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博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理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短程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出血
  • 1篇原发癌
  • 1篇原发性
  • 1篇诊断及病理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中低位
  • 1篇中低位直肠癌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苏博
  • 2篇闫振宇
  • 2篇王欣欣
  • 1篇杨峥
  • 1篇钱国武
  • 1篇高毅
  • 1篇孙丽
  • 1篇宋展
  • 1篇张海洋
  • 1篇杨建敏
  • 1篇吕柯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系统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研究
2016年
目的 研究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临床病理表现。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在我院就诊共计71例患者,给予盆腔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等,分析病理表现。结果 良性出血发生率较高;绝经时间〉20年组恶性率较高,良性率较低;而1-5年组恶性率最低,良性率最高,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病理主要以良性炎性病变为主,但随绝经时间延长,恶性出血率增高,需引得重视,加强早期干预。
苏博
关键词:绝经后阴道出血病理
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例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标本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确诊,误诊率低至5.56%。结论对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患者实施病理学分析,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苏博
关键词:子宫内膜卵巢双原发癌病理诊断
骨巨细胞瘤患者的X线诊断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骨巨细胞瘤患者X线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骨巨细胞瘤患者共计48例纳入研究,按检查先后顺序分组。24例入对照组,给予CT检查。余24例入实验组,给予X线检查。组间比较,并作出病理分析。结果对照组确诊20例,其中长骨病变14例,椎体病变4例,其他2例。确诊率为95.83%。实验组确诊23例,其中长骨病变16例,椎体病变4例,其他3例。确诊率为83.33%。两组中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巨细胞瘤患者X线诊断有极大价值,诊断准确率高,可视患者病情联合病理予以综合分析。
苏博闫振宇王欣欣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X线病理
槲皮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和体外抗人子宫内膜癌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制备槲皮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子(QT-PBCA)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抗人子宫内膜癌作用。方法采用阴离子乳液聚合法制备QT-PBCA纳米粒子。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形态,Zeta电位仪检测粒径和Zeta电位,红外光谱仪检测QT-PBCA纳米粒子、BCA单体、QT、空载体PBCA纳米粒子的红外吸收光谱,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QT-PBCA纳米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在透射电镜下因PBCA固有的黏合特性而处于略微聚集的状态,其平均粒径为(161.1±0.44)nm,Zeta电位为(-7.28±0.60)mV,平均包封率为(79.86±0.45)%。在纳米粒子的封装以及制备的过程中槲皮素与聚合物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槲皮素封存到PBCA纳米粒子中是靠分子间作用力(如氢键)完成的。随着顺铂、纳米粒子浓度的增加,JEC、LO2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且顺铂组相比于纳米粒子组的存活率要更低(P<0.05)。纳米粒子在6.67 mg/L对LO2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但随着浓度增高,反而会产生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 QT-PBCA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抗肿瘤作用且对正常细胞无害,有潜力成为新型抗癌药物。
孙丽胡群英汪爱兵高毅杨建敏王春延曾晶杨然任红娟苏博
关键词:槲皮素ZETA电位红外吸收光谱
术前改良短程放化疗联合肠腔内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术前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术前放化疗方案。本研究通过对接受两种新辅助放化疗方案后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133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术前改良短程放化疗联合肠腔内化疗的疗效确切,不增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选择方案。
钱国武苏博宋展吕柯张海洋高竹筠杨峥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局部进展期疗效分析腔内化疗短程
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2017年
目的对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患者15例,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等进行总结。结果 9例Ⅰb期,均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放、化疗,随访3~36个月后,有2例患者死亡;2例Ⅱb期,均接受放、化疗后行手术治疗,随访24个月时患者均生存;2例Ⅲb期,2例Ⅳ期,均行放、化疗,1例Ⅳ期患者、死亡;疫组织化学检测:CK主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阳性,至少存在2种阳性的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其中Syn、Cg A、NSE、CD5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100%(15/15),40%(6/15)和60%(9/15)。结论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对该类患者进行NSE、Syn、CD56及Cg A的联合检测对于提高病理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
苏博闫振宇王欣欣
关键词:病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