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母银林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天敌
  • 3篇温度
  • 3篇物防
  • 3篇捕食
  • 3篇成虫
  • 2篇野外
  • 2篇生长发育
  • 2篇生物防治
  • 2篇黏虫
  • 2篇交配
  • 2篇害虫
  • 2篇捕食功能
  • 2篇捕食功能反应
  • 2篇产卵
  • 1篇稻苗
  • 1篇低温胁迫
  • 1篇定殖
  • 1篇多样性
  • 1篇雄虫
  • 1篇烟青虫

机构

  • 13篇贵州大学
  • 5篇贵州省烟草公...
  • 1篇黔南州烟草公...

作者

  • 13篇母银林
  • 12篇陈祥盛
  • 6篇杨灿
  • 5篇汪洁
  • 1篇常志敏
  • 1篇杨琳
  • 1篇吴小毛
  • 1篇龙见坤
  • 1篇龙友华
  • 1篇张余杰
  • 1篇刘洋洋

传媒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生物资源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明确烟田节肢动物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特点,给烟田害虫绿色防控及天敌保育提供基础资料,2019-2020年对贵州省惠水县代表性烟田节肢动物物种组成及其群落结构开展调查分析。田间调查采用目测法、网捕法和陷阱法,数据分析采用物种累积曲线法,并比较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差异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惠水县烟田有节肢动物83种,分属于2纲13目55科83种(昆虫纲12目50科77种,蛛形纲1目5科6种);其中烟草害虫19种,天敌18种,中性昆虫46种。烟草整个生长期中,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烟蚜(Myzus persicae)危害严重,其他害虫零星发生。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3种主要天敌昆虫,且在田间的发生数量表现出明显的跟随效应。多样性指数变化与烟田节肢动物种群的实际变化保持一致。在烟草旺长期至成熟初期,群落多样性最高,群落结构最稳定,是抵御外来干扰最强的时期。
母银林龙婷婷陈祥盛陈祥盛
关键词:烟田害虫天敌昆虫节肢动物多样性
温度对蠋蝽成虫捕食草地贪夜蛾功能反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为明确不同温度条件下蠋蝽Arma custos成虫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4龄和5龄幼虫的生物防控潜能。【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温度为18、22、26和30℃处理,测定蠋蝽雌成虫和雄成虫对草地贪夜蛾4龄和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其中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的密度设为5、10、15、20、25和30头/盒;5龄幼虫密度设为5、8、10、15、20和25头/盒。【结果】不同温度条件下,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4龄和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随着温度的升高,蠋蝽雌成虫和雄成虫对草地贪夜蛾4龄和5龄幼虫的捕食量增加,且不同温度间捕食量差异显著(F_(3,16)=8.69,P<0.05)。同一温度下,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捕食量明显上升(F_(5,24)=5.53,P<0.05),蠋蝽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在30℃下达到最大值,为0.812,雄成虫在26℃下达到最大值,为0.721;蠋蝽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在26℃下最大,为0.937,雄成虫在30℃下达到最大值,为1.233。在26℃下,雌成虫和雄成虫对4龄和5龄幼虫的最大捕食量均达到最大值,且该温度下雌成虫和雄成虫对4龄和5龄幼虫处理时间均最短。【结论】较高温度下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4龄和5龄幼虫有较强的捕食能力,而低温会抑制其捕食能力。
汪洁母银林母银林杨琳杨灿陈俊竹杨琳龙见坤胡朝兴常志敏龙见坤喻会平
关键词:温度生物防治
一种用于搜索天敌蠋蝽的野外定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搜索天敌蠋蝽的野外定殖方法,所述方法步骤为:一、用软毛刷将荧光漆均匀涂到天敌蠋蝽的前胸背板及覆翅上,放到养虫笼子中,待荧光漆凉干后,再拿到野外释放;二、释放后,在晚上用荧光电筒从释放处进行照射,搜索蠋蝽...
陈祥盛母银林曾陨涛穆东升周治成黄秀东
文献传递
扁角豆芫菁的繁殖习性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为扁角豆芫菁的人工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扁角豆芫菁的性行为包括求偶和交配2个阶段;成虫羽化后4~5d有求偶行为,求偶成功后便开始交配,雄虫一生可交配2~4次,雌虫1~3次,交配适宜温度为27.6~30.5℃,相对湿度为72.4%~86.3%;雌雄比例为1∶2时雌虫平均交配次数最多,达2.3次;交配后4~6 d开始挖穴产卵,交配1次产卵1次。雌虫一次产卵45~110粒,产卵间期为7~10 d。
母银林陈祥盛
关键词:求偶交配产卵繁殖习性
一种提高蝗虫产卵量及蝗虫卵收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蝗虫产卵量及蝗虫卵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育水稻苗;(2)营造蝗虫饲养环境;(3)将野外采集的蝗虫成虫放在饲养笼中进行饲养,将水稻苗放入饲养笼中供蝗虫啃食,定时更换水稻苗;(4)待蝗虫产卵布满...
陈祥盛刘洋洋张余杰母银林
文献传递
蠋蝽成虫对两种烟草害虫卵及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蠋蝽对两种烟草害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开展了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卵及3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利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蝽雌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3龄幼虫(1.056)>斜纹夜蛾卵(1.055)>烟青虫卵(1.035)>斜纹夜蛾3龄幼虫(0.973);控害效应高低为:烟青虫卵(152.21)>斜纹夜蛾卵(124.18)>烟青虫3龄幼虫(15.09)>斜纹夜蛾3龄幼虫(9.63);蠋蝽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卵(1.060)>斜纹夜蛾卵(1.056)>烟青虫3龄幼虫(0.825)>斜纹夜蛾3龄幼虫(0.760);控害效应高低顺序为:斜纹夜蛾卵(111.16)>烟青虫卵(101.92)>烟青虫3龄幼虫(8.87)>斜纹夜蛾3龄幼虫(7.04)。随着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密度的增加,蠋蝽成虫的搜寻效应会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控能力,因此,可结合害虫预测预报,在烟青虫和斜纹夜蛾产卵高峰期和3龄幼虫发生前期大量释放蠋蝽成虫以降低两种害虫的种群数量,减少其对烟草的危害。
杨灿杨灿汪洁母银林张长华汪洁陈祥盛
关键词:烟青虫斜纹夜蛾捕食功能反应
黏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综述了黏虫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介绍了黏虫主要天敌种类,论述了植物源提取物、性信息素、昆虫不育技术、转基因技术在防治黏虫中的运用,并讨论了生物防治现在存在的一些弊端和往后有效持续控制黏虫的发展趋势。
杨灿杨灿王洁母银林
关键词:黏虫生物防治天敌
高、低温胁迫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抗寒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短时高、低温胁迫对草地贪夜蛾的影响,将其3龄幼虫置于36℃和13℃下分别处理8、16、24、32 h,处理结束后观察其各龄生长发育及死亡情况,并比较其于-7℃胁迫下的耐寒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7℃)相比,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经高温不同时长处理后,其3~6龄幼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处理32 h组延长至13.496 d;处理8 h组蛹期缩短为8.428 d;处理24、32 h后化蛹率极显著降低。低温处理16、24、32 h后3龄幼虫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其中处理32 h组是对照组的1.543倍;3~6龄幼虫累计发育历期均显著延长;各处理蛹期显著缩短,蛹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高、低温处理后3、4龄幼虫死亡率均显著增大。3龄幼虫经高、低温处理8 h于-7℃下胁迫的耐寒性显著提高。表明一定程度下短时高、低温处理可提高草地贪夜蛾耐寒性,但对其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
汪洁母银林母银林黄秀东杨灿喻会平陈祥盛
关键词:温度处理生长发育死亡率耐寒性
不同龄期蠋蝽对黏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被引量:1
2023年
为明确蠋蝽对黏虫的捕食能力,在试验条件下进行蠋蝽3龄、5龄若虫以及雌成虫分别对黏虫3龄,5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将各龄期蠋蝽饥饿24 h后投放不同密度黏虫,采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数据明确其控害效能。结果显示蠋蝽3龄、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黏虫3龄、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ongⅡ模型;各龄期蠋蝽对3龄黏虫瞬时攻击率由高到低为3龄若虫(0.621),雌成虫(0.576),5龄若虫(0.568);蠋蝽雌成虫(14.40)的控害效应最高。各龄期蠋蝽对5龄黏虫的瞬时攻击率由高到低为雌成虫(0.778),5龄若虫(0.475),3龄若虫(0.365);蠋蝽雌成虫(7.14)的控害效应最高。随着黏虫密度增大,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雌成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其他虫态。本研究显示,蠋蝽对黏虫具有较大的控害能力,在利用蠋蝽对黏虫进行生物防治时,选用雌成虫效果最佳。
杨灿杨灿汪洁母银林贾芳曌汪洁陈祥盛
关键词:黏虫捕食功能反应
修文县猕猴桃园叶蝉种类调查及生物药剂防治被引量:4
2012年
为掌握贵州修文县猕猴桃果园叶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采用扫网法和五点取样法对修文县猕猴桃园区叶蝉种类进行系统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采用药膜法,对桃一点叶蝉若虫和成虫进行了5种生物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修文猕猴桃叶蝉常见种类有6种,分别为桃一点叶蝉(Erythroneura sudra)、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sceus(Fabricius)]、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Linnaeus)]、葡萄斑叶蝉[Erythroneora apicalis(Nawa)]和猩红小绿叶蝉[Empoacarufa(Melichar)],桃一点叶蝉和小绿叶蝉为优势种群。5种生物药剂中,0.8%阿维.印楝素乳油对猕猴桃叶蝉具有较高毒力和较好防治效果,对桃一点叶蝉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1.306 6mg/L和1.462 2mg/L,药后7d防效达93.2%,药后20d防效仍达70%以上;其余植物源杀虫剂对猕猴桃叶蝉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均可在猕猴桃上推荐使用。
龙友华吴小毛母银林
关键词:猕猴桃优势种群生物药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