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席晋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生烃
  • 2篇自燃
  • 2篇煤层
  • 2篇
  • 1篇生烃潜力
  • 1篇生烃特征
  • 1篇琥珀
  • 1篇矸石堆
  • 1篇煤层自燃
  • 1篇煤自燃
  • 1篇煤矸石堆
  • 1篇古近纪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席晋
  • 3篇胡社荣
  • 3篇王浩森
  • 2篇汪恩满
  • 2篇郭彪
  • 1篇陈培科
  • 1篇李猛
  • 1篇王崇敬
  • 1篇王向浩
  • 1篇徐方
  • 1篇马施民
  • 1篇杜婷
  • 1篇许嘉珊
  • 1篇蒋仁勇

传媒

  • 2篇中国矿业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县盆地古近纪煤中琥珀树脂体生烃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揭示山东黄县盆地煤中琥珀树脂体的生烃特征、生烃潜力,讨论其生烃意义,应用荧光光度试验、开放体系下热模拟试验等方法对该区腐殖煤中琥珀树脂体的荧光特性、热解生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琥珀树脂体生烃能力极强,在模拟温度为320℃时,氯仿抽提物与原样质量之比高达0.851,远高于类脂组的其他显微组分;生排烃较早,镜质体反射率Ro<0.5%,已有相当量的烃类物质产生,Ro=0.71%处荧光由正到负变化;生烃带较宽,当模拟温度大于450℃、Ro>2.8%时,每克原样中总烃量仍可达到0.4 g。
席晋胡社荣郭彪王浩森汪恩满
关键词:古近纪生烃特征
乌达煤田煤层自燃动态变化和产生原因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对乌达煤田煤火燃烧历史和燃烧面积的动态变化分析,划分出了煤火产生和治理的四个阶段:1961~1980年,煤炭开采遗留煤井下自燃为主阶段;1980~2006年,小煤窑滥采和忽视煤火治理导致煤火蔓延阶段;2006~2009年,煤火不恰当治理导致再生煤火,煤火更加扩张阶段,和2009年至目前的再次煤火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火产生的四大原因:开采遗留煤和煤柱煤自然氧化,瓦斯爆炸着火,小煤窑开采引发煤火和煤火治理期发生再生煤火。这一研究对乌达煤田的煤火治理及其对其他矿区的火灾治理提供了参考或借鉴。
王浩森胡社荣杜婷许嘉珊汪恩满陈培科席晋
东胜矿区煤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及类型划分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系统分析煤矸石堆自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场调查,揭示出东胜矿区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水分含量、残煤含量及其氧化性能、碳质沉积岩与外来可燃物,以及矸石堆的堆积方式和堆积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将矸石堆自燃分为高硫助燃、水分催化、残煤氧化和外来可燃物导燃4种类型。这一研究成果,对加深东胜矿区煤矸石堆自燃的研究和治理的认识,甚至对其他煤矿区矸石堆自燃的认识和治理,有一定的参考或借鉴意义。
王浩森胡社荣徐方席晋
山西浑源煤中层状藻类体的生烃潜力与特征
2011年
为了对山西浑源煤中层状藻类体各生烃参数进行定量的综合分析,进而对该区层状藻类体的生烃能力进行评价,采用热模拟试验、荧光试验、离子探针等方法对该区煤中层状藻类体的生烃潜力、生烃特征和生烃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层状藻类体普遍具荧光,在低成熟阶段,具有中强的浅绿色荧光,强的正荧光变化,荧光光谱呈现双峰,前峰出现在波长500 nm附近,后峰出现在680 nm附近,前峰比后峰大;生油时镜质组反射率R0为0.4%~1.2%,温度为250~475℃以及生烃的峰值R0=0.95%,且排烃高峰晚于生烃高峰,说明该区的层状藻类体的生烃能力强,生油带很宽,能生成一定量的液态烃和气态烃。
郭彪马施民李猛王向浩席晋王崇敬蒋仁勇
关键词:煤层生烃潜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