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晶晶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脱硫
  • 2篇吸附剂
  • 2篇催化
  • 1篇盐含量
  • 1篇乙烷
  • 1篇有机氯
  • 1篇有机氯化物
  • 1篇原油
  • 1篇增益
  • 1篇脱除
  • 1篇偏压
  • 1篇转化率
  • 1篇脱硫率
  • 1篇钨酸
  • 1篇吸附法脱除
  • 1篇磷钨
  • 1篇磷钨酸
  • 1篇氯乙烷
  • 1篇共沉淀
  • 1篇共沉淀法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李瑞丽
  • 5篇李晶晶
  • 2篇张平

传媒

  • 4篇化工进展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改性SAPO-34分子筛对模型油中二氯乙烷的脱除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吸附法对模型油中二氯乙烷的脱除进行研究。以SAPO-34分子筛为载体,以Ni2+、Cu2+、Mg2+、Zn2+为活性组分,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不同金属离子改性的SAPO-34分子筛吸附剂。采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和氨吸附及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5种吸附剂对二氯乙烷的吸附脱氯效果及金属负载量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吸附剂,同时考察了脱氯实验的吸附条件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吸附条件,最后研究了吸附剂的再生能力。结果表明:Ni/SAPO-34分子筛的吸附脱氯效果较好,并且有很好的再生能力,其吸附效果的最佳条件为镍金属离子的负载量为4%,吸附温度为20℃,剂油比为1∶30,吸附时间为50min。这一研究为真实油中有机氯化物的脱除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李晶晶李瑞丽蒋善良常卫科
关键词:二氯乙烷吸附剂SAPO-34分子筛
磷钨酸/SBA-15催化氧化-萃取柴油脱硫被引量:7
2016年
以自制的SBA-15为载体,磷钨酸为活性组分,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HPW/SBA-15催化剂,并采用SEM、BET和TG-DTA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H2O2为氧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相转移剂,以二苯并噻吩(DBT)的模型化合物(DBT为溶质、正辛烷为溶剂)进行氧化脱除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磷钨酸负载量和HPW/SBA-15的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氧化-萃取工艺条件对真实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钨酸最佳负载量为30%,HPW/SBA-15在250℃焙烧处理时活性最高;在n(H_2O_2)∶n(S)=6、HPW/SBA-15用量为2.5%(基于柴油质量)、CTAB用量为0.4%(基于柴油质量)、萃取级数为4、温度60℃反应1.5h的条件下,柴油硫含量从1317mg/L降到39mg/L,脱硫率达到97.0%、收率不低于85.0%。气相色谱结果显示,该催化氧化脱硫体系容易脱除柴油中加氢难以脱除的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
李瑞丽吕本震蒋善良李晶晶
关键词:SBA-15磷钨酸催化氧化柴油脱硫
吸附法脱除模拟油中有机氯被引量:16
2017年
采用直接吸附法对油品中有机氯化物的脱除进行研究。以ZSM-5分子筛和γ-Al_2O_3为载体,以CuO和MgO为活性组分,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MgO/ZSM-5、CuO/ZSM-5、CuO/γ-Al_2O_3和MgO/γ-Al_2O_3共4种吸附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吸附-脱附(BET)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吸附剂对模拟油中有机氯化物的脱除效果,同时考察了脱氯实验的反应条件对有机氯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Mg O/ZSM-5和Cu O/ZSM-5脱氯效果较好,其吸附效果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2%、吸附温度为30℃、剂油比为1∶15、吸附时间为60min,脱氯率分别为62.63%和56.28%。最后通过对单一有机氯化物模拟油的吸附研究,得出吸附剂对不同浓度的有机氯化物脱除效果不同,这为石脑油中不同有机氯化物的脱除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李瑞丽李晶晶张平
关键词:ZSM-5Γ-AL2O3有机氯化物吸附剂
磷钨酸离子液体负载γ-Al_2O_3催化氧化-萃取脱硫被引量:3
2017年
以γ-Al_2O_3为载体、磷钨酸离子液体为活性组分,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1imCH_2CH_2COOH]_3PW_(12)O_(40)/γ-Al_2O_3(IL-HPW/γ-Al_2O_3)催化剂,并采用BET、TGA、FTIR、XRD以及SEM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以质量分数为30%的H_2O_2为氧化剂,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萃取剂,以含二苯并噻吩(DBT)的模拟油品进行氧化萃取脱硫反应,考察了氧化-萃取工艺条件对模拟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为0.7%(基于模拟油质量),反应时间为60min,n(H_2O_2)∶n(S)=2.5,反应温度为50℃,萃取一次的最佳条件下,其最佳脱硫率为99.2%。该催化剂在直馏柴油中也表现出较高的脱硫活性,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萃取剂萃取4次后,柴油硫含量从477mg/L降到24.4mg/L,脱硫率高达94.88%。
李瑞丽蒋善良李晶晶丁力实
关键词:共沉淀法催化剂脱硫率
原油盐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针对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SY/T 0536电量法,采用WC-200型微机盐含量测定仪对影响原油盐含量测定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WC-200型微机盐含量测定仪的最佳工作条件为偏压260mV、转化率84%、积分电阻2K、增益2 400,在此条件下测定盐质量浓度分别为3,5,10,20,50,100mg/L的6种不同浓度的标样,相对误差均小于2%,满足仪器使用要求(相对误差小于5%);对来自不同炼油厂的13种原油样品,盐含量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SD≤1.150mg/L,相对标准偏差RSD≤2.63%,均满足仪器使用要求。
李瑞丽张平吕本震李晶晶
关键词:偏压转化率增益盐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