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莉

作品数:5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经济带
  • 4篇长江
  • 4篇长江经济
  • 4篇长江经济带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因果
  • 1篇因果检验
  • 1篇预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安全预警
  • 1篇土地生态
  • 1篇土地生态安全
  • 1篇网络
  • 1篇流域
  • 1篇流域经济
  • 1篇脉冲响应
  • 1篇脉冲响应函数
  • 1篇经济差异

机构

  • 5篇西南大学
  • 3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刘莉
  • 4篇涂建军
  • 1篇卞鸿雁
  • 1篇张跃

传媒

  • 2篇经济地理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生态科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996—2015年我国经济重心的时空演变轨迹——基于291个地级市数据被引量:48
2018年
以我国29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重心模型刻画了1996-2015年我国经济重心的时空演变轨迹,并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经济重心变动与人口分布重心、三次产业重心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①20年间,我国经济重心地理坐标一直在豫皖交界地区变动,移动轨迹沿东北一西南一西北一西南方向运动,整体向西移动了31.93km,移动速度呈现先慢后快的特征。②人口重心位于经济重心的西侧,前期(1999-2004年)两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后期(2004-2015年)偏离程度有所缩小。③产业结构对经济重心迁移影响显著。第一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移动方向不一致,但第二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变动轨迹具有高度一致性,是我国经济重心迁移的主要驱动力,而第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距离一直保持在35km以内,近两年第三产业对经济重心迁移的影响越发明显。④经济重心演变轨迹与国家宏观区域调控政策有关,但具有时间滞后性;与经济重心相比,人口重心对国家区域宏观政策的响应更为及时。
涂建军刘莉张跃李琪朱月向文
关键词:经济重心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
基于网络空间结构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影响区划定被引量:13
2017年
以长江经济带129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城市综合实力指数模型测度其综合实力并划分实力等级,通过经济辐射场强模型和线性平均方向模型分别测度城市影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揭示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特征,最后采用加权Voronoi图模型划分城市影响区。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城市实力等级数量上呈"2+5+13+109"金字塔型,空间上核心、次核心、节点城市呈带状和点状集聚在长江干流沿线及干支流交汇处,边缘城市呈块状集聚在上中游,形成以上海为"火车头",以重庆、成都、武汉、苏州等为"动力车厢"的动车组式城市网络空间格局。(2)长江经济带形成了"3+1+n"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包括3大核心区、1条主轴线、n条辅轴线;在空间形态上呈"高联系集聚化、低联系分散化"的空间网络特征,且辐射力和受力具有"马太效应",但仍存在强辐射力城市周边"灯下黑"现象。(3)城市辐射力和受力方向与长江延展方向一致,分别逆、顺长江流向,说明存在城市影响力方向按长江流向的"传导效应"。(4)长江经济带可划分为"4+5"共9大影响区,包括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区等4个核心区及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区等5个边缘区,城市影响范围已打破省界,初步形成跨行政界线的流域经济空间格局。
涂建军朱月李琪刘莉向文
关键词:流域经济长江经济带
湖北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ArcGIS,Geoda软件,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标准差、经济增长指数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ESDA),利用2002年-2014年人均GDP数据对湖北长江经济带48个县域的经济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时空演变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1时间演变特征:湖北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绝对差异显著增大,相对差异呈先缓慢增大后逐渐减小特征,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缓慢;2空间演变格局: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呈现相对稳定的空间格局,具有"大均质,小异质"的空间分布特征,逐渐形成以武汉、宜昌、黄石3市市辖区为主的热点区域.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表现出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引领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县域数量较少,未形成连绵分布的态势.
刘莉卞鸿雁
关键词:湖北长江经济带
基于不同视角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从不同视角解构大区域经济差异,有助于明晰区域经济差异的真实现状,有重点地推进经济均衡发展。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29个地级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并按尺度递减从全域、区域、省域、城市4个视角,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ESDA)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识别出经济差异重点区域。研究发现:(1)2000~2015年,全域经济差异以2010年为节点先增大后减小,且内部"两极分化"明显,经济空间演化与经济差异时序波动吻合,相应在空间上呈现"极化→扩散"趋势;(2)研究时段内,从区域差异看,上游地区经济差异增长明显,干流沿线经济差异始终高于外围,上游干流沿线经济差异逐年增大;从省域差异看,苏、浙2省经济发展趋于均衡,川、鄂、湘、皖4省经济差异增长明显,云、贵、赣3省经济差异波动增长;从城市差异看,特大城市和Ⅱ型小城市经济差异较小,Ⅱ型大城市经济差异较大,2015年Ⅰ型小城市经济差异增至最大;(3)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中西部长江干流沿线,川、鄂、湘、皖4省,Ⅰ型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是下阶段长江经济带推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点区域。
涂建军李琪朱月刘莉向文
关键词:经济差异ESDA长江经济带经济均衡发展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预警被引量:14
2018年
基于2005—2015年反映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数据,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层面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M(1,1)模型对2016—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预警指数和警度标准对2005—2020年长江经济带土地生态安全警情状况进行分析,旨在为长江经济带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土地生态安全整体状况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级别由"较不安全"提高至"临界安全",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2016—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警情出现向高、低警度两端聚集的趋势,"轻警"和"重警"城市增多,城市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差距将继续变大,且Ⅱ类大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改善幅度最大;(3)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呈现"东中部和西南部优,西北部劣"的格局,西北部的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是土地生态安全敏感区;(4)经济密度、单位土地废水负荷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影响长江经济带土地生态安全的敏感因子,是今后调控的重点。
向文涂建军李琪朱月刘莉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预警GM(1,1)模型长江经济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