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辉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煤系
  • 2篇石炭
  • 2篇成烃
  • 2篇成烃演化
  • 1篇地层
  • 1篇东濮凹陷
  • 1篇源岩
  • 1篇生烃
  • 1篇生烃演化
  • 1篇石炭-二叠系
  • 1篇石炭二叠纪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晚二叠世
  • 1篇龙潭组
  • 1篇煤层
  • 1篇煤层气
  • 1篇煤层气赋存
  • 1篇煤系烃源岩
  • 1篇井田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朱炎铭
  • 4篇王晓辉
  • 3篇袁伟
  • 3篇陈尚斌
  • 2篇张聪
  • 1篇崔新瑞
  • 1篇蔡超
  • 1篇陈杰
  • 1篇姚海鹏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宁夏工程技术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黔渝地区松藻矿区梨园坝井田晚二叠世龙潭组煤系聚煤规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根据梨园坝井田勘探资料,初步总结了龙潭组煤层的聚煤规律,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该井田含煤地层的岩性组合、砂体发育特征、古地理、古构造和海水进退等控制因素对聚煤规律的影响.根据含煤地层的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和含硫量等沉积特征,确定了该井田含煤地层形成于局限海碳酸盐台地潮坪沉积体系.结果表明,由古构造引起的海水进退是煤层聚积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海退末期海侵初期,地壳相对稳定,可形成强盛聚煤期.泥炭坪是成煤的重要古地理环境,潮沟和潮道的冲刷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王晓辉朱炎铭袁伟张聪陈尚斌
关键词:龙潭组含煤地层聚煤规律
黄骅坳陷孔古4井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烃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黄骅坳陷孔古4井位于孔店凸起的西坡,即孔西潜山构造带。其石炭-二叠纪煤系自沉积以来,遭受了复杂的构造变动。为了合理地对单井评价其石炭-二叠纪煤系的生烃潜力,以构造演化为主线,运用现代油气地质理论和现代的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孔古4井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埋藏史、受热史和生烃史。研究结果揭示了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在构造控制下的煤成烃演化历程,阐明了上古生界生烃作用发生的构造期次、生烃强度,指出了孔古4井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从形成以来曾发生过三次重要的生烃作用过程,并得出了烃源岩最大埋深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期,大约在3 850 m,有机质最高相对生烃量超过50 mg/g,是煤系主要成烃期。
崔新瑞朱炎铭王晓辉陈杰姚海鹏
关键词:石炭二叠纪煤系成烃演化
松藻矿区羊叉滩井田煤层气赋存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研究煤层气资源赋存情况并探讨合理利用煤层气的有效模式,基于煤田地质勘探、矿井生产资料和实测煤层甲烷等温吸附数据,对松藻矿区羊叉滩井田煤层气的赋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指出井田内不仅煤炭储量丰富,而且煤层气赋存条件良好,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但鉴于煤层气渗透率低,建议采用地面抽采与井下抽放联合开采模式。
陈尚斌朱炎铭王晓辉袁伟
关键词:煤层气赋存特征
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被引量:27
2007年
东濮凹陷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本溪组、太原组及山西组,厚度大,分布较稳定,其岩性主要包括暗色泥岩(含碳质泥岩)和煤岩。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自沉积以来,遭受了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多期复杂的构造变动,经历了不均一的抬升、变形、埋藏,甚至岩浆作用,导致了烃源岩生烃演化的不连续性和分阶段性。在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经历了海西—印支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晚期等多期复杂的构造—埋藏作用过程,其中最大埋深发生在喜马拉雅早期(东营期末),当时研究区煤系的埋深已达4 300m。在此过程中,有机质的受热温度呈"脉动状"变化,最高受热温度达260℃,导致煤系有机质成熟度呈阶段性增加,并引发多次成烃演化过程。早喜马拉雅期的晚期,相对生烃量大,是煤系主要成烃期,成烃强度最大的区域位于凹陷的前梨园和南部的马厂一带。热解实验分析表明,其煤系有机质最大相对生烃量为300mg/g。但受东营运动的影响,该期部分煤系生烃可能被破坏,导致成藏条件的复杂化。
朱炎铭王晓辉张聪袁伟蔡超陈尚斌
关键词:东濮凹陷烃源岩成烃演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