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利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法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民事
  • 7篇司法
  • 5篇诉讼
  • 5篇民事诉讼
  • 4篇民事证据
  • 4篇鉴定人
  • 3篇诉讼法
  • 3篇民事诉讼法
  • 2篇医疗损害责任
  • 2篇审判
  • 2篇司法改革
  • 2篇司法鉴定
  • 2篇司法鉴定人
  • 2篇民事证据制度
  • 2篇举证
  • 2篇举证责任
  • 2篇法官
  • 2篇《民事诉讼法...
  • 2篇《民事证据规...
  • 1篇行政

机构

  • 13篇国家法官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3篇杨小利
  • 1篇蒋惠岭

传媒

  • 4篇中国司法鉴定
  • 3篇中国应用法学
  • 2篇法律适用
  • 1篇政法论丛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中国法律评论
  • 1篇云南大学法律...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事诉讼法》与司法行政管理衔接视角下司法鉴定人诚信制度体系的完善
2023年
作为诉讼参与人,司法鉴定人在诉讼中专门性事实问题的认定上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司法鉴定人诚信执业无论对案件的公正审理还是对司法鉴定机构的良性发展都至关重要。近年来,通过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订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民事诉讼法》层面对司法鉴定人遵守诚信原则的要求走向具体化;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参与诉讼的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行政管理制度衔接下司法鉴定人诚信制度体系的完善,仍需《民事诉讼法》层面的体系化安排,以及司法行政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规定。
杨小利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司法鉴定人诚信原则司法行政管理
以“审判中心论”鼎革与续造中国民事审判
2019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审判中心论"。"审判中心论"重塑了对民事审判的新体认,即民事审判是民事解纷各机制的中心,民事裁判是民事审判的中心,民事请求权裁判是民事裁判的中心。应当以"审判中心论"建设法院中心型民事解纷全机制,即推动与完善平行解纷机制建设,拱卫民事审判作为民事解纷各机制的中心;推动与完善平行法院建设,方便当事人接受与接近作为民事解纷中心的民事审判。同时还应当以民事裁判公信力筑牢民事审判中心,包括以请求权裁判锻造民事裁判的司法公信力,培养具备树立司法公信力专业能力的法官队伍;科学构建民事案件终审制度,完善强制执行立法,防止诉权滥用,培育有利于维护司法公信力的社会文化共识。
曹士兵杨小利
关键词:民事审判司法公信力
民事证据制度改革视角下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兼论司法鉴定公信力的提高被引量:2
2021年
民事司法鉴定制度涉及民事证据制度和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其完善需要两种制度的“双向奔赴”。从产生之日起,两种制度对司法鉴定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界定,从分歧走向统一的过程也是对鉴定制度的定位逐渐清晰的过程。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包括民事鉴定制度在内的民事证据制度改革进行梳理,以举证责任制度改革为中心的证据制度改革带来了鉴定制度各方面的完善。对于尚待解决的问题,则需从对鉴定制度的科学认知、司法鉴定人定位的明晰、鉴定释明权的内容以及鉴定与举证责任关系的明确得以实现。当然,制定一部《民事证据法》也是新时代的呼唤。
杨小利
关键词:司法鉴定举证责任司法鉴定人民事证据制度
重提民事诉讼中的“庭审中心主义”--兼论20年来民事司法改革之轮回与前途被引量:19
2015年
在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中,完善"以庭审为中心"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民事司法领域改革的重要部分。而"以庭审为中心"的民事司法制度改革却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民事司法改革的"轮回"和"重提"。本文以两次改革的核心问题——证据制度和庭审方式改革为研究线索,对民事司法领域改革的历程进行了总体回顾。从中总结出影响改革目标的三个因素:法律文化因素、配套制度因素和人的因素。并提出了实现"以庭审为中心"改革目标的路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配套制度的完善以及法官养成机制的建立。
蒋惠岭杨小利
关键词: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新《民事证据规定》视角下鉴定人制度定位问题研究
2020年
鉴定人角色定位是鉴定人制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决定着鉴定人的制度设计及鉴定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的承担。从比较法角度看,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人属于证人,具有党派性的特征。大陆法系国家在鉴定人角色定位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通过梳理发现,这些观点可总结为证据方法说、证据调查说和折中说三种。在我国,经过民事诉讼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鉴定人定位问题的脉络越来越清晰。2019年12月,新《民事证据规定》颁布,鉴定人定位的明晰成为理解、适用新《民事证据规定》鉴定人制度的前提。
杨小利
关键词:鉴定人制度专家证人民事诉讼立法折中说
庭审中心主义架构下专家辅助人制度实证研究——以医疗损害责任案件为切入点被引量:2
2018年
证在法庭、辩在法庭、判在法庭是庭审中心主义的核心要义。对专家辅助人制度而言,其在诉讼中发挥作用的场域也仅限于庭审中在专业性事实问题上对当事人提供帮助。2015年《民诉法解释》对该制度做出了进一步完善,制度完善的效果需要实践来检验。以医疗损害责任案件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发现,司法实践中专家辅助人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制度启动、专家资格审查和专家辅助人意见采信三个方面。而上述问题的解决,需通过对专家辅助人权、责、义等具体规定的完善来实现;也需通过对法官释明权,裁判文书说理及加强制度的宣传等外部制度予以保障。
杨小利
关键词:专家辅助人证据采信
英国法官如何进行裁判说理被引量:7
2018年
普通法系国家的裁判说理为普通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是普通法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英国司法学院为了加强对法官裁判说理的培训,由其培训部主任编写了《英国法官如何进行裁判说理》一书作为学院的培训教材。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本书所包括的这些指导意见几乎都是从英国大法官近年发布的判决书中精心摘录出来的,是千百年来英国司法智慧的结晶。英国裁判说理的背景和规则与中国有一定区别,但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希望本书对我国法官提升裁判说理水平有所裨益。
杰里米.库珀杨小利
关键词:裁判普通法司法
司法组织改革措施之游移与锚定——以法院组织法与民诉法交叉内容为切入点被引量:2
2023年
作为规范人民法院设置、组织和职权的基本法律,法院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法院以何种组织形式开展(民事)审判活动以及审判组织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责;作为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从事民事审判活动的行为及职责作出规定。因此,两部法律在人民法院的规定上存在交叉内容。从理论角度分析,交叉内容应当是一致的。但由于分属不同法律部门,且发展亦不同步,因此,现阶段两部法律的交叉内容有相异之处。立法上的差异给人民法院进行民事审判及当事人参加诉讼造成了困扰。在锚定法院组织法与民事诉讼法关系的基础上,对交叉内容进行分析、厘清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消弭差异的建议,以供立法完善时参考。
杨小利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审级制度审判组织
系统思维下《民事诉讼法》立法考量
2023年
经历了四十余年发展后,《民事诉讼法》的完善面临内外双重压力。从内部看,执行程序即将单独立法;从外部看,《民法典》已颁布实施,《公司法(修订草案)》三审稿已审议。内外压力下,《民事诉讼法》需首先从自身作出调整,以实现逻辑自洽和体系的完整,同时满足不同实体法对诉讼程序的需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思维是新时代高质量立法的要求,也是《民事诉讼法》完善的基本遵循。采用系统思维方法,对《民事诉讼法》从立法体例、总则统辖功能、分则遵从功能、司法解释补充功能四个角度进行反思并提出完善路径,为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小利
关键词:系统思维民事诉讼法体系化法典化
美国家事法庭解决抚养纠纷的新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儿童最佳利益原则是家事纠纷中解决婚姻纠纷和抚养关系争议应首要遵循的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美国家事法庭适用抚养协调机制解决因子女抚养问题再次起诉的案件。抚养协调机制是由心理学等专业人士主导的"准司法"的预审程序,该程序是在法庭保留对程序监督权的前提下,通过法庭命令或当事人同意的方式授予协调员裁决权,以便快速、及时解决抚养争议。裁决做出前,协调员需借助其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其评估、教育、协调等作用,使该类纠纷的解决朝着治疗型、问题解决型的方向发展。
杨小利
关键词:协调员裁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