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博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河南嵩县七亩地沟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来自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的证据被引量:5
- 2016年
- 河南省嵩县七亩地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山地区。矿床赋存在中元古代熊耳群中酸性火山岩中,矿体严格受构造断裂带控制,主要呈脉状产出,矿石以石英脉型占主导,少量蚀变岩型;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为主。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可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和/或方解石中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早阶段和中阶段石英中CO_2型流体包裹体、NaCl-H_2O型流体包裹体、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均有发育,晚阶段方解石中主要发育NaCl-H_2O型流体包裹体。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254~397℃、221~397℃、162~237℃,盐度w(NaCleq)从早阶段的3.52%~21.88%和34.95%~45.33%双峰值,经中阶段的0.42%~13.83%和29.11%~42.48%双峰值,到晚阶段w(NaCleq)为0.35%~5.86%。CO_2型包裹体估算的早阶段和中阶段捕获压力为93~199 MPa和47~169 MPa,晚阶段NaCl-H_2O型包裹体估算的捕获压力为28~64 MPa,相应的成矿深度为3.4~7.2 km、1.7~6.2 km和2.9~6.5 km,指示成矿发生在地壳隆升过程中,区域应力场由挤压向伸展转变。流体沸腾作用是导致硫化物和金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的主要机制,通过沸腾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流体系统由富CO_2向贫CO_2流体演化,由变质流体向大气降水演化。
- 李新培陈良王琦崧王文博李雷苏蔷薇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
- 陕西秦岭梁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三叠纪花岗岩在秦岭造山带广泛发育,直接记录了秦岭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秦岭梁岩体位于秦岭造山带商丹缝合带北侧,岩性主要为石英二长斑岩,斑晶为钾长石,部分斑晶具有白色斜长石环边;基质主要由石英(25%)、斜长石(45%)、钾长石(10%)、黑云母(15%)、角闪石(5%)组成。秦岭梁岩体中的锆石自形程度好,具环带结构,显示岩浆锆石的特征,两个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216.5±2.1)Ma和(219.4±2.6)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该岩体的岩浆结晶年龄为晚三叠纪。秦岭梁岩体的岩浆结晶年龄与勉略洋壳向北俯冲的时间(248~200 Ma)一致,表明岩体的形成与勉略洋壳向北俯冲有密切联系;同时秦岭梁石英二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是洋壳俯冲时弧岩浆活动的产物。因此北秦岭地区勉略洋闭合时间和陆陆碰撞拼合时间应不早于216~219 Ma。
- 苏蔷薇张静王文博
-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秦岭造山带
- 豫西熊耳山地区上道回钼矿床地质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上道回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熊耳山-外方山地区,受控于马超营断裂的次级断裂,赋矿地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中酸性火山岩,矿体呈多组脉状产出.金属矿物以辉钼矿、黄铁矿为主,热液蚀变为硅化、钾长石化、碳酸盐化.热液成矿过程从早到晚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辉钼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包裹体类型为C型(CO2型)、W 型(NaCl-H2O型)、S型(子晶型).早阶段发育W 型、C型和少量S型包裹体,中阶段发育C型、W 型、S型包裹体,晚阶段发育W 型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10~390℃、180~300℃、120~220℃,盐度由早阶段1.0% ~13.4%和27.2% ~33.2%,经中阶段0.3% ~14.1%和27.3% ~28.5%,到晚阶段0.1%~14.2%.成矿流体由富CO2向贫CO2演化,流体沸腾使CO2等挥发分逃逸,造成流体pH值升高、氧化性降低,从而导致辉钼矿等硫化物沉淀.早、中阶段C型包裹体的捕获压力为148~371MPa、108~383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5~14km.
- 王文博张静陈良李雷苏蔷薇王琦崧
- 关键词: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
- 全球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铁矿床形成及与气候变化的可能耦合关系被引量:2
- 2021年
- 地球系统科学是当今地球科学的研究前缘,早白垩时期全球气候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前人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就铁矿形成与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还鲜见人提及。本文针对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铁矿成因、温室气体的释放及对气候变化的可能耦合关系做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大数据统计、整理分析、制图对比等科学手段,论证早白垩世各重要地质事件之间的耦合关系。发现早白垩世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和铁矿爆发巅峰期、陆相红层的出现有着非常吻合的时间一致性。推测早白垩世时期大规模岩浆活动以及铁矿床的形成,释放大量CO_(2)温室气体。大气中CO_(2)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导致大气环境温度升高,Fe2+变成Fe3+导致了大陆红层的形成;大气中CO_(2)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也导致了大气中氧气含量变低,致使后生生物为了适应这种极端环境气候个体趋向于小型化。因此,铁矿床爆发式成矿作用间接地导致了当时气候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方向。在当今面临的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加深了解和我们当代很相似的晚中生代时期,以便更加主动的应对以后的气候环境变化和生物发展。
- 王文博苏尚国王娜李瑞鹏
- 关键词:早白垩世铁矿床成因温室气体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