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春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导墙
  • 1篇信任函数
  • 1篇应变传感
  • 1篇应变传感器
  • 1篇应变模态
  • 1篇在役
  • 1篇证据理论
  • 1篇实时监测
  • 1篇群算法
  • 1篇粒子群
  • 1篇粒子群算法
  • 1篇码头
  • 1篇码头结构
  • 1篇模态
  • 1篇结构损伤定位
  • 1篇靠泊
  • 1篇克隆选择
  • 1篇拱坝
  • 1篇改进粒子群
  • 1篇改进粒子群算...

机构

  • 3篇天津大学
  • 1篇中水北方勘测...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天津市水务局
  • 1篇中交四航工程...

作者

  • 3篇李德春
  • 1篇练继建
  • 1篇赵冉
  • 1篇苏林王
  • 1篇陈媛媛
  • 1篇何龙军
  • 1篇苏芳
  • 1篇胡瀚

传媒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海洋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应变传感器优化布置被引量:7
2014年
在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研究中,为了应用有限的试验设备资源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测试信息,快速有效地解决应变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克隆选择和离散粒子群混合算法优化新型适应度函数的应变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拉西瓦拱坝上。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克隆选择和离散粒子群混合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且提出的应变类适应度函数在保证应变模态正交性和模态应变能方面更有优势。该方法能很好地识别拱坝的应变振型,可在各类结构的模态测试和损伤识别研究中进行推广。
李德春何龙军陈媛媛欧阳秋平
关键词:应变传感器拱坝应变模态
D-S证据理论的改进算法及其在导墙结构损伤定位中的应用验证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D-S证据理论组合规则存在的不足,根据导墙结构在水流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建立多种损伤定位指标,应用损伤前、后的实测响应分别计算各指标的识别结果,对结构的损伤位置进行初步判断,利用D-S证据理论的改进算法对各指标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计算,得出结构的损伤位置。模型试验结果表明:D-S证据理论的改进算法能够利用较少的证据获得正确的辨识结果,避免了单一指标由于传感器自身条件、噪声等因素所引起的错误判断,有效地降低了错误证据对最终融合结果的影响,适用于导墙结构的损伤定位研究。
李德春练继建苏芳李成业
关键词:导墙D-S证据理论信任函数
基于实时监测与数值分析的码头靠泊安全综合评估分析
2013年
针对在役码头结构靠泊安全性评估的技术难题,以某15万吨石化码头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实时监测与数值模拟综合法对其进行靠泊评估分析,得到了该码头在大型船舶靠泊时主体结构安全、局部新老结构交界处需进行加固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整改的建议。通过本评估研究发现,文中所采用的综合评估法,可弥补单独采用实时监测或数值分析时的不足,得到了较全面的靠泊安全评估结论,可为在役码头结构加固维修提供科学的评估依据。
李德春苏林王赵冉胡瀚
关键词:实时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