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爱玲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草甸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群落
  • 2篇高寒草甸
  • 1篇氮含量
  • 1篇点格局分析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有机碳
  • 1篇增温
  • 1篇生长速率
  • 1篇失重率
  • 1篇碳含量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种间
  • 1篇种间关系
  • 1篇种群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藏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汪诗平
  • 4篇张振华
  • 4篇苏爱玲
  • 3篇段吉闯
  • 3篇徐广平
  • 3篇罗彩云
  • 1篇姜丽丽
  • 1篇常小峰
  • 1篇林巧燕
  • 1篇斯确多吉
  • 1篇胡宜刚
  • 1篇王奇
  • 1篇杨晓霞
  • 1篇周阳
  • 1篇李博文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季节放牧对矮嵩草草甸植物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样方法对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冬春季放牧、夏秋季放牧和不放牧样地各类植物叶面积指数、相对生长速率、地上活植物量以及叶茎比进行了调查分析,以研究不同季节放牧对矮嵩草草甸的影响。结果表明,7~8月,地上活植物量都是先增加后降低,7月24日达到峰值,其中夏季放牧地上活植物量最大,322.7 g/m2。不放牧对其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不大,夏季放牧其叶面积指数不断增大,8月8日达到最大值3.9;冬季放牧其叶面积指数先降低后增加,7月24日降到最小值2.9;地上活生物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呈正相关。3种处理下矮嵩草草甸植物1个月内相对生长速率变化不同,7月9日~7月24日,群落地上植物量的净积累为正增长过程(RGR>0),7月24日~8月9日呈负增长(RGR<0),植物量下降。冬春季放牧下矮嵩草草甸各类植物的叶茎比不断增加,8月8日达最大值6;夏秋季放牧先增加后降低,7月24日达最大值6.9;不放牧先降低后增加,7月24日降到最小值4.3,8月8日达到最大值6.6。
苏爱玲张振华汪诗平段吉闯常小峰杨晓霞罗彩云徐广平胡宜刚
关键词:矮嵩草草甸叶面积指数相对生长速率
增温对高寒草甸群落凋落物质量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解未来增温条件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质量如何变化,将有助于增强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的认识。该文通过定位可控的增温试验平台,动态监测了凋落物生物量及其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增温显著地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F=35.757,P<0.001),降低了凋落物中的C、N含量及其C/N比,但提高了凋落物中的P含量;随着生长季的推移,增温显著增加了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的比例。说明未来增温条件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C、N循环过程将可能加快。
林巧燕徐广平苏爱玲段吉闯张振华罗彩云汪诗平
关键词:增温凋落物碳含量氮含量磷含量
温度和湿度对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多数研究发现增温增湿加快了凋落物失重率,但对如何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O_(2)和可溶性有机碳(DOC)释放的影响研究较少。通过室内培养设置四个温度梯度(0,5,10和20℃)和两个湿度梯度(25%和40%)对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进行了96 d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速率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加而加快;高湿度条件下凋落物分解释放CO_(2)总量的敏感性是低湿度的2.3倍左右;湿度变化对DOC淋溶的温度敏感性影响较小。在25%和40%的湿度培养下,CO_(2)总排放量的温度敏感性分别是DOC总淋溶量的温度敏感性的10和20倍左右,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凋落物中的有机质分解更多的是以CO_(2)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因此,未来需要更系统的研究不同气候变化情境下凋落物积累与分解、DOC淋溶和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反馈作用和机制。
阿旺吕汪汪周阳孙建平张苏人夏露李博文李博文洪欢王奇张立荣王奇姜丽丽斯确多吉苏爱玲姜丽丽斯确多吉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碳温度敏感性高寒草甸
祁连山金露梅灌丛草甸群落结构及主要种群的点格局分析被引量:27
2010年
金露梅灌丛草甸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采用Ripley的K(t)函数分析方法,对放牧和封育条件下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及金露梅灌丛群落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6年的围栏封育,金露梅灌丛草甸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从均匀或随机分布向随机或聚集分布转变的趋势,聚集强度随围封尺度增大而增加,随放牧的干扰而降低,聚集分布有利于种群发挥功能群整体效应。(2)围栏内不同功能群之间主要呈显著正关联;围栏外的禾草与杂类草、莎草与杂类草之间均呈显著负关联,出现种间资源竞争,且随着尺度的增大负关联逐渐增强,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差异明显。(3)围栏内外种群点格局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植物间相互作用和外界放牧干扰是影响物种不同尺度下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点格局的变化驱动了群落结构的变化。可见,长期夏季放牧抑制了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禾草和莎草植物的分株和生长,促进了杂类草的生长,金露梅灌丛草甸呈现出退化的趋势,围栏封育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演替。
苏爱玲徐广平段吉闯汪诗平张振华
关键词:金露梅灌丛群落结构种群种间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