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
-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络诊察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比较经络诊察取穴法与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5例)与对照组(35例,脱落5例)。观察组根据手察经络法及八十道经络能量测定仪检测结果综合辨经选穴,按照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实证选择加络穴、背俞穴,虚证选择加原穴、募穴、足经的合穴,奇经八脉穴根据穴性原则加减。对照组主穴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并根据辨证配穴。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周二、周四各1次),连续治疗6个月,并于治疗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临床症状评分、胃肠病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PRO)量表评分及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结果:治疗后、随访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胃肠病PRO量表评分均降低(P<0.01,P<0.001);随访时,观察组胃肠病PRO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络诊察取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较常规取穴法更佳,对胃黏膜病理改善作用更显著,且远期疗效稳定。
- 周炜李玉潇张艺璇薛茸丹刘宇曹丽娟谭双李源何玉伟胡海宋鹏冉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针刺远期疗效随机对照试验
-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对中风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确定异常经络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教科书辨证取穴法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疗效的差异,并分析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有无优势。方法用随机法将138例中风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0次后观察疗效,并比较3个月后疗效。指标采用中风后特定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S-QOL)、经络分布状态及证型与经络分布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SS-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改善中风后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中风患者的经络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足厥阴、手足少阳的经脉异常为主;手足太阳、足少阴、任督脉经络病变较少。各个证型与一定的经络具有相关性。结论中风患者经络分布具有特异性,不同证型与相应经络具有相关性。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可以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 周炜骆路曹丽娟赵济平刘倩谭双刘海璇张蓓李源李萌李然孟笑男何玉伟谷深张树源刘珊珊
- 关键词:中风经络辨证针刺
- 卒中相关性肺炎神经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脑卒中的相对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卒中造成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对SAP的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系统性、前瞻性的研究,过去SAP多与吸入性肺炎混为一谈,认为吞咽困难是造成的误吸是引发改变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近年对卒中后神经免疫机制的研究,指出SAP其实际发病机制是由于急性脑卒中后机体存在免疫抑制,免疫抑制状态是引发卒中后出现各种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侧重于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概念、危险因素、病理机制(特别是神经免疫方面)等研究进展做一简单地总结,供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学习。
- 李源张海艳
- 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神经免疫
- 宣肺清解汤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评价宣肺清解汤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门诊招募的66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仅进行健康宣教,在观察周期结束后进行CT随访复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宣肺清解汤治疗,每次口服200 ml,每日2次,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节最大直径、结节危险程度分级、中医体质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结节最大直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结节最大直径减小(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结节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低危患者比例增加,两组结节危险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体质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3.6±1.4)分比(4.4±1.5)分](P<0.05)。治疗后,治疗组结节缩小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0.00%(6/30)比3.20%(1/31)、66.67%(20/30)比35.48%(11/31)](χ^(2)=6.667,P=0.010;χ^(2)=5.931,P=0.015)。结论宣肺清解汤能够改善肺结节患者的体质症状,缩小部分患者肺结节直径,且临床疗效显著。
- 曹丽娟周炜胡海谭双刘倩何玉伟李源宋鹏冉陈璐谢畅
- 关键词:肺结节临床疗效
- 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2
- 2020年
- 目的:比较套针循经针刺法与常规毫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针刺肩髃、肩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每周治疗5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套针循经针刺,每周治疗3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上肢疼痛程度、上肢水肿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结束后、随访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VAS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上肢VAS评分、患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7%(26/39)、随访时总有效率为74.4%(29/39),对照组分别为20.5%(8/39)、28.2%(11/39),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套针循经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水肿,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确切。
- 曹丽娟谭琰周炜李源胡海刘倩何玉伟谭双陈紫微
-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循经针刺
- 杨才德穴位埋线针刀治疗脊柱退变性神经根痛经验
- 2023年
- 本文总结杨才德应用穴位埋线针刀疗法治疗脊柱退变性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杨才德临床诊断中重视中医传统经络辨证、辨经取穴与现代医学中解剖学、病因学、生物力学、周围神经卡压理论等相融合,将中医穴位与西医阳性反应点有机结合,形成了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根基,西医诊断方法为依据”的循证辨证取穴思路。杨才德临床操作中将长效针灸-穴位埋线疗法与速效针刀有机结合,发明了“埋线针刀”专利针具,把针刀疗法引入到中医传统穴位埋线操作当中,将针灸的提插、捻转等手法与针刀松解、分离等手法融合在一次穿刺治疗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埋线针刀疗法”,开创了埋线疗法的新局面,增加了穴位埋线的治疗范围,临床中对脊柱相关性疼痛类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 李源孟笑男杨才德
- 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比较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与传统内科辨证疗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8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6例),观察组脱落10例。观察组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先察经,再根据症候辨经、选经,确定治疗经络和穴位,并据此进行相应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内科辨证法加经验穴针刺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价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增加(P<0.05),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均P<0.01),且两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较传统内科辨证疗法在改善中风病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疗效更持久。
- 周炜骆路曹丽娟赵济平刘倩谭双刘海璇张蓓李源李萌李然孟笑男何玉伟谷深张树源刘珊珊
- 关键词:中风针刺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