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泉

作品数:16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7篇肿瘤
  • 7篇肝切除
  • 6篇肝切除术
  • 5篇胃癌
  • 4篇预后
  • 4篇胃肿瘤
  • 4篇化疗
  • 4篇肝脏
  • 3篇直肠
  • 3篇术后
  • 3篇中央型
  • 3篇细胞
  • 3篇结直肠
  • 3篇辅助化疗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 2篇直肠癌

机构

  • 14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河北省保定市...

作者

  • 16篇徐泉
  • 7篇荣维淇
  • 7篇吴健雄
  • 6篇王黎明
  • 5篇钟宇新
  • 4篇田艳涛
  • 4篇刘立国
  • 4篇王一澎
  • 4篇吴凡
  • 3篇余微波
  • 3篇黄帅
  • 3篇邵欣欣
  • 3篇马福海
  • 3篇吴凡
  • 3篇郑朝旭
  • 3篇苗成利
  • 3篇袁兴华
  • 2篇刘松
  • 2篇苗成利
  • 2篇刘立国

传媒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同期手术治疗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同期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并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从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23例同期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同期手术的患者,分析疗效。结果: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34~68岁,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06±7.2)min,术中出血(421±12.6)ml。术中输血者6例,住院天数(11.4±1.8)天。手术并发症:胸腔积液4例,胆漏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均治愈。术后随访至2010年12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0%,48.5%,17.00%。术后1周内肝功能均恢复至ChildA级。结论:选择性肝区域血流适时阻断配合超声乳化吸引刀同期行中央型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切除术比较安全可行,疗效较满意。
苗成利吴凡吴健雄荣维淇钟宇新徐泉刘立国
关键词:肝脏转移瘤肝切除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4例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的3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性发病居多(67.6%),发病时男性较女性肿物直径小,患者多无临床症状(64.7%),32例为单发病灶,2例为多发病灶,肿瘤标记物CAl99,AFP正常,术前MRI检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54.5%。34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经随访17-134个月,无复发。结论FNH如能诊断准确,可随访观察,如确诊困难、有明显临床症状、短期增长速度较快,首选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刘立国荣维淇王黎明钟宇新吴凡徐泉王一澎吴健雄
关键词:肝肿瘤局限性结节状增生肝切除术
中央型肝癌手术切除联合放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癌切除联合放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2007年至2010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中央型肝癌患者入选。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影像学评估手术的可切除性。术中采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配合超声乳化吸引刀技术切肝。瘤床放置金属标记、术后进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并予定期随访。结果术后病理证实34例均为肝细胞癌,5例见脉管瘤栓,1例有门静脉瘤栓,30例(88.2%)伴有肝硬化。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肺部感染、右侧胸腔积液、腹腔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房颤各1例。3例患者未完成放疗疗程,31例完成术后放疗。除3例出现Ⅲ。骨髓抑制外,其余均为I。或Ⅱ。副反应。34例均获随访,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5%、64.2%;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0%、86.2%。结论中央型肝癌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安全,疗效较好。
刘立国吴健雄荣维淇王黎明钟宇新吴凡金晶任骅徐泉王一澎苗成利余微波王维虎
关键词:中央型肝癌肝切除术放疗
肝细胞腺瘤和肝腺瘤病11例诊治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adenoma,HCA)及肝腺瘤病(1iveradenomato—sis,LA)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0例HCA及1例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女性发病居多,共7例、(63.6%),1例女性肝腺瘤病患者有口服避孕药病史。全组中位发病年龄33(范围25~70)岁。多数无临床症状(72.7%)。肿瘤标记物CAl9—9和甲胎蛋白(AFP)正常。超声造影、CT及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多提示病灶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延迟期去强化。组织病理提示10例为单发病灶,诊断FICA,其中1例肿瘤细胞轻度异型及不典型增生,1例存在细胞不典型增生,1例细胞生长活跃;另外1例为多发病灶,细胞存在异型,诊断肝腺瘤病。11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经随访21~125个月,无复发。结论HCA患者多无明显临床表现,肝脂肪变性可能为HCA和LA的共同病因,口服避孕药物可能为LA的病因。动态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HCA有病灶破裂出血及癌变危险,首选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刘立国吴凡吴健雄王黎明荣维淇钟宇新徐泉王一澎苗成利
关键词:肝脏肝细胞腺瘤肝切除术
不同性别肝细胞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男女性肝细胞癌患者围手术期转归、术后复发和生存情况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配对研究,按照年龄、慢性肝炎、肝功能分级、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卫星结节及切缘情况等配对条件,对40例女性术后肝癌患者与同期手术的男性肝癌患者行1:1配对,比较男女性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男女性肝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流阻断方法和输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7天男女性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男女性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患者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6.7%、47.4%和29.7%,男性患者分别为63.8%、30.0%和25.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女性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2%、81.5%和55.4%,男性患者分别为97.4%、55.2%和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肝细胞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对肝损害有较低的易感性。
余微波荣维淇王黎明吴凡徐泉安松林刘发强冯莉吴健雄
关键词:肝切除术预后性别因素
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适时阻断在肝中央型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提高肝中央型大肿瘤的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方法采用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适时阻断技术对133例肝中央型大肿瘤患者行肝中央型大肿瘤或肝段切除。结果133例肿瘤均予完整切除,手术死亡1例。术中44例肝区域血流一次性全阻断12-33min;23例左、右肝血流分别阻断一次者,共阻断8—50min;一次右侧入肝血流阻断最长者40min。132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665.4±24)ml,其中94例肝原发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723±479)ml,38例无肝硬化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458-2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2例患者中,有122例(92.4%)患者于术后1周内肝功能恢复至ChildA级,术后无肝功能衰竭发生。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腹水,其中2例并发肝细胞性黄疸(均为肝细胞肝癌合并肝硬化),1例术前做肝动脉介入治疗2次。术后发生胆瘘4例,胃瘫1例,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右侧胸腔积液5例。1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1%、57.7%和36.9%。结论在肝中央型大肿瘤手术中,采用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适时阻断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切肝时的出血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肝组织缺血、缺氧时间,有利于保护肝细胞功能,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是一种安全的肝血流阻断方法。
吴健雄王黎明刘立国钟宇新荣维淇吴凡徐泉王一澎苗成利余微波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肿瘤复发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肿瘤复发特征,为胃癌个体化辅助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间接受胃癌根治术以及FOLFOX4方案或多西他赛联合FOLFOX双周方案(DOF方案)辅助化疗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0例胃癌复发患者的复发时间为1.7—63.1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13.9个月;总生存时间为6.9—90.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7.4个月;复发后生存时间为0.3~73.9个月,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0.1个月。82例(74.5%)患者在术后2年内复发。胃癌复发患者的手术方式和淋巴结清扫方式与复发时间有关(均P〈0.05)。110例胃癌复发患者中,首次复发发生腹膜转移46例(41.8%),血行转移33例(30.0%),区域淋巴结转移32例(29.1%)。首次复发时为单一类型复发78例(70.9%),同时存在2种类型复发21例(19.1%),同时存在3种类型复发9例(8.2%),同时存在4种类型复发2例(1.8%)。同时存在4种类型复发患者的预后最差,中位总生存时间仅为15.2个月,与单一类型复发患者(31.8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单一类型复发患者中,腹膜转移患者的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最短(5.6个月),手术野复发患者的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最长(17.1个月)。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最常见的复发类型是腹膜转移、血行转移和区域淋巴结转移。首次复发时多为单一类型复发。除辅助化疗之外,胃癌患者术后还应考虑联合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杜春霞郭春光徐泉王金万周爱萍
关键词:胃肿瘤药物疗法复发预后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确诊进展期胃癌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并与60例同期收治的未经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新辅助化疗组临床有效率RR(CR+PR)为68.9%(31/45),其中CR 6.7%(3例),PR 62.2%(28例),SD 28.9%(13例),PD 2.2%(1例),术后1例在病理水平达到完全缓解(pCR),缓解率为2.2%(1/45)。不良反应主要为Ⅰ及Ⅱ度白细胞减少、恶心、脱发、呕吐及黏膜炎,其中Ⅲ及Ⅳ级的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反应6例(13.3%),无严重感染和死亡病例。新辅助化疗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84.4%,对照组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新辅助化疗组的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且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手术切除较为困难或根治率低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前配合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胃癌切除率,并且最终可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期。
黄帅郑朝旭徐泉袁兴华
关键词:胃肿瘤胃肿瘤外科学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垫片血管缝线加固胰肠吻合口的初步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介绍一种使用垫片血管缝线加固胰肠吻合口来降低胰瘘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单一治疗组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胰肠吻合时采用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所使用的垫片血管缝线来加固胰肠吻合口,术中观察胰腺质地,测量胰管直径,记录胰肠吻合方法及时间,术后监测胰肠吻合口处引流液淀粉酶的值,观察有无胰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果 14例患者均使用此方法完成胰肠吻合,平均吻合时间21.6分钟,根据国际胰瘘研究组胰瘘分级,仅1例发生B级胰瘘。结论使用垫片血管缝线来加固胰肠吻合作为一种新的胰肠吻合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行,胰瘘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邵欣欣徐泉张建伟马福海刘松田艳涛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胰瘘垫片
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被引量:5
2017年
近端胃切除术作为一种保留功能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上1/3早期胃癌的治疗。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食管-残胃吻合、间置空肠吻合、间置空肠储袋吻合及双通道吻合等,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是公认的最佳方式。本文将介绍现行的主要消化道重建方式,并比较其在手术安全性、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今后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探索最佳的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
徐泉田艳涛
关键词:胃癌近端胃切除术反流性食管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