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胜兴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音乐
  • 5篇薅草锣鼓
  • 5篇锣鼓
  • 2篇音乐形态
  • 2篇文化
  • 2篇民族音乐
  • 1篇灯盏
  • 1篇地域性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点
  • 1篇音乐文化
  • 1篇音乐学
  • 1篇社会功能
  • 1篇题材
  • 1篇曲调
  • 1篇文本
  • 1篇文化生态
  • 1篇历史沿革
  • 1篇梅里亚
  • 1篇民族

机构

  • 4篇贵州大学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作者

  • 8篇杨胜兴
  • 1篇万永仙

传媒

  • 3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歌海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人民音乐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武陵山区薅草锣鼓唱词文本的互文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出现的文本理论。通常来讲,互文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相互关系。从现今学界有关的研究成果来看,互文性理论已经扩展到文学与艺术门类的关系及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研究。武陵山区薅草锣鼓的唱词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民间文本,运用互文性理论对它进行分析,可以洞悉黔渝打闹歌、湘西北挖土锣鼓歌和鄂西南薅草锣鼓中相互关联唱词的形式及内容的内在关系。
杨胜兴
关键词:薅草锣鼓互文性理论
北美音乐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及其中国实践——以梅里亚姆、赖斯和曹本冶理论模式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音乐学在北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分别侧重音乐学和人类学的两大"派别"。胡德(Mantl Hood)被认为是"音乐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民族音乐学是对一切音乐(any music)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不仅研究音乐本身。
杨胜兴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
贵州薅草锣鼓的地域性与跨地域性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贵州薅草锣鼓主要流传在贵州土家族和仡佬族聚居地区,由于受到土家族和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两地的薅草锣鼓在音乐文化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文化属性上看,贵州的文化具有多元的性质,这主要是由贵州所处的特定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在历史上,贵州所属的不同区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属不同的文化圈,其中,对贵州影响最大的文化应属荆楚和巴蜀两大文化。贵州薅草锣鼓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形成了其地域性与跨地域性特征。
杨胜兴
关键词:薅草锣鼓音乐文化地域性
黔渝打闹歌的音乐形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黔渝打闹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音乐形态。本文主要从宫调系统、曲调体系和节拍节奏三个方面对其音乐形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黔渝打闹歌具有丰富的调式与音阶、复杂的旋宫与转调、特殊的曲调体系和多样的节拍节奏。
杨胜兴
关键词:节拍节奏
高校民族音乐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高校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是组织、引导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和导向机制,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必然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如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也就成为当今高校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反思谈起,具体论述了新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并对建构新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的实际意义进行了阐述。
杨胜兴
关键词:高校课程教学模式
石阡民间薅草锣鼓的艺术特点新探
2010年
石阡薅草锣鼓是流传在当地民间的一种歌腔,由于演唱时用锣鼓伴奏,故亦名薅草锣鼓。20世纪50—60年代,在当地民间十分流行。然而,由于农村土地包产到户以后,集体劳作骤然减少,从而导致石阡薅草锣鼓渐行渐远,面临消失的困境。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笔者深入石阡县五德镇团结村,对该歌腔的艺术特点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调查。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其歌词特征及音乐形态特点。
杨胜兴万永仙
关键词:歌词音乐形态
黔鄂爱情题材薅草锣鼓的比较研究——以《打破灯盏倒泼油》《送哥回》《送郎》为例
2017年
以贵州思南县《打破灯盏倒泼油》、贵州道真县《送哥回》和湖北兴山县《送郎》为实例,通过音列调式、曲体结构、旋律线、节奏型和歌词的表达方式、结构形式、韵脚押韵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它们是否同源,并由此管窥黔鄂两地薅草锣鼓之关系。
杨胜兴
关键词:薅草锣鼓爱情题材音乐形态
石阡县薅草锣鼓的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石阡薅草锣鼓是流传在贵州石阡县民间的一种山歌,由于演唱时用锣鼓伴奏,故亦名薅草锣鼓,又叫打闹歌。它源于先秦时期击鼓祭祀田祖及田猎的习俗。到了农耕生产快速发展的汉代,薅草锣鼓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初具雏形。唐宋时期发展缓慢,主要采用鼓和笛伴奏。明清时期渐趋成熟,演唱形式多样,伴奏乐器采用鼓和钲、鼓和锣。近现代得以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演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功能性强,从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歌样式。
杨胜兴
关键词:薅草锣鼓历史沿革社会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