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越鹏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纳米
  • 3篇电池
  • 2篇锂离子
  • 2篇教学
  • 1篇电池负极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电压
  • 1篇多硫化物
  • 1篇修饰
  • 1篇学法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前沿
  • 1篇氧化物
  • 1篇引导法
  • 1篇引导教学
  • 1篇引导教学法
  • 1篇正极

机构

  • 1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郑时有
  • 11篇庞越鹏
  • 3篇孙皓
  • 3篇杨俊和
  • 2篇袁涛
  • 1篇夏辉
  • 1篇李雪
  • 1篇邵秀梅
  • 1篇李天信
  • 1篇张鹏程

传媒

  • 2篇化学进展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广州化学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
  • 1篇新型炭材料(...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锂硫电池隔膜功能化设计被引量:4
2020年
锂硫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以硫计1675 mAh·g^-1和2600 Wh·kg^-1),以及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等优势,成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可充电储能器件之一。然而,锂硫电池内部严重的多硫化锂穿梭现象导致了电池容量的下降和使用寿命的快速降低。为实现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其严重的"穿梭效应"亟需改善。普通的商业隔膜有很大的孔径(500 nm),且不具有阻碍多硫化锂迁移的功能。因此,对隔膜进行表面修饰,引入功能化修饰层就成为了一种很有效的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隔膜表面修饰所遵循的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新型隔膜,并对功能化的隔膜在提升锂硫电池性能上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孙皓宋程威庞越鹏郑时有
关键词:锂硫电池表面修饰
高电压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高温特性
2021年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大容量储能的快速发展,亟需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池。镍锰酸锂(LiNi_(0.5)Mn_(1.5)O_(4))由于具有高电压平台(4.7V)、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资源丰富、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在高温条件下,LiNi_(0.5)Mn_(1.5)O_(4)会与电解液发生严重的界面副反应,导致循环性能变差,这严重制约了其商业化进程。因此,改善LiNi_(0.5)Mn_(1.5)O_(4)的高温特性成为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期LiNi_(0.5)Mn_(1.5)O_(4)材料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以LiNi_(0.5)Mn_(1.5)O_(4)的基本特性和现存挑战入手,着重关注离子掺杂、表面包覆和表面掺杂等策略提升材料的高温性能,并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高金伙阮佳锋庞越鹏孙皓杨俊和郑时有
关键词:表面包覆高温性能
石墨烯基自支撑电极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
2017年
石墨烯凭借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优异的机械性能,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理想材料。综述了自支撑石墨烯基电极在双电层电容器、赝电容器和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三种类型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自支撑石墨烯基电极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分析和展望。
张鹏程袁涛阮佳锋谭卓鹏庞越鹏郑时有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双电层赝电容器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以学术前沿问题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探索被引量:2
2017年
本科生科研训练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提出了以学术前沿问题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建议,并阐述了以学术前沿问题指导本科生的意义,给出了以学术前沿问题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建议。
庞越鹏郑时有
关键词:学术前沿本科生科研训练
纳米金属氧化物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 mAh/g,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在众多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新体系中,金属氧化物具有理论比容量高、价格低廉、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存在导电性差、充放电体积变化大等缺点。研究发现,纳米化可以在保持金属氧化物优点的同时克服其缺点,因此成为金属氧化物基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期纳米金属氧化物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着重关注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纳米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郑时有董飞庞越鹏韩盼杨俊和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纳米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Mg(BH_(4))_(2)储氢材料及性能研究进展
2021年
简单介绍了Mg(BH_(4))_(2)在固态储氢材料中的重要地位,重点综述了改善其储氢性能的方法。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四大类:向Mg(BH_(4))_(2)中添加Ti基、Nb基、Ni基等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添加剂形成具有催化作用的复合材料,通过纳米工程制备Mg(BH_(4))_(2)纳米颗粒,Mg(BH_(4))_(2)与其他金属氢化物、硼氢化物、铝氢化物等形成氢化反应复合材料,制备Mg(BH_(4))_(2)衍生物等,并对这些方法改进后的关键储氢性能数据进行对比。同时阐述了各种方法对Mg(BH_(4))_(2)性能影响的具体机理,为后续关于提升Mg(BH_(4))_(2)储氢性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玉放庞越鹏郑时有
关键词:改性方法
平面型InGaAs探测结构中p型杂质的二维扩散行为研究
2022年
在平面型InGaAs P-i-N短波红外探测结构中,p型杂质在材料中纵向和横向的扩散是决定pn结位置及其光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扫描电容显微方法(SCM)获得了扩散成结InGaAs/InAlAs像元剖面的二维载流子分布,从而实现对不同扩散条件下pn电场结的精确定位和分析。此外,对于InGaAs/InP探测器,SCM测量揭示了Zn杂质在各功能层中扩散行为的显著差异。在InGaAs吸收区中,Zn的侧向扩散速度是深度方向的3.3倍,远高于其在n-InP帽层中0.67的侧向与深度扩散比,这将对光敏元的边缘电容以及暗电流特性产生影响。
张帅君李天信王文静李菊柱邵秀梅李雪郑时有庞越鹏夏辉
纳米材料学课程文献引导法教学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纳米材料学是新世纪材料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分析了纳米材料学课程的特殊性,包括新兴性、热点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发现文献引导教学法能够非常好地与纳米材料学课程相契合,随后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文献引导法教授纳米材料学课程的建议。
庞越鹏郑时有
关键词:纳米材料学教学改革
科研反哺教学--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被引量:7
2022年
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科研能力突出、教学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与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相去甚远。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首先用矛盾论的方法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对立统一性,然后基于该分析,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应该以科研反哺教学,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科研反哺教学的策略。
庞越鹏郑时有
关键词:科研反哺教学高校青年教师
纳米TiO_(2)构筑于多通道炭纤维实现室温钠-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的高效吸附
2022年
随着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有限的能量密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成本不断上升的两大困境。室温钠-硫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优势而备受关注,但其存在多硫化钠的“穿梭效应”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较差的问题,亟需解决。在此,本文提出将纳米TiO_(2)颗粒构筑于多通道炭纤维以稳定硫,从而实现室温钠-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提高。首先通过静电纺丝和热处理技术制得有纳米TiO_(2)负载的多通道炭纤维载体材料,后续采用熔融扩散载硫方法制备出硫基复合正极材料。纳米TiO_(2)颗粒的加入可增强了对多硫化物的吸附力,同时促进其向Na2S2和Na2S的快速转化。在0.1 A g^(−1)电流密度条件下,电极材料经循环100次后的比容量为445.1 mAh g^(−1),库仑效率接近100%;即使在电流密度为2 A g^(−1)时,经500次循环,该电极材料仍保持有300.5 mAh g^(−1)的容量,显现出优异的倍率和循环性能。通过表征测试手段与理论计算相结合,验证了纳米TiO_(2)颗粒的加入可增强碳基材料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作用。这项工作有望为高性能室温钠-硫电池正极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叶鑫李质奇孙皓吴明霞安仲勋庞越鹏杨俊和郑时有
关键词:钠-硫电池静电纺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