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常中老年人咽期吞咽功能的表面肌电图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正常中老年人咽期吞咽相关肌群在不同吞咽模式下肌电活动振幅水平的特点。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78例正常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中年组(38~60岁,n=38)和老年组(61~82岁,n=40)。应用表面肌电技术与分析系统,记录受试者不同吞咽模式下咽期吞咽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振幅均方根值(RMS)。结果不同吞咽模式下两组不同吞咽肌群RMS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105.120,P〈0.001)。在同组中,舌骨下肌群和颏下肌群在不同吞咽模式下,RMS均无显著性差异(t〈1.135,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相比,无论哪组肌群,放松状态及干吞咽状态RMS均无显著性差异(t〈1.412,P〉0.05);而含水吞咽及连续饮水吞咽状态,老年组RMS较中年组低(t〉2.700,P〈0.05)。结论表面肌电技术可对正常中老年人不同吞咽模式不同吞咽肌群肌电活动振幅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初步揭示吞咽相关肌群肌肉活动强度的特征,为临床筛查和评估吞咽障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 王珧田丽饶江刘莉朱慧敏章洁邵伟波
- 关键词: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时域指标中年老年
-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咽期活动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咽期活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6例,在排除40例患者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余36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常规训练组(19例)和生物反馈组(17例)。给予常规训练组患者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生物反馈组在常规训练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辅以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周训练6次,共训练4周。于训练前和训练后进行吞咽造影评估并进行数字化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食管上括约肌(UES)开放程度、咽期通过时间(PTT)、舌骨最大位移距离(Hmax D)。结果 (1)常规训练组训练前后UES完全开放率分别为26.3%(5/19)和47.4%(9/19),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P=0.020);生物反馈组训练前后UES完全开放率分别为47.1%(8/17)和82.4%(14/17),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P=0.001);两组训练前UES完全开放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UES完全开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40)。(2)常规训练组训练前后PTT分别为(0.24±0.07)、(0.19±0.06)s,生物反馈组训练前后PTT分别为(0.23±0.06)和(0.15±0.05)s,两组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50,P=0.000);两组训练前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6,P=0.038)。(3)常规训练组训练前后Hmax D分别为(0.5±0.4)、(0.9±0.4)cm,生物反馈组训练前后PTT分别为(0.6±0.4)和(1.3±0.6)cm,两组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56,P=0.000);两组训练前Hmax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Hmax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P=0.033)。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具有协同疗效�
- 朱慧敏杨永超饶江刘莉王珧邵伟波章洁
- 关键词:卒中吞咽困难
- 不同口腔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不同口腔护理方案在预防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以期为相关性肺炎预防提供优质干预方案。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1日—2022年4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卒中相关性肺炎风险≥中风险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安排在305病区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安排在306病区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在每次侵入性操作前对患者进行1次口腔护理。所有患者均干预至出院。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SAP发生率、口腔情况(采用Beck口腔评分与口臭指数评估)及患者主观幸福感(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住院期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时,试验组患者Beck口腔评分与口臭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试验组患者负性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正性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可降低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能改善患者口腔卫生和增强患者主观幸福感。
- 蒋俊张骆骆朱慧敏冯莹王潇潇侯杨陶念念华占艳
- 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侵入性操作主观幸福感
- 主动球囊扩张术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效果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主动球囊扩张术对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38例诊断明确并经头部CT/MRI证实,经数字化吞咽造影检查(VFSS)证实为环咽肌失弛缓的清醒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给予主动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每周治疗7次)。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DSA设备下的数字化VFSS、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及VFSS评估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程度及吞咽障碍程度。结果 (1)食管上括约肌完全开放比例比较:经主动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4周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完全开放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0/19、1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4)。(2)FOIS评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为4(3,6)分比2(1,3)分,6(5,7)分比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75、3.85,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3)。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4例,两组治疗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P=0.45)。(3)VFSS评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为4(3,8)分比2(1,4)分,8(7,9)分比1(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65、3.86,均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P=0.01)。VFSS各分项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口腔期、咽期、误咽程度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Z值分别为2.64、3.29、3.35,均P〈0.01;观察组Z值分别为2.44、3.99、3.87,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口腔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黄绍春杨永超刘莉饶江王珧朱慧敏
- 关键词:卒中吞咽障碍环咽肌失弛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