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亚南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流化
  • 3篇循环流化床
  • 3篇流化床
  • 2篇动力学
  • 2篇液固循环流化...
  • 2篇体动力学
  • 2篇流体动力学
  • 2篇换热
  • 2篇换热器
  • 2篇分布器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气固循环流化...
  • 1篇流化特性
  • 1篇流体力学
  • 1篇纳米
  • 1篇纳米TIO
  • 1篇计算流体力学
  • 1篇反应动力学
  • 1篇CFD
  • 1篇CO

机构

  • 5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曹长青
  • 5篇张恺
  • 5篇赵亚南
  • 3篇何晨晨
  • 2篇董淑芹
  • 2篇郭庆杰
  • 2篇赵亮亮

传媒

  • 5篇青岛科技大学...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空气-SRNA-4催化剂磁流化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在内径和高分别为140mm和1600 mm气固磁流化床反应器内,分别以空气和SRNA-4催化剂(平均粒径50μm)为气相和固相,采用不同外加磁场强度对磁流化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2对磁流化床内局部固含率和床层压降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显示:无磁场作用时,随表观气速增加,床层界面变化剧烈,床内局部固含率的分布极不均匀,床层压降升高。随着磁场强度增加,气泡的数目和尺寸减小,床中局部固含率增大,且分布变得较均匀,床层压降呈现下降趋势。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赵亚南何晨晨张恺范秀凯曹长青
关键词:磁流化床磁场强度
气液固循环流化床预分布器附近流体动力学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在气液固循环流化床(GLSCFB)内,以空气、水和玻璃珠为气液固流化介质,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 6.2,在室温常压条件下,采用欧拉模型系统研究了预分布器结构、液速对反应器内固体径向速度分布和液相湍动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预分布器附近,液相湍流动能随表观液体速度增大而明显增大;预分布器可以有效地改善固体颗粒径向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变孔径分布器效果最好;低表观液速下,颗粒径向分布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随液速增大误差增大。通过实验值与计算值的比较,证实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
张恺曹长青赵亚南董淑芹赵亮亮郭庆杰
关键词:换热器
气-固环隙流化床纳米TiO_2聚团的流化特性
2010年
在高640 mm,内外径分别为140 mm和180 mm的环隙流化床反应器内,选用平均粒径为20~30 nm的TiO2催化剂P25进行冷态流化实验。运用预测颗粒粒径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2对流化床内床层局部固含率和压降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显示:气体进入分布板之后呈螺旋状上升;环隙流化床内径向局部固含率分布呈现W形状,而且局部固含率随着床层高度的增高而增大。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纳米TiO2催化剂颗粒在环隙流化床中以微米级的聚团形式流化。
何晨晨赵亚南张恺范秀凯曹长青
液固循环流化床预分布器附近流体动力学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在液固循环流化床(LSCFB)内,分别以水、玻璃珠为液相和固相,应用2种不同结构的分布器,在室温常压下,考察了分布器结构对预分布器区及换热管内流体动力学的影响。利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 6.2,选用欧拉模型(Eulerian),系统研究了不同分布器结构和不同表观液速对换热器的预分布器区固体颗粒和局部液体速度径向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应用变孔径预分布器与均匀孔径预分布器相比,变孔径预分布器能更好地改善固体颗粒和局部液体径向速度分布的均匀性;在低表观液速下,固含率径向分布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误差随表观液速增大而增大。
赵亮亮曹长青赵亚南张恺董淑芹
关键词:换热器
气固循环流化床碳化室局部CO_2摩尔分数的研究
2010年
在内径0.1 m,高1.0 m的碳化室(浓相区)和高3.0 m上升段的气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分别以混合气(空气85%(体积分数)和CO215%(体积分数))和CaO颗粒(平均粒径0.85 mm)为气相和固相,采用不同温度、表观气速和CaO颗粒循环速度,对碳化室不同高度及出口局部CO2摩尔分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 6.2对碳化室不同高度及出口局部CO2摩尔分数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模拟计算过程中,通过自编C语言程序,将CaO与CO2反应的动力学模型与Fluent 6.2中的传统模型结合。模拟结果显示:最佳反应温度为925K;表观气速为0.10 m.s-1;CaO的循环速度为0.12 m.s-1。在较低温度下,碳化室内不同高度局部CO2摩尔分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随温度增加,计算值与实验值误差增大。
张恺赵亚南何晨晨郭庆杰曹长青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CO2反应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