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茅旭平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椎间孔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切除
  • 2篇椎间盘切除术
  • 1篇行风
  • 1篇行风建设
  • 1篇腰椎
  • 1篇腰椎椎间
  • 1篇腰椎椎间盘
  • 1篇腰椎椎间盘突...
  • 1篇腰椎椎间盘突...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表现
  • 1篇置管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机构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茅旭平
  • 2篇张志国
  • 2篇张文
  • 1篇王素春
  • 1篇蒋志涛
  • 1篇陈晓宇
  • 1篇郑宇平
  • 1篇姚群立
  • 1篇蔡利忠
  • 1篇季丹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管理观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气肿性尿路感染的影像表现及其临床特点分析(附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气肿性尿路感染患者的X线、CT影像征象及其临床相关病理、治疗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确诊为气肿性尿路感染患者的X线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X线均可见环绕膀胱的"气抱球"状透亮积气影,其中2例膀胱旁的盆腔筋膜间隙显示多发小气泡影,合并膈下游离气体1例;CT定位图亦显示如此征象;CT轴位扫描3例均见膀胱壁内气体影及膀胱内小气泡影,3例膀胱壁呈"锯齿样"改变,伴有膀胱壁外周气体带,1例合并一侧输尿管周围及肾门旁筋膜间隙局部积气。结论:气肿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发现泌尿系统器官内或器官旁有气体影为特征,CT检查对诊断气肿性尿路感染的敏感性高,是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
姚群立茅旭平张志国陈晓宇蔡利忠郑宇平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
情景模拟下的服务内训与青年医务人员行风建设
2020年
在加强新生代青年医务人员行风建设方面,基于情景模拟下的服务内训是一个重要抓手。本文简单介绍了组建内训师队伍、成立医院服务内训部、明确受训对象、出台引导规定、定期检验内训效果等具体做法,以及相关的工作体会和注意事项,以期助力出院病人满意度提高的效果。
周静娟茅旭平陆黎丽蒋志涛董赟
关键词:情景模拟青年医务人员行风建设
阑尾脓肿和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鉴别诊断及征象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总结分析阑尾脓肿(Peri-appendicular abscess,PAA)和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TOA)的CT征象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女性右下腹炎性包块的CT直接和间接征象,其中PAA组18例,TOA组11例,计算并比较各征象对两组病例的诊断效能。结果:阑尾增粗>10 mm(特异性90.9%,敏感性61.1%,准确度0.724,P=0.008)、箭头征(特异性90.9%,敏感性77.8%,准确度0.828,P=0.000)为PAA高度特异性征象;肿块性腺静脉集束征(特异性94.4%,敏感性81.8%,准确度0.897,P=0.000)为TOA高度特异性征象。输卵管壁增厚、直乙结肠壁增厚并周围脂肪间隙消失、骶子宫韧带增厚也对TOA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阑尾增粗>10 mm、箭头征和肿块性腺静脉集束征并参考其他CT征象可以对PAA和TOA做出明确鉴别诊断。
张志国茅旭平季丹郑于平林晓冬潘振飞
关键词:阑尾脓肿卵巢疾病
三维可视化穿刺置管辅助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穿刺置管技术辅助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接受PETD治疗的42例单节段LD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半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例)术前使用Mimics软件模拟PETD工作通道,规划术中穿刺角度及关节突打磨程度,参考模拟结果行PETD;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C形臂X线机透视穿刺行PETD。记录2组穿刺置管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8.19±2.23)个月。观察组穿刺置管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各发生1例神经根减压不彻底术后遗留部分腰腿痛,经非手术治疗后恢复;对照组1例发生小骨片卡压神经根致腰腿痛较术前加重,行开放手术取出卡压骨块,并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三维可视化穿刺置管辅助PETD可明显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做到更精准、快速置管,更少的辐射暴露,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缪伟施建东茅旭平张文叶晓健
关键词:腰椎
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对PELD手术椎间孔成形与否及手术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中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对椎间孔成形与否及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PELD手术的60例L 4-5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在CT片上测量术前关节突关节角度,按度数平均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者术中行椎间孔成形的例数及疗效。结果A组关节突关节角36~44.1(40.0±6.9)°,椎间孔成形3例(20%);B组关节突关节角44.2~52.3(47.2±5.6)°,椎间孔成形13例(44.8%);C组关节突关节角52.4~60.5(55.6±6.7)°,椎间孔成形11例(68.8%)。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中是否行椎间孔成形将患者分为两组,椎间孔成形组2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2.32±12.0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7.27±5.32)mL,术后出现1例硬膜损伤;椎间孔未成形组3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0.90±10.1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03±7.37)mL,术后出现1例神经根外膜损伤,两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LD手术中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度越大,需要椎间孔成形的概率越高,术中是否椎间孔成形对术后疗效无影响。
施建东缪伟茅旭平王素春张文
关键词:关节突关节微创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