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春妍

作品数:32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死亡率
  • 6篇流行病学
  • 6篇减寿
  • 5篇流行病
  • 5篇减寿年
  • 5篇减寿年数
  • 4篇死因
  • 4篇肿瘤
  • 4篇减寿分析
  • 3篇跌倒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疾病
  • 3篇早死
  • 3篇潜在减寿年数
  • 3篇腺癌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3篇疾病
  • 3篇健康
  • 3篇恶性

机构

  • 31篇苏州市疾病预...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国家心血管病...
  • 1篇张家港市疾病...
  • 1篇苏州市第五人...
  • 1篇盐城市大丰人...

作者

  • 31篇黄春妍
  • 29篇陆艳
  • 29篇王临池
  • 15篇黄桥梁
  • 8篇张钧
  • 8篇韦晓淋
  • 2篇刘娜
  • 2篇陆步来
  • 2篇张正姬
  • 1篇刘志浩
  • 1篇王海涛
  • 1篇刘娜
  • 1篇陈立凌
  • 1篇杨海兵
  • 1篇高涵昌
  • 1篇吕大兵
  • 1篇邱晶
  • 1篇杜国明
  • 1篇陈刚
  • 1篇陈恕凤

传媒

  • 4篇江苏预防医学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公共卫生与预...
  • 3篇健康教育与健...
  • 3篇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肿瘤
  • 2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肝癌流行趋势与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苏州市肝癌地图,探索苏州市肝癌发病、死亡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为防治肝癌提供本土化的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苏州市肿瘤登记系统中2006—2015肝癌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利用Geo Da软件的Moran’s I方法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形成苏州市肝癌高低发地图。[结果]2006—2015年,无论标化发病率还是标化死亡率,苏州市肝癌均呈现下降趋势,只是死亡率的下降幅度更大(APC发病=-2.73%,APC死亡=-5.09%,P<0.05);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但男性下降速度均超过女性(APC男性发病=-3.23%,APC女性发病=-1.51%,APC男性死亡=-5.31%,APC女性死亡=-4.59%,P<0.05)。空间相关分析显示张家港市是肝癌发病、死亡聚集高发地区;姑苏区无论发病还是死亡均呈现低发聚集。[结论]2006—2015年苏州市肝癌无论标化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苏州市各乡镇肝癌发病、死亡均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
王临池胡一河黄春妍黄桥梁华钰洁陆艳
关键词:肝癌地理信息系统流行病学
2008-2017年苏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状况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分析2008-2017年苏州市≥60岁老年人的伤害监测数据,了解苏州市老年人伤害的死亡状况。方法选取苏州市2008-2017年间≥60岁老年人伤害死因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7年苏州市≥60岁老年人伤害年死亡率158.47/10万,年标化死亡率141.55/10万;老年人的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χ2趋势=6723.00,P<0.01;女性:χ2趋势=17160.00,P<0.01;合计:χ2趋势=23480.00,P<0.01)。≥60岁人群伤害死因顺位依次为跌倒、交通事故、淹溺、自杀、火灾、意外中毒、窒息、砸死和触电。2008-2017年≥60岁人群跌倒死亡率逐年上升,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586.76,P<0.01)。而伤害的其他前4位死因(交通事故、淹溺、自杀、和火灾)随着年份的增加,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08-2017年苏州市≥60岁老年人的意外伤害死亡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控措施来减少意外伤害对老年人造成的危害。
韦晓淋黄春妍黄桥梁陆艳胡一河
关键词:老年人死因跌倒死亡率
新冠疫情期间苏州市伤害死亡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简称“新冠”)疫情期间苏州市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及新冠疫情对伤害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2020年1-4月的苏州市户籍居民伤害死亡数据,分析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伤害死亡状况并与历年同期死亡率比较差异。结果2020年1-4月,全市伤害粗死亡率为21.17/105,标化死亡率为10.93/105;伤害前5位死因依次为跌倒、交通事故、自杀、溺水和中毒。2015-2019年1-4月的伤害总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伤害总死亡率与往年同期相比均有了明显下降。跌倒、自杀、火灾死亡率的下降幅度属于正常波动,而交通事故、溺水和中毒在2020新冠疫情期间的死亡率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超过了正常波动范围。结论新冠疫情期间,苏州市伤害总死亡率及交通事故、溺水、中毒的死亡率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
韦晓淋黄春妍王临池华钰洁刘志浩陆艳
关键词:交通事故死亡率
张家港市中老年COPD患者的跌倒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跌倒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精准采取COPD患者的跌倒干预策略提供工作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张家巷市各镇随机抽取1个社区(村),并基于各镇老年人口比例,按照规模大小成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3140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肺功能检查纳入COPD患者402人作为最终调查对象。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长(OR=5.432)、骨折史(OR=3.312)、身体疼痛史(OR=2.973)、无法连续独立步行250 m(OR=3.468)、时常头晕眼花(OR=4.302)、慢性咳嗽是(OR=6.106)是COPD患者跌倒的的危险因素。结论COPD患者常伴骨质疏松等病症,应重点关注出现呼吸、平衡、运动功能下降的患者,实施精准防跌倒干预策略,进一步提高其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王夏冬朱晓炜邱晶杜国明顾增惠陆艳沈腊梅华钰洁王临池黄春妍
关键词:中老年人COPD骨质疏松跌倒干预
2006—2020年苏州市胰腺癌死亡及减寿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了解2006—2020年苏州市居民胰腺癌死亡趋势和减寿情况,为胰腺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江苏省人口死亡原因登记系统收集2006—2020年苏州市胰腺癌死亡病例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YPLL)、减寿率(YP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胰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寿命损失情况。结果2006—2020年苏州市胰腺癌粗死亡率为13.57/10万,呈上升趋势(P<0.05),APC值为2.95%;标化死亡率为6.39/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15.14/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12.06/10万,均呈上升趋势(P<0.05),APC值分别为3.18%和2.73%。30~<45岁和45~<60岁人群胰腺癌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APC值分别为-4.93%和-1.63%;≥60岁人群呈上升趋势(P<0.05),APC值为0.53%。2006—2020年苏州市居民胰腺癌YPLL为55340人年,YPLLR为0.06%;AYLL为9.81年/人,呈下降趋势(P<0.05),APC值为-2.35%。结论2006—2020年苏州市胰腺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YLL呈下降趋势。应针对男性和老年人群开展胰腺癌防治健康教育和筛查工作。
王临池黄春妍华钰洁吴学飞陆艳
关键词:胰腺癌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
2019年苏州市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研究
2022年
目的:测算苏州市18岁及以上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建立苏州市居民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开展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健康状态资料来源于2019年苏州市健康期望寿命专项调查,2019年在苏州全市范围内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有效调查6208例18岁及以上成年人,结合苏州市2019年人口和死亡资料,基于沙利文(Sullivan)法和HOPIT(Hierarchical Ordered Probit)模型测算健康期望寿命。结果:苏州市18岁成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为36.30岁,60岁组人群的健康期望寿命为7.80岁,寿命损失百分比分别占45.17%和69.56%。随着年龄的增加,寿命损失百分比逐渐增大。男性各年龄组因伤残损失的健康期望寿命及寿命损失百分比均低于女性,且年龄越大差距越大。结论:苏州市女性成年人的健康水平低于男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对其剩余生命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华钰洁陆艳黄春妍王临池
关键词:健康期望寿命
消化道癌症患者癌症家族史发生情况及分离比估算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研究消化道癌症患者家族史和遗传方式。 方法 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市消化道癌症患者的一二三级亲属构成及其癌症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家族癌症史发生情况,Li-Mantel-Cart法估算分离比。 结果 共调查消化道癌症患者720人,病例家族癌症及消化道癌症家族史发生率分别为36.67%、28.61%,一级亲属癌症和消化道癌症患病率均高于二三级亲属( P 值均<0.05);消化道癌症在同胞中分离比(95% CI )为0.01( 0.18~0.21)。 结论 一级亲属癌症和消化道癌症患病率显著高于二三级亲属;消化道癌症的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需对一级亲属有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癌症史的高危家庭进行重点健康教育。
刘娜王临池黄春妍陆艳黄桥梁胡一河
关键词:消化道癌症癌症家族史家系调查遗传流行病学
2002-2016年苏州市60岁以上人群死因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2002-2016年15年间苏州市60岁以上人群死因变化情况,为制定老年人疾病综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AS 9.4软件分析苏州市2002-2016年死因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6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等指标进行计算并应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2-2016年苏州市60岁以上人群年平均死亡率为2 997.38/10万,随着年份增加,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Z=95.39,P<0.01)。男性死亡率(3 293.14/10万)高于女性(2 733.8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647.65,P<0.01)。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伤害为苏州市60岁以上人群前5位死因,占全死因的81.58%,伤害死亡率随着年份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Z=-9.42,P<0.01),其余前4位死因死亡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主要死因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72.26%,其中结直肠癌死亡率随年份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Z=-4.18,P<0.01),肺癌死亡率随年份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Z=-0.92,P=0.18),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06、25.92和26.52,P<0.01)。意外跌落、交通事故、溺水为伤害主要死因,占伤害的78.16%,其中意外跌落死亡率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有统计学意义(Z=-29.45,P<0.01),其他伤害前4位死因随着年份的增加呈缓慢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苏州市60岁以上人群的死亡率随着年份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而结直肠癌和意外跌落呈现上升趋势,应注重饮食、定期体检及增强安全意识,从而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黄春妍陈刚张钧陆艳王临池胡一河黄桥梁陆步来
关键词:老年人死亡率
苏州市2011—2020年归因于PM_(2.5)暴露的肺癌早死寿命损失分析
2023年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苏州市归因于室外PM_(2.5)污染的肺癌早死寿命损失。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项目中的中国数据,选择死亡数、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LL)和每千人损失寿命年(YLL率)作为分析指标,分析苏州归因于PM_(2.5)的肺癌疾病负担,评估PM_(2.5)国家一级标准(15μg/m^(3))下的肺癌患者健康改善情况。结果 苏州市大气颗粒物PM_(2.5)浓度从2011年的52.15μg/m^(3)下降到2020年的32.61μg/m^(3),下降了37.47%,APC=-6.28%(t=-3.855,P=0.005)。2011—2020年苏州市30岁以上人群因肺癌死亡35 192人,死亡数呈现上升趋势,APC=3.12%(95%CI:2.04%~4.20%,t=5.581,P=0.001)。肺癌死亡率从2011年的61.49/10万上升到2017年的77.86/10万,APC=3.46%(95%CI:2.09%~4.83%,t=4.876,P=0.005),2017年至2020年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t=-0.933,P=0.525)。2011—2020年苏州市归因于PM_(2.5)的肺癌死亡人数累计11 114例,2011—2017年归因于PM_(2.5)的肺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达到最高峰。归因于PM_(2.5)所致肺癌的YLL为225 239.55人年,YLL率为4.65‰,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YLL和YLL率在2011—2016年逐年增加,2016年达到最高峰。结论 2011—2020年肺癌对苏州市居民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归因于PM_(2.5)暴露的肺癌疾病负担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存在差异。改善空气质量,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状况。
吴学飞陆艳黄春妍韦晓淋王临池华钰洁张钧
关键词:肺癌疾病负担
苏州市1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及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掌握儿童死亡状况及其死因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苏州市2002—2016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整理汇总,采用描述性方法对儿童死亡率和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6年苏州市15岁以下儿童年均死亡率57.43/10万,男童死亡率高于女童(χ~2=109.54,P=0.00),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APC=-2.53%,95%CI:-4.70%^-0.36%;χ_(趋势)~2=72.67,P=0.00)。伤害、先天异常、围生期意外、肿瘤、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为15岁以下儿童的前6位死因,占全死因的88.59%。其中伤害、先天异常和肿瘤死亡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围生期和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无明显变化。溺水、交通事故和意外窒息是伤害的前3位死因。结论苏州市1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伤害、先天异常和围生期疾病,应考虑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黄春妍黄桥梁王临池陆艳胡一河张钧
关键词:儿童死因死亡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