的三大档案馆分别是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图书馆,其中保存着大量日本战败投降前由其政府搜集整理成的有关毛泽东情况的档案①。
彭程
关键词:馆藏档案毛泽东图书馆外务省
日本藏清末日僧在华传教的政府公函
2019年
清末日僧在华传教对近代中国影响甚大,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中国近代佛教的革新影响很大,如中国第一所具有近代意义的佛学教育学校——湖南僧立师范学堂就是在日僧水野梅晓的帮助下创办的;其二,对中国近代国家转型影响很大,比如浙江三十五寺归属日本东本愿寺事件直接影响清末“庙产兴学”的政策,改变了全国新式学堂的开办方式;其三,日僧在华传教往往与日本对外扩张密切相关,到后期甚至完全沦为文化侵略的一环,如掠夺中国文物的大谷探险队。而部分日僧甚至成为日本侵华的急先锋,如甲午战争中的随军僧。因此,研究清末日僧在华传教对研究近代中国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在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国立公文书馆中有清末日僧在华传教的政府公函数件。这批公函的特点有三:其一主体众多.中国政府方面包括省洋务总局、兵备道、知府、知县等各政府层级,而日本方面则主要是驻华各地领事;其二是内容丰富,其内容涉及日僧在华传教的许可(尤其是对条约解释之争)、基本情况、中国佛寺和僧侣以及普通民众对此的态度、中国人假冒日僧传教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三,日本政府内部公函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研究的内涵。这批公函除日本政府内部公函之外,一般都有中文和日文两个版本,这样就避免了翻译上的错误。即便是日本政府内部公函,也是用“汉文”书写,因此翻译时并无窒碍。本组史料选取了中文版,剔除大陆和台湾所藏的相关档案之后,按照分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彭程
关键词:日本侵华传教清末公函政府
伪国立新民学院的研究——以日籍教师为中心被引量:1
2009年
伪国立新民学院自称"最高学府",是沦陷下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1938年初由北支那方面军和外务省创建于北平。伪新民学院的建校精神是"新民主义",其教育目的是"培养与友邦提携先知先觉的兴亚官吏",教育对象限于中国人,主要是伪临时政府的在职官员和大学及高中毕业生,学生在学期间的一切费用都由学院支给。伪新民学院不仅实施速成教育,还实施正规教育。它不仅仅是汉奸养成学校,还是高等教育机构。因为伪新民学院的毕业生大都充任伪临时政府中级以上的官员,所以其活动对整个沦陷下的华北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日籍教师的角度来考察"国立新民学院"的实态。
彭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