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旭明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阻挡放电
  • 2篇介质
  • 2篇介质阻挡
  • 2篇介质阻挡放电
  • 1篇选择性
  • 1篇乙烯
  • 1篇正戊烷
  • 1篇四氟乙烯
  • 1篇排气
  • 1篇去除率
  • 1篇戊烷
  • 1篇粒径
  • 1篇粒径分布
  • 1篇纳米颗粒物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催化剂
  • 1篇聚四氟乙烯
  • 1篇颗粒物
  • 1篇光谱
  • 1篇光谱研究

机构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3篇吴祖良
  • 3篇姚水良
  • 3篇章旭明
  • 1篇赵一帆
  • 1篇姚海
  • 1篇沈星
  • 1篇王建新

传媒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等离子体强化贵金属催化净化正葵烷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一段式介质阻挡放电催化反应系统,对模拟柴油车发动机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正葵烷,C10)进行处理。研究了C10在不同贵金属催化剂作用下的去除差异性,探讨了催化剂负载量、C10初始浓度、反应温度、能量密度对等离子体贵金属催化去除C10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等离子体或热催化相比,等离子体催化能够显著提高C10去除率,等离子体和催化的协同作用显著。Pt/Al_2O_3的催化效果优于Pd/Al_2O_3、Ag/Al_2O_3,其不仅转化率高,而且促进了CO氧化生成CO_2。增加催化剂负载量、能量密度和反应温度都有利于提高C10去除率和CO、CO_2选择性,实验中C10去除率可达91%,CO和CO_2总选择性最大为54.3%,而初始浓度的增加则不利于C10去除。
吴祖良朱周彬章旭明郝晓东叶静静姚水良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贵金属催化剂去除率
正戊烷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转化的发射光谱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发射光谱是等离子体诊断的最有效方法,本实验将发射光谱应用于温压双控介质阻挡反应系统,研究正戊烷(C5)-氩气(Ar)在等离子场中的转化机制,具体分析了放电功率、温度、压力等关键影响因素下发射光谱特性、C5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发射光谱强度以及C5转化率与放电功率呈线性增加关系,但不同放电功率下产物的选择性基本不变;随着温度升高(298~473 K)和压力(0.40~1.0 bar)的减小,光谱强度增强,C5转化率提高,但氢气的选择性基本维持在10%;发射光谱强度的变化与C5转化率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表明高能电子碰撞反应对C5的初步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从反应产物分析,气相短链烃和液相长链烃同时存在,且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后续的自由基反应和热化学反应决定了最终的产物,且其化学反应平衡受本实验反应条件影响不大。
吴祖良郝晓东章旭明周为莉姚水良王建新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H2
柴油发动机排气纳米颗粒物质量浓度检测
2016年
柴油发动机排气中含有大量的纳米级颗粒物。本研究开发了利用聚四氟乙烯烧结管来过滤纳米颗粒物以检测柴油发动机排气纳米颗粒物排放量的方法。聚四氟乙烯烧结管的过滤效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来评价。在颗粒物动力学直径范围(30~400 nm)内,聚四氟乙烯烧结管的过滤效率高达99%。柴油发动机排气中纳米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在5.40 mg/m3以上。
姚水良沈星赵一帆赵凯奇姚海卢宇浩吴祖良章旭明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纳米颗粒物粒径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