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霞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
  • 1篇氧化铝
  • 1篇氧化物
  • 1篇阴离子
  • 1篇针铁矿
  • 1篇生物还原
  • 1篇铁矿
  • 1篇土壤
  • 1篇迁移
  • 1篇氢氧化
  • 1篇氢氧化铝
  • 1篇氢氧化铁
  • 1篇氢氧化物
  • 1篇缺氧
  • 1篇缺氧条件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还原
  • 1篇微生物作用
  • 1篇无机
  • 1篇无机阴离子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贾永锋
  • 4篇张雪霞
  • 3篇王新
  • 3篇许丽英
  • 3篇陈亮
  • 1篇石荣
  • 1篇张旭东
  • 1篇宋雨
  • 1篇潘蓉蓉
  • 1篇吕洪涛
  • 1篇吴锡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砷还原菌群对砷的还原作用及菌群的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从砷污染土壤中富集砷抗性细菌,在厌氧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其对砷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在21h之内,As(V)就被完全还原为As(Ⅲ);培养72h后,培养基中出现黄色沉淀,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技术对沉淀进行分析表明,沉淀主要是以3种晶型存在的硫化砷(AsS);培养150h后,大约有65%的As以上述沉淀的方式从溶液中移除。此外,本文还采用了构建16SrDNA文库的方式对该体系中的微生物种群进行分析,利用RFLP技术对16SrDNA片段进行分型,共得到72个操作单元类型(OTU),其中6个OTU占了库容的51%,从这6个OTU中各选取1个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富集到的砷还原细菌属于喜热菌属(Caloramator)、梭菌属(Clostridium)和杆菌属(Bacillus)。
张雪霞贾永锋陈亮王新许丽英张旭东
关键词:微生物
微生物作用引起的铁铝氢氧化物吸附砷的还原与释放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地下水砷污染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普遍认为,微生物对吸附于铁氧化物表面的As(Ⅴ)以及基质Fe(Ⅲ)的还原是砷释放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以富集的混合菌群为接种微生物,以不同比例(Al∶Fe为1∶0、1∶1、0∶1)的铁铝氢氧化物为吸附剂,考察了微生物对吸附于这些载体上的As(Ⅴ)的还原和迁移作用.结果表明,接种微生物后,3种体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As释放,溶液中释放的As基本上是As(Ⅲ).在氢氧化铁体系中,溶解态As(Ⅲ)浓度仅为60μg/L左右,微生物还原产生的As(Ⅲ)几乎全部存在于固相中;在Al∶Fe为1∶1的铁铝氢氧化物中,溶解态As(Ⅲ)大约为1.3 mg/L;氢氧化铝体系中,该值为7.8mg/L,约占微生物还原总As(Ⅲ)的82%.而未接种的对照组均未检测到As(Ⅲ)以及明显的As释放.本研究还考察了吸附基质铁氧化物的还原对砷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砷的还原发生在铁还原之前,铁的还原并没有引起砷的明显释放.因此,根据本实验结果推断,氢氧化铁吸附的As(Ⅴ)的还原及Fe(Ⅲ)的还原很可能不是造成地下水系统中砷释放的主要原因,而吸附于铝氧化物或其它矿物表面的As(Ⅴ)的还原可能引起了砷向水相迁移.
张雪霞贾永锋潘蓉蓉陈亮王新许丽英
关键词:迁移氢氧化铁氢氧化铝
海水中主要无机阴离子对针铁矿吸附镉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人工合成针铁矿作为吸附剂,通过序批式试验,研究·了pH值以及海水中主要无机阴离子Cl-、SO4^2-、NO3-和HCO3-对Cd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值升高,针铁矿对Cd的吸附量显著增加;Cl-、SO4^2-和NO3-在pH8时抑制针铁矿对Cd的吸附;Cl-和SO4^2-在低pH值条件下促进Cd的吸附;HCO3-在pH4~10范围内促进Cd吸附;pH8时,SO4^2-与Cd加入顺序的不同对吸附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先加入Cd时,Cd的吸附量明显大于先加入SO4^2-和Cd-、SO4^2-同时加入时Cd的吸附量。
陈亮贾永锋张雪霞吕洪涛石荣
关键词:针铁矿
缺氧条件下土壤砷的形态转化与环境行为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采集张士污灌区0~100 cm深的土壤并在实验室里负载低浓度的砷,采用不加硫和加硫对比研究了厌氧条件下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环境行为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外加硫酸盐条件下厌氧培养8 d后,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砷的大量还原和释放,释放的砷70%以上是以As(Ⅲ)形式存在,尤其20~40 cm深度土壤砷的释放量明显高于其它层土壤,As(Ⅲ)和As(T)分别达到892.8μg.L-1和1 240.6μg.L-1.与非生物对照相比每层土中盐酸可提取的砷总量都大大降低,且盐酸提取的As(T)几乎全部转化为As(Ⅲ).伴随砷的释放,铁发生还原和释放,溶解态的亚铁基本都在40 mg.L-1以上,不同土层固相中亚铁离子的量都在9.0~13.4 g.kg-1范围内,固相盐酸可提取态总铁中亚铁离子所占的比例基本都在50%以上,说明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固相中铁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和矿物结构转化.当体系中添加10 mmol.L-1的硫酸盐时,每层土的生物培养体系中铁的释放几乎完全被抑制,砷和铁浓度也减少了50%.与不加硫生物培养体系相比,固相中盐酸可提取的砷量减少了50%,一部分砷被转化为稳定的硫化物As2S3而固定.可见在硫酸盐不足条件下微生物还原作用可造成砷被还原、活化和释放,而补充土壤中硫酸盐的量可促使微生物还原/活化的砷转化成更加稳定的形态,稳定的硫化物矿物As2S3是土壤微生物固定砷的重要途径.
吴锡许丽英张雪霞宋雨王新贾永锋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还原环境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