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子龙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动力循环
  • 2篇捕集
  • 1篇当量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碳
  • 1篇折流板
  • 1篇蒸发
  • 1篇蒸汽
  • 1篇质心
  • 1篇梯级利用
  • 1篇通用计算模型
  • 1篇气化
  • 1篇燃气蒸汽
  • 1篇热源
  • 1篇联供
  • 1篇螺旋折流板
  • 1篇螺旋折流板换...
  • 1篇煤气
  • 1篇煤气化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陈亚平
  • 5篇吴嘉峰
  • 5篇朱子龙
  • 1篇张宝怀
  • 1篇张少波
  • 1篇张治
  • 1篇张少波

传媒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发电设备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NG/O_2燃气蒸汽混合工质超临界动力循环被引量:2
2017年
提出了一种以NG/O_2的燃烧产物和给水作为混合工质,集高效发电、调峰、能源存储和二氧化碳捕获等特点于一体的燃气蒸汽混合工质循环(GSMC).低温LNG和液氧通过泵加压后用于CO_2的液化捕集,再经前4级抽汽的过热蒸汽冷却段依次预热后经燃烧器进入燃烧室;循环给水通过回热系统后进入燃烧室的火焰管与外壳之间的环形通道,通过吸热后经喷嘴雾化;燃烧产物和雾化给水混合后进入超临界H_2O/CO_2混合蒸汽透平中膨胀发电.冷凝器分离后的CO_2经多个换热器和2级压缩后被低温LNG和液氧预冷和液化.结果表明,在汽轮机进口参数为40M Pa,800℃和冷凝温度为30℃条件下,发电输出效率为49.2%,扣除了1/4的ASU制氧所消耗的低谷电能后,等效净效率为46.2%.
陈亚平吴嘉峰朱子龙张宝怀
关键词:混合工质二氧化碳捕集
串并联双压力蒸发卡林纳循环的性能分析
2019年
在卡林纳循环和串联的双压力蒸发卡林纳循环(DPV-KC)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串并联双压力蒸发卡林纳循环(DPV-KC2).通过设置压力相对较低的第二蒸发器,与第一蒸发器的液体加热段并联,第二蒸发器出口蒸气进入透平低压级段膨胀作功,使热源得到梯级利用,从而可以提高热源的动力回收效率.在外界冷热源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热力学原理对DPV-KC2、DPV-KC和基本型卡林纳循环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热源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分别为400和25℃、工作浓度和基本浓度分别为0.5和0.314、第一蒸发器露点温度和工质入口过冷度分别为290℃和15 K、第二蒸发器工质出口过热度为60 K时,DPV-KC2系统的动力回收效率达到26.34%,比单蒸发压力卡林纳循环提高了17.3%,比串联布置蒸发器的DPV-KC提高了3.58%.
陈亚平张治朱子龙吴嘉峰
可调节比例的功/冷联供卡林纳循环系统性能研究
2019年
提出和研究了一种可根据用户所需调节比例的功/冷联供卡林纳循环系统.在三压力卡林纳循环基础上增加了一条由发生精馏塔、冷凝器、蒸发器和过冷器组成的制冷子回路,与锅炉和透平组成的动力回路相并联.新增制冷回路将锅炉出口热源进一步利用后提供额外制冷量,从而提升整个循环的综合性能.制冷蒸发器中的蒸发压力由循环基本溶液浓度所决定,因此制冷温度可以保持在较低水平(-25^-5℃).研究结果表明,在烟气热源、冷却水进口温度分别为350和32℃的条件下,系统取工作浓度0.54及对应的最小分流比0.53时,循环性能最佳,其综合动力回收效率可达23.41%,比相同条件下优化后的常规三压力卡林纳循环及氨水朗肯循环的动力回收效率分别提高了17.28%和43.18%.
张少波张少波陈亚平吴嘉峰
关键词:分流比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质心当量矩形通用计算模型被引量:1
2020年
现有螺旋折流板换热器(HBHXs)螺旋通道的截面积是按照通道中被管排阻挡的最小截面计算的,而实际的螺旋通道截面是由最小截面和管间的最大截面共同构成的,螺旋流是逐步通过最小截面的。由于按此最小截面公式计算的Reynolds数不准确,因此无法获得预测Nusselt数和摩擦因子与Reynolds数关系的通用关联式。提出了一种新型质心当量矩形(MCER)模型,以更精确地计算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螺旋通道的截面积和壳侧流体Reynolds数,并采用商用软件HTRI和文献的实验数据对MCER模型进行了验证,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在相同条件下,按MCER模型计算壳侧Nusselt数Nuo的结果与采用换热器设计软件HTRI所计算结果的误差在-10%~5%范围内,与两组文献实验结果的误差分别在±18%和-5%~15%范围内,但其摩擦因子的公式结果与上述来源结果比较的误差都比较大,需要进一步完善。
郑舒星朱子龙陈亚平吴嘉峰
关键词:传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集超临界水煤气化和CO_(2)捕集的CO_(2)/H_(2)O动力循环性能
2022年
基于超临界水煤气化技术,提出并研究了以超临界水煤气化合成气/O_(2)燃烧产物加循环H_(2)O为循环工质,集高效发电、CO_(2)捕集、移峰储能、低污染物排放等特点的燃气蒸汽混合工质动力循环(GSMC-C循环)。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关键参数对于循环性能的影响。气化炉中的超临界水和热量均由系统内部提供,液氧的冷能用于实现CO_(2)的液化捕集。在超高压透平进口参数和冷凝参数分别为30 MPa/650℃、30 kPa/30℃,ASU的单位制氧功耗为0.245 kW·h/kg,CO_(2)全捕集参数为4 MPa/5℃的情况下,GSMC-C循环的净效率和毛效率分别为41.34%和48.06%。
赵文娟陈亚平吴嘉峰朱子龙吕浩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