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玉肖

作品数:4 被引量:14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水文地球
  • 3篇水文地球化学
  • 2篇地下水
  • 2篇砷形态
  • 2篇高砷地下水
  • 1篇岩相
  • 1篇原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方法
  • 1篇水-岩相互作...
  • 1篇水层
  • 1篇水化学
  • 1篇水化学特征
  • 1篇盆地
  • 1篇尾矿
  • 1篇尾矿库
  • 1篇污染
  • 1篇污染范围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篇姜玉肖
  • 3篇郭华明
  • 3篇贾永锋
  • 2篇郭琦
  • 1篇刘明柱
  • 1篇刘泽云
  • 1篇倪萍
  • 1篇曹永生
  • 1篇胡超
  • 1篇王振

传媒

  • 2篇地学前缘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原生高砷地下水的类型、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57
2014年
由于分布广、危害大,原生高砷地下水严重威胁全球内数亿居民的身体健康。研究原生高砷地下水的分布、化学特征及成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地下水中砷的迁移转化规律,并确保高砷区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10年的高砷地下水研究经验,把原生高砷地下水分为还原性-中性高砷地下水(Ⅰ-1型)和还原性-弱碱性高砷地下水(Ⅰ-2型)、氧化性-弱碱性高砷地下水(Ⅱ型)和氧化性-弱酸性高砷地下水(Ⅲ型)。Ⅰ-1型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河流三角洲地区,Ⅰ-2型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封闭内陆盆地,Ⅱ型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平原-盆地,Ⅲ型主要分布于富含黄铁矿或硫化物矿物的基岩地区。Ⅰ-1型高砷地下水处于还原环境,pH呈中性,Fe/Mn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是造成As富集的主要原因。Ⅰ-2型高砷地下水处于还原环境,pH呈弱碱性,除了Fe/Mn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外,As的解吸附是含水层中砷释放的重要原因。Ⅱ型高砷地下水处于氧化-弱氧化环境,pH呈弱碱性,As的解吸附是含水层中砷释放的主要原因。Ⅲ型高砷地下水处于氧化环境,pH呈弱酸性,黄铁矿及其他硫化物矿物的氧化溶解导致了含水层中砷的释放。对于Ⅰ-2型高砷地下水,需要深入研究Fe/Mn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以及As的解吸附对地下水砷富集的相对贡献量。
郭华明倪萍贾永锋郭琦姜玉肖
关键词:砷形态水文地球化学含水层水-岩相互作用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尾矿库污染范围与介质渗透系数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解尾矿库不同介质的渗透性对污染物运移及分布特征的影响,以某尾矿库为例,通过建立剖面二维饱和—非饱和模型,发现该尾矿库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坝体运移和扩散,进而分析了污染范围的空间矩与不同介质的渗透系数之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污染范围的质心横坐标与坝体和坝基渗透系数的非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3 5、0.626 6;质心纵坐标与坝体和坝基渗透系数的非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58 6、0.802 7;横向离散程度与坝基渗透系数的非线性相关系数为0.831 8;垂向离散程度与坝体渗透系数的非线性相关系数为0.691 1。可见尾矿库中污染物的运移及其分布特征受坝体和坝基渗透性的影响较大,而受尾矿的渗透性影响不明显。
胡超刘明柱姜玉肖
关键词:尾矿库污染数值模拟空间矩
内蒙古河套盆地含氟地下水分布特点及成因被引量:46
2016年
内蒙古河套盆地不仅存在高砷地下水,还存在高氟地下水,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尽管高砷地下水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及形成机理却认识不足。在资料检索和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406个地下水水样的采集和分析,研究了高氟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和分布规律,并从矿物溶解与沉淀、蒸发浓缩、解吸与竞争吸附及阳离子交换4个方面探讨了河套盆地山前与平原两种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的主要富氟机理。结果显示,406个水样中,超过59%的水样含氟量超过我国饮用水1.0mg/L的标准,其中山前地下水氟的超标率高于平原地区。高氟地下水表现出富钠、贫钙、弱碱性的特点。平原区高氟地下水的pH、HCO-3、δ18 O、δD和TDS普遍高于山前,Ca2+、NO-3普遍低于山前。萤石溶解与方解石沉淀为山前地区氟含量主要控制因素;而蒸发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OH-、HCO-3与F-的竞争吸附成为平原地区氟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
毛若愚郭华明贾永锋姜玉肖曹永生赵威光王振
关键词:河套盆地水文地球化学
中国不同区域高砷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过程被引量:64
2013年
在中国广泛分布2类高砷地下水区(干旱内陆盆地和湿润河流三角洲),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选择以河套盆地、呼和浩特盆地、大同盆地和银川盆地为代表的干旱内陆盆地和以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湿润河流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不同区域高砷地下水化学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以HCO3-Ca型为主,大同盆地、河套盆地和银川盆地高砷地下水主要为HCO3-Na型,而珠江三角洲高砷地下水为Cl-Na型;高砷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低,处于还原环境;SO2-4和NO-3质量浓度总体较低,其中江汉平原SO2-4最低,而河套盆地NO-3最低;铁与砷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珠江三角洲高砷地下水中铁、锰质量浓度最高,砷质量浓度相对较低,而大同盆地高砷地下水中铁、锰质量浓度最低,砷质量浓度相对较高;风化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等不同程度地发生于高砷地下水系统中,在河套盆地和呼和浩特盆地,除铁/锰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外,黄铁矿沉淀可能是控制地下水中铁、砷质量浓度的一个重要过程,而在江汉平原,铁/锰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和Fe(Ⅱ)的再吸附是地下水中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在地下水pH值较高的干旱内陆盆地,吸附态砷的解吸附也是一个重要的富砷过程。
郭华明郭琦贾永锋刘泽云姜玉肖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文地球化学砷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