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作品数:11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历史地理 农业科学 政治法律 更多>>
消费社会学视角下18世纪中国上层社会的鼻烟消费 18世纪,吸闻鼻烟作为一种全球新兴消费流行于中国上层社会.上层社会消费鼻烟的动机是多样化的,既包括个人导向的动机,消费鼻烟的药用和休闲功能,获取使用价值和自我享乐;也包括社会导向的动机,上层社会消费鼻烟,受来自参照群体的... 李坤关键词:鼻烟 文化品味 全球背景下消费变革的动力:来自供给侧的反思 2019年 把消费变革置于更长的历史时段和更广阔的全球背景中分析。自16世纪全球贸易加速发展以来,一国消费越来越受舶来品影响,在推动国内消费变革方面,消费品进口具有先导性,民族供给的创新更具决定性,但消费品进口为民族供给的创新发展提供机遇,甚至为国家崛起奠定基础。目前中国消费升级的同时,面临消费外流和消费者对国外优质消费品的追捧,这表明先进舶来品是推动中国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民族供给能力和水平尚不能满足消费升级要求。中国应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与国外消费品争夺国内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进而重塑国内消费升级的动力。 李坤关键词:全球贸易 国家经济发展与消费观变迁: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4 2015年 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该国的主流消费观。整体上人类经历了农业经济、重商主义、工业经济和广义虚拟经济四个发展阶段,在"谁在消费"、"为谁消费"、"为何消费"、"消费什么"、"如何消费"、"谁缚消费"、"谁助消费"、"谁定消费"、"多少消费"、"在哪消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实体经济时代聚焦物质需求和使用价值,差异化的劳动带来财富和发展;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注重心理需求和虚拟价值,差异化的生活带来财富和发展。打造差异化生活的重点,是立足文化优势,挖掘生活题材,打造差异化的心理需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李坤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 心理需求 清前中期玻璃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与消费——基于同期文学作品的考察 2019年 利用清代文学作品研究清前中期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玻璃制品,发现主要有玩具、陈设、日用、玻璃窗和饰品五大类,出现在上层社会食、住、行、乐、饰等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上层社会消费玻璃制品的动机是多样化的,既包括个人导向的动机,如消费玻璃制品蕴含的实用价值和娱乐价值,也包括社会导向的动机,如社会形象需要,赠与需要,时尚需要,收藏需要。在全球背景下考察玻璃使用与消费背后反映的社会经济面目。18世纪时,尽管中国上层社会日常生活中存在愈来愈明显的使用欧洲玻璃制品的情况,但消费并未有效引领生产,中国的玻璃生产水平始终滞后于消费水平,欧洲玻璃制品是满足中国市场的重要力量。与英国在回应东方消费品涌入的过程中成功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亮眼表现相比,玻璃的例子表明,在生产领域18世纪的中国对欧洲消费品的回应并不成功。 李坤关键词:玻璃制品 陈翰笙与中国土地革命和无锡保定农村调查 被引量:5 2019年 土地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得以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土地革命的成功不光有赖于红区红色政权的实践,而且有赖于白区中共地下党员和左派知识分子的理论宣传。在论述和倡导土地革命必要性的理论宣传中,生活在白区的中共地下党员和左派知识分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9-1930年的无锡、保定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是中共白区地下党员联合左翼学者试图为中共土地革命进行理论论证的第一次学术努力。此次调查为后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农村》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下,“研究会”和《中国农村》杂志在对土地革命的理论论证和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无、保调查”的历史背景,其与中共和中共土地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以及调查资料的质量和学术性进行评述,并试图对1958年张之毅等人的“趋中化”资料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张丽 李坤关键词:社会性质 学术性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对欧洲产品的早期消费 2022年 明末至19世纪初是中国社会消费欧洲产品的早期阶段,当时,欧洲产品的奇巧特征正好迎合了上层社会尚奇巧之风,上层社会使用欧洲产品满足多种需要,主要有赠与需要、社会形象需要、时尚需要、娱乐需要、实用需要,上层社会存在消费欧洲产品的多样化动机,推动了欧洲产品的消费和传播。很多研究强调明清社会排斥、贬低欧洲产品,但对消费欧洲产品的当事人及其消费动机关注不够。事实上明清上层社会的消费文化具有开放性,在欧洲产品消费的早期阶段,上层社会就追捧欧洲产品,上层社会的消费领域就存在促进欧洲产品传播的动力。消费视角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欧洲产品在明清社会的际遇。 李坤关键词:明清社会 传播动力 明清中国社会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吗? 被引量:2 2018年 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清中国社会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该观点产生的原因与明清时期中欧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关。从中欧贸易来看,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自给自足论、中国的欧洲商品进口结构常被用来支持"明清中国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从中欧文化交流来看,中国的"文化中心主义"和欧洲的欧洲中心论推动了这一观点的流行。对以上五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和驳斥,说明早在鸦片战争前,明清上层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就存在明显的追捧和消费欧洲商品的现象。 李坤关键词:明清 《乾隆皇帝致英王乔治三世敕书》的另类解读 被引量:2 2019年 乾隆致英王敕书中的两段话曾被学者广为引用,并用来定性传统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乾隆致英王敕书表现了乾隆的傲慢无知和对欧洲先进产品和技术的漠视,其对马戛尔尼使团贸易诉求的拒绝不仅造成了清王朝的封闭落后,中国对现代化反应的失败,也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祸根。尽管以前也有研究对上述观点予以质疑和批评,但鲜有研究从敕书本身入手,把撰写敕书的历史背景、语境和敕书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并试图站在乾隆作为一个帝王和政治家的立场,从外交技巧和外交语言的角度审视敕书的内容及其文字表面背后的用心和用意。本文认为解读乾隆致英王敕书不能仅基于文字表面,更不能断章取义,只用其中的一段话进行评判。作为一个成功统治了中国58年的帝王,乾隆最关心的是他个人的权威尊严和其帝国的安全。把乾隆致英王敕书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并把那两段广为引用的文字放到整个敕书中与上下文联系起来审视,那么那些被广泛引用,用以说明乾隆盲目自大,故步自封的言论便更像是外交语言,而不是实话实说。用词后面别有用心,一是为了回应使团对其礼物的炫夸,而更主要的是作为拒绝使团种种要求的外交托辞。事实上,对欧洲产品,特别是先进的机械制造品,乾隆一向很感兴趣,但他认为英使团提出的"设立使馆、减免关税、划地建站、割岛设港"等要求已完全超出了清朝的体制定例和疆域主权。另外,乾隆对当时英国强大的海上攻击力量及攻击行为,以及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所作所为已有所了解,这使他对使团的居心,以及如果满足使团要求将可能产生的后果,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和警惕,也是导致他回绝使团所有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丽 李坤关键词:马戛尔尼使团 军事威胁 江浙沪竹枝词中的西方商品及其形象变迁(1700—1949) 2019年 竹枝词是重要的社会史素材,18~20世纪上半叶江浙沪竹枝词中频繁出现西方商品,因此,可以利用江浙沪竹枝词考察该时期江南社会的西方商品及其形象变迁。江浙沪竹枝词中关于西方商品的描写,反映出西方商品对江南社会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江南的西方商品形象发生了三个明显变迁,即从奇珍异物到现代商品、从不感兴趣到流行时尚、从奇技淫巧到师夷长技。与英国成功实现针对中国商品的进口替代并化解民族市场的中国时尚不同,江南并没能建立起可与西方对等竞争的民族产业,没能成功抵制鸦片战争后的欧风美雨,这是导致江南的西方商品形象发生上述转变的一个关键原因。但竹枝词也反映出在西方商业入侵和民族危难之际,江南为探索国家富强所做的不懈努力。 李坤关键词:竹枝词 “16—20世纪国际贸易、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年 2015年4月11-13日,全球经济史国际会议“16—20世纪国际贸易、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召开,大会工作语言为英语。滨下武志、王国斌(Roy Bin Wong)、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马克林(Colin Patrick Mackerras)等著名汉学家,和Joseph Inikiri,Federico Romero,Yun-Casalilla等历史学家以及其他来自于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和墨西哥等国的18位外国学者和30余名国内学者参加了会议。 李坤关键词: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 国际学术 JOS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