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倩

作品数:9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污染
  • 3篇污染特征
  • 3篇污染物
  • 3篇径流污染
  • 2篇雨水
  • 2篇水系
  • 2篇太湖
  • 2篇径流
  • 2篇城市
  • 2篇初期雨水
  • 1篇低碳源
  • 1篇地表径流
  • 1篇地累积指数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雨强
  • 1篇雨水利用
  • 1篇入湖河流
  • 1篇生态风险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时空分异

机构

  • 9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教育部

作者

  • 9篇王倩
  • 6篇张琼华
  • 6篇王晓昌
  • 2篇陈双
  • 1篇袁宏林
  • 1篇张建锋
  • 1篇金鑫
  • 1篇金鹏康
  • 1篇于东升
  • 1篇丛飞
  • 1篇石烜
  • 1篇吴亚东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宜兴市典型道路灰尘(<150μm)组分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粒径小于150μm道路灰尘是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风险的主要来源.本文于2016年11月采集宜兴市主城区10条典型交通道路灰尘样品,分析并评价<150μm灰尘颗粒中Zn、Cu、Pb、Ni和Cr等5种重金属污染及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宜兴市道路灰尘中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平均含量(mg·kg-1)大小依次为:Zn(408.2±108.0)>Pb(263.3±582.4)>Cr(161.7±77.1)>Cu(128.0±43.4)>Ni(90.2±32.4).地累积指数(Igeo)表明,道路灰尘中重金属Zn和Cu为中-中/重度污染水平,Pb表现为中度污染水平,Ni和Cr则表现为无污染/中-中度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研究区域(宜兴市)大部分道路的灰尘中重金属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潜在中度风险,重金属Cu、Cr和Pb为潜在生态风险主要来源(>85%).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道路灰尘中非致癌重金属对儿童可能构成潜在非致癌风险,对成人不造成非致癌伤害, Ni和Cr对暴露人群不会造成严重致癌危害.研究同时发现,宜兴市道路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严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杜曼曼丁庆玲王倩张琼华王晓昌
关键词: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
典型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解析和利用标准探讨被引量:30
2016年
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雨水就地利用可以缓解城市用水矛盾。但其利用程度主要取决于雨水利用水质标准,以确定处理程度和是否弃流初期雨水。然而现行雨水利用的标准不完备,且部分指标尚不明晰。结合典型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现状解析,发现道路雨水中TSS和COD是主要特征污染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污染相对较轻,且初期雨水弃流对雨水水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综合分析现有雨水利用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雨水不同利用方式的水质建议标准值。针对性探讨其利用的BMPs LID措施,即加强源头污染物及初期雨水的控制、完善雨水利用系统管理,制定出台相应的法规标准。
张琼华王倩王晓昌丛飞
关键词:污染物雨水利用
低碳源条件下供氧模式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通过对比采用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两种供氧模式的活性污泥系统对低碳源污水的脱氮性能,探究低碳源条件下供氧模式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进水C/N为3时,连续曝气系统的总氮去除率较间歇曝气系统高17.92%,碳源脱氮利用率较间歇曝气系统高44.29%,同时,连续曝气系统中反硝化菌相对丰度(5.86%)也高于间歇曝气系统(2.06%),说明连续曝气系统对低碳源污水的脱氮性能明显优于间歇曝气系统.另外,基于16S rRNA测序功能预测,连续曝气系统中微生物的膜输送功能、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以及细胞组成功能均强于间歇曝气系统,因此连续曝气系统中微生物可以更好地利用碳源生长代谢,进而更好地处理低碳源污水.本研究为应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提供思路.
张欣瑞池玉蕾王倩金鑫石烜金鹏康
关键词:低碳源脱氮性能碳源利用基因预测
太湖西岸宜兴城市水系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选用2011—2014年宜兴市12个监测断面21个水质指标的连续监测数据,解析太湖西岸宜兴城市水系污染物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宜兴市城区及入太湖河流污染严重,86.05%以上时段内处于劣Ⅴ类水平,特征污染物为TN、NH3-N、BOD5、TP、COD和Hg。污染物空间分异程度大小依次为:AR-OH>NH3-N>Hg>TP>COD>BOD5>F->oil=CODMn>LAS>TN>DO。不同区域河流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基本一致,有机物夏季波动较大主要受温度和降雨的双重影响,TN和NH3-N浓度标线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冬季>夏季>秋季,Hg、LAS、AR-OH表现出瞬时排放特性,且主要发生在年初。由分析可得,土地利用强度和方式是影响宜兴市城区及入湖河流污染物分布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污染来源、河道类型等的影响,表现为城市核心区、三氿入湖区和西北入湖区污染程度依次增大,但差异水平不明显,西南入湖区则相对较轻。
张琼华王晓昌王倩杨温娜
关键词:水系污染物
西太湖入湖河流水系污染时空分异特征及解析被引量:21
2017年
选取典型西太湖入湖河流水系(南溪水系和洮滆水系)2011~2014年12个断面的9个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河湖水系的污染分异特征,结合温度、水量及缓冲带土地利用现状解析污染物变化规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太湖上游南溪水系和洮滆水系TN污染严重,全部超出地表水Ⅴ类标准限值.洮滆水系TN和NH_3^-N平均浓度高于南溪水系,其他指标差异不大.时间水平上,DO、BOD5、TN和NH_3^-N等可被生物利用的污染物浓度夏秋季节显著高于春冬季节,丰水期村镇及水产养殖区部分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空间水平上,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南部山区水体污染物(除TN外)浓度最低,显著优于其他断面,城区水质略好于入湖区,大面积水产养殖集中区水体污染物(除TN和TP外)浓度最高.此外,城区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及绿地消纳径流能有效控制及削减TN污染,而村镇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废水、农田径流加剧了TN污染,水产养殖退水加剧了BOD_5和NH_3^-N污染.村镇、水产养殖及农业面源对水体C、N等污染物影响较大,需要通过截留村镇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水产养殖退水及设置农田岸边防护带等途径有效控制和治理.研究结果对于掌握典型河湖水体污染及治理TN、NH_3^-N和BOD5等入太湖污染物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王倩吴亚东丁庆玲张琼华王晓昌
关键词:时空分异水质水量土地利用
城市垃圾转运站道路径流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宜兴城区典型垃圾转运站附近道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其他功能区及其他城市道路径流,研究了垃圾转运站附近道路径流污染特征。于2016年4—6月采集3场典型降雨径流并监测分析径流浊度、COD、TN、TP和氨氮。研究结果表明:与北京、沈阳、重庆等大城市相比,宜兴的径流污染程度并不显著。从功能区差异来看,垃圾转运站的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其中,COD、TN及TP平均质量浓度高达482.79,12.06,1.36 mg/L,分别超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限值12.1,6,3.4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浊度与COD、TN、TP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通过降低浊度来处理径流污染。此外,发现降雨强度、干期历时与污染物浓度呈正相关;而降雨量则与污染物浓度呈负相关。
孙中浩张建锋王倩陈双
关键词:垃圾转运站污染特征影响因素
太湖西岸水体污染物时空分布及解析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解析2015年太湖西岸入湖河流水质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该区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按污染程度将全年聚类为时段I(12月、1—3月)、时段II(11月、4—5月)和时段III(6—10月)3类;根据11项水质指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75.49%的结果;时段I、时段II和时段III水质污染状况依次降低,空间上总体呈现出太湖西岸北部向南部递减的趋势;NH3-N、TN、Chl-a和SD是影响该水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
于东升袁宏林王倩陈双
关键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国内典型城市降雨径流初期累积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提出以携带50%污染物负荷的径流定义初期雨水,选取累积50%污染物负荷的历时(T50)及对应累积径流深度(D50)两个参数,总结分析典型山地城市、平原城市、河网城市等6个城市17场降雨径流污染物累积特征.进一步以山地城市和平原城市为例,探讨了不同降雨强度、区域环境径流污染物累积特征及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径流污染物累积趋势完全一致但特征不同,山地城市、河网城市、高原城市和河口城市表现为初期累积,平原城市则表现为中期累积.随着雨强增大,污染物D50骤增,T50锐减.相比平原城市,山地城市不同类型污染物D50更大、T50更小,山地城市和平原城市分别截留初期7.4mm和5.2mm径流可以控制50%污染物负荷.
王倩张琼华王晓昌
关键词:降雨径流初期雨水降雨强度
太湖上游城市宜兴城区主干道路径流污染特征解析被引量:8
2017年
通过监测2015年8月—2016年9月7场典型降雨事件,系统分析太湖上游城市宜兴城区3个不同功能区(环科园、新城区和老城区)主干道路径流污染特征.研究表明:宜兴市城区主干道路径流浊度、COD、TN、NH_3-N、TP浓度分别为(77.2±66.9)NTU、(97.2±79.7)、(3.0±1.9)、(0.93±0.59)和(0.35±0.36)mg·L^(-1).COD和TN超出地表水环境Ⅴ类标准,是该地区径流特征污染物.降雨过程中污染物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主要受地表残留污染物及降雨强度的影响.3个区域TN浓度差异不大,且主要以溶解态存在(>60%);环科园、新城区TP浓度差异不大,且主要以颗粒态存在(>70%);然而,受居民生活活动的影响,老城区TP主要以溶解态存在(>60%).此外,受交通及道路坡度影响,新城区道路径流浊度和COD污染最为严重.不同降雨事件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主要受干期长度和降雨强度的影响.干期长度越长、降雨强度越小,污染物累积量及可冲刷量越大.因此,加强控制宜兴市道路初期径流、路面颗粒物、径流颗粒物和TN以及老城区TP,对保护径流主要受纳水体南溪水系及太湖水体具有重要意义.
丁庆玲王倩张琼华王晓昌Mawuli Dzakpasu
关键词: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太湖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