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艳

作品数:7 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超效率
  • 3篇超效率DEA
  • 3篇城市
  • 2篇MALMQU...
  • 1篇地城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资源
  • 1篇中国资源型城...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城镇化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效率
  • 1篇生态效率评价
  • 1篇土地城镇化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效率
  • 1篇区域经济
  • 1篇区域经济学
  • 1篇区域协同发展
  • 1篇全要素能源效...

机构

  • 7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作者

  • 7篇罗艳
  • 5篇陈平
  • 3篇陈浩
  • 2篇孙群力

传媒

  • 2篇商业研究
  • 1篇审计与经济研...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税收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京津冀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了京津冀城市群10个城市2003—2013年的财政支出效率值,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最后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析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的财政支出效率整体较高,其中北京市财政支出效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技术进步衰退是阻碍京津冀地区财政支出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产生并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引进外资水平与财政支出效率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人口密度和受教育程度对财政支出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孙群力罗艳陈平
关键词:财政支出效率超效率DEA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学京津冀经济圈区域经济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成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1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城市转型成效进行分类,发现各市之间整体转型成效差异较大,其中生产要素和科技水平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效的影响最大。从单个主因子得分来看,多个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各自的优势。
陈浩陈平罗艳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聚类分析
京津冀地区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考虑资源环境因素,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3-2013年的环境效率值,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环境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最后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环境效率水平不高,有逐步变好的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技术进步是阻碍环境效率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人均收入、人口密度、生产技术水平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引进外资水平、人均道路面积、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陈浩陈平罗艳
关键词:环境效率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影响因素
中国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异质性研究——基于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的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东"依次递减的格局;生态全要素能源利用无效率均值分解来看,东部群组能源利用无效率是因为管理无效率造成的,中部群组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同时显著存在,而西部群组技术无效率最为明显,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政府干预对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显著而有差异的影响。
陈平罗艳
边疆民族地区“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
2017年
文章通过构建"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对云南省2005—2015年"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序上看,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不断上升,从低水平耦合协调上升为中度耦合协调。不同阶段三者所处的地位不相同,其中:2005—2008年、2014—2015年这两个阶段产业城镇化居于主导地位,2009—2013年人口城镇化居于主导地位。从空间上看,云南省的城镇化和协调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区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三者均呈现出以昆明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非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滇中地区及周围区域产业城镇化化水平较高,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对超前,仅有德宏州土地城镇化水平相对超前。
罗艳孙群力
关键词: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度
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改善的门槛效应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采用基于SBM的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方法测算了2005—2015年中国30个省级层面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偏低,且呈现出"西-东-中"依次递减的格局;门槛回归表明在以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所有制结构为门槛变量的条件下,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均存在门槛效应,即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产业结构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政府干预会抑制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
罗艳陈平
关键词:GLOBAL门槛效应环境规制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被引量:36
2015年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32个资源型城市2003~2011年的生态效率,然后利用Malmquist指数对生态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总体生态效率波动较小,近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区域问生态效率相差较大,西部远高于中东部城市,技术进步是促进生态效率增长的最主要原因,规模效率制约了生态效率增长。实证检验得出:资源回收利用率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城镇化率、生产技术和利用外资时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陈浩陈平罗艳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生态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