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峰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机匣
  • 3篇航空发动机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内压
  • 2篇解耦
  • 2篇航空发动机机...
  • 1篇载荷
  • 1篇失效模式
  • 1篇试验验证
  • 1篇树脂
  • 1篇树脂复合材料
  • 1篇碳纤维
  • 1篇砌块
  • 1篇气动
  • 1篇气动载荷
  • 1篇气液
  • 1篇墙板
  • 1篇座椅
  • 1篇混凝土

机构

  • 6篇北京强度环境...
  • 6篇天津航天瑞莱...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航发四川...

作者

  • 6篇杨峰
  • 2篇王晓森
  • 1篇雷霆
  • 1篇周天朋
  • 1篇刘德军
  • 1篇刘永清
  • 1篇王新
  • 1篇王朝杰

传媒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强度与环境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装备制造技术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气液加载方式的机匣热内压试验方法
2023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液加载方式的航空发动机机匣热内压试验方法,用于模拟机匣件在典型工况下的温度和内压联合加载考核。采用气液加压装置实现温度和压力加载介质的解耦,以高温耐压油作为温度加载介质,利用仿形电加热器实现热载荷施加,以高压稳定气源作为压力载荷源对气液压控制腔体加压,通过对加压模型的理论分析指导压力载荷的定量控制。验证表明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温度和压力载荷的精确控制,解决了液压系统难以实现高温控制和气压系统温度控制均匀性差的问题,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气压加载方式开展破坏试验时的爆破现象。基于气液加压方式的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机匣件的热内压考核,实现温度控制精度优于±3 K和压力加载过程定量控制。
杨峰杨峰刘德军王新雷霆刘德军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机匣
复合材料薄壁机匣热内压试验技术
2023年
针对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薄壁机匣的热气流压力载荷试验问题,研制了一种可满足370℃,1.34MPa的机匣热内压试验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技术的有效性。受试腔体由机匣试验件和所设计的试验装置合围成一套可以施加温度和压力载荷的被试腔体结构,能够有效解耦腔内压力对装置产生的轴向力,避免轴向力传递至机匣试验件。试验装置中的关键密封结构承载活塞密封采用FFKM全氟醚O型密封圈,可耐高温330℃。对承载活塞盘进行了一维简化热传导解析分析和三维热传导仿真分析,三维仿真结果相比一维简化解析解能够更准确的反应承载活塞盘的内部温度场。经试验验证,所研制的试验装置有效利用了结构传热的梯度降温性能和与环境的对流散热作用,突破了密封材料的适用温度局限,可以满足机匣件热内压试验密封要求。
高世阳杨峰杨峰刘永清王晓森刘永清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机匣复合材料试验验证
航空发动机复材外涵机匣静热强度试验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提出一种飞机发动机外涵机匣静热强度考核试验方法,实现对高温环境下机械载荷与气流压力载荷同时作用时外涵机匣的强度考核。方法以典型外涵机匣模拟件为试验件,利用所设计的试验装置与外涵机匣模拟件合围成一套能够施加温度载荷、机械载荷以及内腔气压载荷的被试结构,在通过温度加载系统、静力加载系统和气压加载系统同时对被试结构模拟飞行过程中的真实工况环境。结果通过设计的试验能同时施加飞行过程中外涵机匣所承受的主要温度、机械及气流压力载荷。结论提出的静热强度试验方法,能够充分对航空发动机外涵机匣飞行过程中的综合环境进行地面模拟考核,取代以往金属外涵机匣考核的温度载荷等效方式,可实现对复材外涵机匣工艺件进行考核,为外涵机匣减重设计提供依据。
杨峰杨峰姚明格贾林江李鑫周焕阳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
新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板及其连接试验研究
2017年
通过对某新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墙板结构加载试验方案进行设计与计算,利用摆动原理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在风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特征做初步研究,为相关研究的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王朝杰杨峰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墙板
应用于高铁座椅的疲劳试验系统研究与开发
2016年
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类似高铁座椅结构运动部件的动作寿命疲劳试验系统,该系统在常规疲劳机的基础上根据运动部件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动力源并实现闭环高精度控制。根据研究与设计最终开发了一套设备,并成功应用于某型高铁座椅的静力疲劳试验考核,弥补了该项试验装备的空白。
王朝杰杨峰
TG800碳纤维/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带翻边开口圆柱壳机匣件高温气动载荷下的承载性能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航空发动机的高温气动载荷环境,对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的TG800碳纤维/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带安装翻边和壳壁开口的圆柱壳机匣件开展了常温、200℃和260℃高温气动载荷下的仿真分析和承载性能试验。仿真计算得到复合材料机匣件的高应力水平发生在安装翻边和开口处。试验利用所设计的专用试验装置与机匣试验件合围成一套能够解耦内压和轴力的被试腔体结构,通过对被试腔体施加高温气体压力和机械静载联合模拟热气流载荷,相比传统的冲压胶囊加压方式,可以对机匣的翻边和开口处进行充分热压考核。常温、200℃和260℃承载试验后对机匣开口进行了无损检测,得到开口处的分层损伤区域随着载荷增大朝着正方和正圆的趋势扩大,260℃破坏试验得到TG800碳纤维/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机匣件的失效模式与传统金属机匣的筒体破裂不同,失效方式为安装翻边断裂。研究表明,RTM工艺TG800碳纤维/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力学性能在200℃以内具备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安装翻边为复合材料机匣件在航空发动机热气流载荷下的薄弱区域,应作为机匣件减重设计的重要优化部位。
杨峰杨峰罗旺史剑贾林江陈子光
关键词:碳纤维失效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