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俊廷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营养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营养控制
  • 1篇营养条件
  • 1篇营养吸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藻类
  • 1篇生物量
  • 1篇铜绿微囊藻
  • 1篇种间
  • 1篇种间竞争
  • 1篇微囊藻
  • 1篇物量
  • 1篇小球藻
  • 1篇浮游
  • 1篇浮游细菌
  • 1篇比生长率
  • 1篇CHLORE...
  • 1篇MICROC...
  • 1篇赤潮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篇蔡中华
  • 3篇宋俊廷
  • 3篇汪翔
  • 2篇周进
  • 1篇张怀瑾
  • 1篇张晶晶
  • 1篇类成龙
  • 1篇陈淑文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生长竞争行为被引量:8
2016年
蓝藻的暴发通常是藻类之间竞争的结果,了解环境中蓝藻与其它藻类的竞争特点和生存策略对揭示藻华暴发的机制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营养竞争为例,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对象,通过测定细胞密度、胞内C、N、P、S四种主要元素含量以及培养基中总氮(TN)、总磷(TP)的消耗,研究不同营养等级(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以及单独N、P限制下两种藻在单独培养和共生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和竞争行为。结果表明:(1)在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条件时,单独培养下的两种藻生物量与营养丰富程度呈正相关;(2)共培养条件下,在高营养水平时铜绿微囊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低营养水平时小球藻具有竞争优势;(3)胞内C、N、P、S的测定发现,随着营养水平的下降,两种藻胞内N、P的百分含量逐渐减少,而C、S并未呈现显著变化;(4)N限制时,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及最大比增长率μmax均大于小球藻;P限制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小于小球藻,而最大比增长率μmax大于小球藻。综合分析,同一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竞争优势的先决因子是N,小球藻是P。因此,从营养竞争与生物适应力角度考虑,降低水体中富余的N或适当提高P的浓度可让小球藻获得竞争优势,对限制单一物种的形成具有平衡作用,可作为防治藻华的潜在方法。
张晶晶周进张怀瑾汪翔宋俊廷蔡中华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小球藻营养控制
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的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6年
自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深圳湾布设了3个站位,对该海域进行了每季至少1次共7个航次的浮游细菌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1)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季节均值的变化范围为(4.90~86.90)×10^(-2)μg·mL^(-1),总均值为3.14×10^(-1)μg·mL^(-1);(2)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为:冬季(5.98×10^(-1)μg·mL^(-1))>秋季(3.02×10^(-1)μg·mL^(-1))>夏季(2.79×10^(-1)μg·mL^(-1))>春季(7.52×10^(-2)μg·mL^(-1));(3)从空间分布来看,浮游细菌生物量湾中含量最高,湾口其次,湾顶最低;(4)深圳湾浮游细菌生物量与亚硝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5)深圳湾水体中浮游细菌丰度季节均值变化范围为(2.45~43.50)×10~6个·mL^(-1),年均值达1.57×10~7个·mL^(-1);(6)从整体的细菌丰度及生物量来看,深圳湾海域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湾中最严重,湾口次之,湾顶最轻。
陈淑文宋俊廷类成龙汪翔蔡中华
关键词:浮游细菌生物量影响因素
五种典型藻类对C,N,P吸收动力学分析及种间竞争模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获得五种典型藻类(甲藻属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和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赤潮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以及绿藻属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tsingtaoensis))对C,N,P营养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并利用经典藻类种间竞争模型,构建一个藻类混合共存的生态平衡体系,揭示藻类种间竞争规律,为赤潮爆发机制和预测的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监测批次培养过程中藻体的生长规律以及培养基中C,N,P营养的消耗,计算出藻类营养吸收动力学参数,将参数代入Huisman-Weissing竞争模型,模拟藻类种间竞争。结果:(1)在单独培养条件下,杜氏藻具有最高的比生长率(0.834 d^(-1))和最大细胞浓度(3.4×10~6 cells/mL),锥状斯氏藻和微小亚历山大藻的比生长率μ和最大细胞浓度与其它三种藻相比均明显偏低,p<0.01;(2)随着环境总碳浓度从5 mM提高到20 mM,五种藻的比生长率和最大细胞浓度均显著上升,其中杜氏藻和青岛大扁藻对C浓度改变的响应更加敏感;(3)杜氏藻和中肋骨条藻理论最大比生长率(μmax)明显高于其它三种藻类,锥状斯氏藻和微小亚历山大藻对C,N,P营养盐的需求量相比于其它三种藻明显偏高,p<0.01;(4)藻类共生平衡系统中,N营养添加有利于杜氏藻和中肋骨条藻发挥更好的种间竞争优势,P营养添加有利于微小亚历山大藻和锥状斯氏藻发挥种间竞争优势;结论:不同环境条件下,五种藻类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营养吸收半饱和常数Ks直接影响它们的种间竞争能力,基于藻类动力学参数的种间竞争模型为赤潮爆发机制和预测的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
汪翔应轲臻宋俊廷宋俊廷蔡中华
关键词:赤潮比生长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