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玲玲

作品数:7 被引量:13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玉米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湿地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象
  • 1篇典型湿地
  • 1篇订正
  • 1篇遥感
  • 1篇玉米产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生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演变
  • 1篇生态质量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石漠化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天然草场

机构

  • 7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作者

  • 7篇徐玲玲
  • 3篇钱拴
  • 2篇延昊
  • 2篇毛留喜
  • 2篇方利
  • 1篇曹云
  • 1篇陈鹏狮
  • 1篇宋迎波
  • 1篇吕厚荃
  • 1篇王毅
  • 1篇张玉书
  • 1篇郑昌玲
  • 1篇宋艳玲
  • 1篇王建林
  • 1篇赵秀兰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东北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演变及适应对策
湿地与森林、农田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食物网、支持多样性的生物作用,是自然界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仅占地球表面面积的6%,为世界上20%的生物提供了生境,这还不包括许多湿地中...
张玉书毛留喜陈鹏狮徐玲玲任红玲那济海李秀芬
关键词:湿地生态环境演变生物多样性
近20年盘锦湿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3
2009年
辽河三角洲是我国和亚洲最大的暖温带滨海湿地,盘锦湿地即位于辽河三角洲的核心地带。通过对不同时期卫星遥感资料的对比解译和分类提取,定量分析了近20年盘锦湿地的变化特征;同时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角度分析了盘锦湿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过去20年来盘锦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自然湿地正逐渐被农田等人工用地取代,呈现自然湿地面积锐减、人工湿地面积逐渐增多的趋势,变化幅度较大的依次为水体(65.2%)>滩涂(21.1%)>水田(20.1%)。湿地水域面积与年降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候暖干化、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是盘锦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徐玲玲张玉书陈鹏狮毛留喜
关键词:滨海湿地遥感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的影响被引量:52
2014年
基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A1B)下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的黄淮海地区1951-2100年0.25°×0.25°格点气象资料和1971-2000年逐日站点气象资料,结合夏玉米不同发育时段对温度、降水和日照的需求,在前人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模型,并对1951-2100年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951-2100年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之前黄淮海大部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高于0.80,河北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西部等地出现小幅上升;2011-2040年夏玉米气候适宜度开始下降,大部地区降至0.65~0.75,之后下降趋势越来越剧烈,至2071-2100年大部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仅为0.45~0.50。夏玉米拔节-抽雄和抽雄-成熟期对水热条件变化较其它发育期更为敏感,气候变化中这两个发育时段降水和温度适宜度的急剧下降是导致夏玉米气候适宜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徐玲玲吕厚荃方利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气候变化
基于订正后的CI指数分析近50年干旱对山西省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1961—2010年山西省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出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通过对比CI指数与临近农田站1992—2010年的土壤墒情观测资料,分区域和发育期订正了玉米发生干旱时的CI指数评判标准。同时结合近50年山西省玉米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分区域构建了山西省玉米干旱减产定量评估模型。结果表明,玉米不同发育期发生干旱的CI指数评判标准与传统的气象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差异较大。以晋南区为例,玉米播种至出苗期、拔节至抽雄期、乳熟至成熟期发生干旱的CI指数评判标准为≤-1.2,出苗至拔节期为≤-1.3,抽雄至乳熟期为≤-0.9。山西省玉米全生育期干旱累积指数与气象影响产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335(晋北区)、0.6929(晋中区)和0.8041(晋南区);不同区域玉米干旱减产定量评估模型模拟的近50年玉米产量变化与实际气象影响产量通过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检验,能较为准确地评估玉米发生干旱时的产量损失。
徐玲玲王建林宋艳玲郑昌玲方利宋迎波
关键词:气象干旱玉米产量
内蒙古天然草场牧草产量的气象估算模型被引量:9
2011年
以内蒙古天然草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4~2008年生长季牧草产量观测资料和能够综合反映光、温、水对牧草生长影响的气象条件指数,分析了内蒙古主要天然草场牧草产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建立了适用于不同草地类型(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地草甸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温性荒漠草原类)的牧草产量气象估算模型。经过验证,所建产草量估算模型具有良好的估测能力,准确率较高,可以满足应用需要。
徐玲玲钱拴
关键词:天然草场产草量气象因子
2000-2020年西南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022年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植被恢复是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和石漠化治理的首要任务。选择植被生产力和覆盖度两个关键指标,基于气象、遥感等多源数据构建了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监测评估模型,采用差值法和线性趋势法分析了2000-2020年西南滇桂黔三省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时空变化趋势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滇桂黔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整体呈波动性上升趋势,2020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达69.7,较2000年和2000-2019年平均值分别提高19.9%和9.3%,居2000年以来第四高位。(2)2000-2020年滇桂黔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呈改善趋势的面积比例分别为89.2%、99.2%和98.5%,其中云南东南部、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等地改善明显,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平均每年增加0.5-0.75。(3)降水量是影响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的重要气象因子;受气候暖干化趋势影响,云南西北部和中部等地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上升较慢,局地以平均每年近0.25的速率下降。
徐玲玲钱拴赵秀兰延昊
关键词:降水
2000—2018年云南省典型矿区植被生态时空变化特征——以临沧市为例被引量:12
2019年
矿区植被生态恢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矿区生态治理与植被恢复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以云南省典型矿区-临沧市为研究区,利用2000—2018年MODIS资料和气象观测数据,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TEC模型,结合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了2000年以来云南省典型矿区——临沧市的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结果表明,(1)矿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均值为980.1 g·m−2·a−1(以C计,下同),2000年以来区域NPP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增加6.2 g·m−2·a−1;在空间分布上,有90.5%区域植被NPP呈增加趋势。(2)矿区植被覆盖度多年均值为67.3%,2000年以来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42%,有92.2%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3)不同类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变化趋势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最大。(4)矿区植被NPP与降水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7,但与气温、日照时数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矿区植被覆盖度与各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也均未达到显著水平。2000年以来云南省典型矿区植被呈现向好趋势,说明近些年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良好。
孙应龙钱拴延昊徐玲玲王毅曹云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覆盖度生态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