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睿 作品数:9 被引量:30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异甘草酸镁联合华蟾素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胸腹腔内注射华蟾素联合异甘草酸镁静脉注射液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控制作用及其安全性,并探索体外药敏检测结果和疗效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7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分为华蟾素单药组和华蟾素联合异甘草酸镁联合组,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和无穿刺引流间隔时间(PDFI)来评估疗效,汇总不良反应并分析体外药敏检测结果,以及积液中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比值(LTR)对于疗效的预测作用。结果:27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和改善,其中联合组有1例患者胸腔积液出现影像学完全缓解。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中位PDFI较单药组更长(10周 vs 7周)。联合组药物直接相关的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28.6% vs 7.7%)。体外药敏结果显示,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肿瘤抑制率更高。生物标志物探索性结果显示,与PDFI短者(<2个月)相比,LTR在长期有效的患者(PDFI≥2个月)中更高。结论:华蟾素联合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安全性好,积液中高LTR比值提示良好预后。 徐君南 李美静 李晓睿 董方圆 高志超 孙涛关键词:异甘草酸镁 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 华蟾素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紫杉醇诱导乳腺癌细胞株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紫杉醇以及两药联合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单药以及联合紫杉醇干预乳腺癌细胞MCF-7,采用细胞增殖毒性(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磷酸化B淋巴细胞瘤-2基因(phosphate-B-cell lymphoma-2,pB cl-2)、半胱天冬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以及缺口蛋白(Notch)通路Notch2的表达情况。结果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处理48 h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在100 mmol/L达到最大值27%;两药联合组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单药组明显增强尤其在100μmol/L(60. 89%比26. 98%,t=-0. 017,P <0. 05);两药联合处理MCF-7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与空白对照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组和紫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9. 839,P <0. 001; F=40. 742,P <0. 001);凋亡相关蛋白pB cl-2在空白对照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组、紫杉醇组和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 064,P <0. 001,联合组的pB cl-2蛋白表达均高于其他三组(1. 94,0. 79,0. 83和1. 01,均P <0. 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联合紫杉醇可上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Notch2表达(3. 17比2. 01,P=0. 027; 1. 17比0. 67,P=0. 018),联合组与单药紫杉醇的Casepase-3和Notch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17比2. 46,P=0. 160; 1. 17比0. 82,P=0. 121)。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紫杉醇能协同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部分促进紫杉醇通过Notch通路上调MCF-7细胞pB cl-2、Caspase-3凋亡蛋白表达有关。 徐君南 李美静 李晓睿 高志超 孙涛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紫杉醇 CD4^+/CD8^+比值在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外周血中CD4^+/CD8^+的比值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辽宁省肿瘤医院13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不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低CD4^+/CD8^+组和高CD4^+/CD8^+组两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肿瘤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两组患者生存率方面相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中CD4^+/CD8^+比值可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治疗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吴朔 姜翠 徐君南 李晓睿 孙涛关键词: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基于超高效串联质谱的氨基酸代谢组学预测晚期乳腺癌化疗反应初探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基线)和化疗第1个疗程后(预后)血清中32种氨基酸的变化,预测其指导晚期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辽宁省肿瘤医院行化疗的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73例,分别在化疗前和化疗第1个疗程后采集外周血2 m L,经超高效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血清中32种氨基酸的含量水平。采用影像学检查对化疗2~4个疗程后患者行预后评估,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并分析氨基酸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32种氨基酸含量水平为3~180 000 pmol/L。与基线相比,好转组的甘氨酸和L-谷氨酰胺相对含量显著上升,而恶化组显著下降;好转组的肌氨酸显著下降,而恶化组变化不明显;好转组和恶化组的L-苏氨酸、牛磺酸、亚氨基二乙酸和L-谷氨酸均显著上升。结论:甘氨酸和肌氨酸等氨基酸在行化疗前和化疗第1个疗程后的变化对晚期乳腺癌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较影像学检查可能更早预测化疗疗效,有助于指导患者的治疗。 徐君南 李晓睿 孙涛关键词:晚期乳腺癌 氨基酸代谢 化疗敏感性 乳腺癌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抗体药物偶联物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2024年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是具有单克隆抗体的精确靶向能力和化疗药物的强效细胞毒性作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新一代ADCs的问世,给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目前,已有ADCs获批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同时还有多种ADCs正在临床试验中。然而,随着ADCs在临床中的应用,耐药问题逐渐出现。文章将对ADCs的作用机制、抗HER-2 ADCs在乳腺癌的疗效概况及耐药机制进行总结。 韩兆雪 孙涛 徐君南 李晓睿 马艺文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耐药 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其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绝经情况、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高表达Ki-67和低表达Ki-67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结果: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绝经情况、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的表达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Ki-67组3年生存率为79.49%,5年生存率为30.77%;低Ki-67组的3年生存率为85.92%,5年生存率为46.48%;两组3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呈高表达,可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吴朔 姜翠 徐君南 李晓睿 孙涛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KI-67 临床病理意义 血浆D-二聚体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诊治的NSCLC患者140例,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D-D水平及不同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后的DD水平,并分析患者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年龄、病理分期及卡氏评分(KPS评分)NSCLC患者的D-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完全/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的D-D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进展患者的D-D水平显著上升(P〈0.05)。病理分期、KPS评分与治疗前的D-D水平与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D-D水平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及治疗效果显著相关,其可作为NSCLC患者诊治指标。 蒋雷 李晓睿 张亮 孙涛乳腺癌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及氟西汀干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乳腺癌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探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6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患者自评量表(PHQ-9)进行基线抑郁水平调研,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分析抑郁相关因素。将基线调研中的重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n=21)和空白对照组(n=20),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20mg/d,连用6个月;对照组仅给予安慰剂。测定治疗后2、6和12个月的PHQ-9值。结果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基线PHQ-9评估中抑郁的发生率为59.6%(96/161),重度抑郁患者发生率为25.5%,占总抑郁患者的42.7%(41/96)。重度抑郁患者与非抑郁患者相比,在月经状态、ER、PR和HER2表达以及DFS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氟西汀组PHQ-9评分在治疗后2、6和12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结论月经状态、ER、PR和HER2表达以及DFS是晚期乳腺癌伴发抑郁的影响因素,氟西汀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伴发的抑郁状况。 姜钧瀚 孙涛 李晓睿 徐君南 鄂颖 贾羽丰 曲文志 王溪原关键词:晚期乳腺癌 抑郁症 雌激素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