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肠异位胰腺高分化腺癌1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男,68岁,因"外院体检肠镜发现直肠肿物"入院。CT:S2~S5前方见囊状病灶约4cm×4cm×3cm,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并见分隔征象(图1A)。MRI:距肛缘约8cm处直肠右后壁见囊性分隔样肿块,以宽基底与直肠相连,平扫呈稍长T1长T2信号,DWI未见高信号;病变浸润肠壁全层,病变处直肠系膜筋膜间隙清晰,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B)。
- 曹务腾龚佳英王馨华娄晓盈刘海玲周智洋
- 关键词:直肠异位胰腺腺癌
- 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1例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8岁。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6例,家族性息肉病史者2例。以器官受压症状为首发表现者6例,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者3例,另2例无特殊表现。病变位于小肠系膜3例,回盲部肠系膜1例,结肠系膜4例,直肠系膜3例。11例患者均行肿瘤广泛切除,切缘均为阴性,肿瘤均未见包膜,其中8例肿瘤局限于肠壁,另3例侵犯周围脂肪组织或腹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β-链蛋白(β-catenin)和Ki-67均阳性,CD117均阴性,肌动蛋白(actin)阳性8例。术后中位随访33.4月,无复发病例,无疾病相关死亡,1例死亡病例死于非疾病因素。结论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患者多有既往腹部手术史,多以器官受压症状为首发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β-catenin和Ki-67阳性并CD117阴性有助于病理诊断。行肿瘤广泛切除并确保阴性切缘可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
- 李海燕钟海烽张大伟刘海玲黄艳万云乐
- 关键词:侵袭性纤维瘤病肠系膜外科手术
- 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2015年12月收治的1例罕见的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并采用FISH检测EWSR1基因融合情况。结果肿瘤位于小肠,呈浸润性生长,浸润小肠壁全层,肿瘤细胞圆形,短梭形,上皮样,排列成片状,巢状,并可见散在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核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胞浆丰富,嗜酸性。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S-100和Vimentin弥漫强阳性,CD99、CD56和Syn部分肿瘤细胞阳性,CR少许肿瘤弱阳性,Ki-67约30%阳性。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WSR1基因重排。结论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是一种特殊并罕见类型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对该肿瘤的确诊需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需与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EWSR1融合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及鉴别诊断。
- 刘海玲范新娟刘俊黄艳
-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
-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样腺癌(EA)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MRP)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中的所有标本取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EA患者。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62例EA患者中MMRP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将4种MMRP中的1种以上表达缺失定为微卫星不稳定组(MSI组),全部阳性表达设为微卫星稳定组(MSS组)。分析MMRP与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两种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62例中,MSS组120例,MSI组42例。MSH2、MSH6、MLH1及PMS2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7%、6.2%、10.5%及17.9%;其中共同缺失表达类型为MSH2-MSH6和MLH1-PMS2者分别为4例(2.5%)、15例(9.3%)。MMRP表达情况在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在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得出,MSI与p53成正相关(r=0.189,P<0.05)。结论在EA患者中存在MMRP缺失,且MLH1、PMS2缺失表达较MSH2和MSH6多见。MSI及p53与EA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对EA的预测以及恶性程度的评估具有参考价值,且两者成正相关,可能参与EA的发生、发展过程。
- 吴畅刘海玲赵夫娟王俊普文继舫
- 关键词:MSH2MLH1
- 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3例MEITL的临床资料,对部分病例补充免疫组化检测及EB病毒编码RNA检测(EBER)。分析患者的临床、内镜、影像学、病理特征。结果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34~65岁,中位年龄59岁。病变部位:小肠12例,结直肠7例,胃2例。肿瘤单发6例,其中小肠5例,结直肠1例;多发7例,分别是胃+小肠+结直肠2例,小肠+结直肠4例,空肠+回肠1例。5例患者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小溃疡灶、息肉、肠壁狭窄和环周型肿物。11例CT显示胃壁或者肠壁增厚及肿块。肿瘤组织学显示,形态单一的小至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伴显著嗜上皮性,背景无炎症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提示,CD56和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均为阳性11例,CD4阳性1例,CD8阳性5例,CD4和CD8均阳性1例,CD4和CD8均阴性7例,1例异常表达CD20。12例行EBER检查,均为阴性。13例患者中,6例采用手术切除+化疗,3例采用单纯化疗,2例先采用手术切除但后续治疗不详,1例单纯手术切除,1例治疗方法不详。随访9例,时间1.0~16.1个月,7例死亡,2例存活,余4例失访。结论MEITL是罕见的肠道原发的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预后差。诊断需结合形态学、免疫组化和EBER,同时要与其他淋巴瘤和炎症性肠病进行鉴别诊断。
- 刘海玲娄晓盈黄艳
- 关键词:病理特征炎症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