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晓龙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地震响应
  • 2篇强震
  • 2篇桥梁
  • 2篇桥梁工程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作用
  • 1篇独塔
  • 1篇墩柱
  • 1篇双薄壁高墩
  • 1篇碰撞
  • 1篇桥面
  • 1篇桥台
  • 1篇阻尼
  • 1篇橡胶
  • 1篇斜拉
  • 1篇斜拉桥
  • 1篇抗震
  • 1篇抗震设计
  • 1篇宽幅

机构

  • 5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魏晓龙
  • 3篇徐略勤
  • 1篇腾杰
  • 1篇刘营

传媒

  • 1篇世界桥梁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强震下双层高架桥横向碰撞效应及对策研究
近50余年发生的几次大地震使桥梁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发生在城市或近郊的大地震,如阪神地震、Loma Prieta地震、汶川地震等。震害调查表明,结构或构件碰撞是造成桥梁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阪神地震中的阪神高速线...
魏晓龙
关键词:高架桥抗震设计
长周期地震动对独塔宽幅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预测独塔宽幅斜拉桥长周期地震响应,以便进行更合理的抗震设计和评估,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了某独塔宽幅斜拉桥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基于傅里叶变换分析了长周期地震动频谱特性,对比研究了桥梁在远场谐和型地震波、近断层脉冲型地震波、普通地震波以及与设计反应谱匹配的人工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基于能力/需求法对该桥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长周期地震动对周期为2~4s的独塔宽幅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远场谐和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内力响应为普通地震波的2倍以上,位移响应为普通地震波的18倍以上;主塔塔底截面抗震性能是全桥抗震性能的关键环节,长周期地震动会使塔底截面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导致主塔和主梁产生大位移,并引发支座破坏;背景工程的横桥向抗震性能比纵桥向更低,且长周期地震动对横桥向抗震性能的影响更明显。
魏晓龙徐略勤乔万芝李钟雄
关键词:桥梁工程长周期地震动地震响应
双层高架桥下层桥面与墩柱间的碰撞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减轻双层高架桥的碰撞震害,保证桥梁在大震下不倒塌的设防目标,以某双层高架桥(3等跨连续梁桥)为背景,针对下层桥面与墩柱之间的横向碰撞问题,基于Kelvin接触单元建立了非线性分析模型,对比研究了碰撞刚度、初始间隙和恢复系数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提出采用高阻尼橡胶垫作为减碰对策,并对不同厚度橡胶垫的减碰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碰撞的最不利影响在于下横系梁及其节点;碰撞引起下横系梁节点剪力突变,导致节点破坏;碰撞刚度越大,下横系梁节点剪力突变越明显;初始间隙为2.8cm时,碰撞的不利影响最大;恢复系数的影响可忽略;高阻尼橡胶垫可有效地降低碰撞带来的不利影响,且橡胶垫越厚,效果越明显。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桥例采用5cm厚橡胶垫即可达到显著的减碰效果。
魏晓龙徐略勤刘营腾杰
关键词:地震响应高阻尼橡胶
地震作用下双薄壁高墩刚构桥桥台处的碰撞效应及减碰措施被引量:8
2017年
针对双薄臂高墩连续刚构桥两侧桥台处主梁与背墙的碰撞现象,基于桥台-背土作用简化模型和Kelvin碰撞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法研究碰撞对双薄臂墩地震剪力、弯矩、曲率和位移,以及支座纵向变形的影响。提出可牺牲背墙、阻尼器、加强型横系梁等三种减碰措施,并对比分析其减碰效果。研究表明:碰撞会显著增大高墩的地震内力和曲率响应,降低墩顶位移和支座的纵向变形;碰撞刚度的变化对碰撞效应的影响在20%以内;可牺牲背墙和阻尼器两种减碰措施均可大幅降低桥墩的地震内力和曲率,使其接近不考虑碰撞时的状态,阻尼器同时还可以保护支座不超过容许变形,而可牺牲背墙则会导致支座的地震破坏;加强型横系梁不能发挥减碰作用,反而会增大桥墩的地震响应。
徐略勤魏晓龙
关键词:桥梁工程
强震下双层高架桥横向撞碰效应及对策研究
魏晓龙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