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洪果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成藏
  • 2篇油气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期次
  • 2篇成藏模式
  • 2篇成藏期
  • 2篇成藏期次
  • 2篇储层
  • 1篇东南
  • 1篇盐度
  • 1篇油气成藏期
  • 1篇油气成藏期次
  • 1篇油源
  • 1篇油源对比
  • 1篇志留系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烃源
  • 1篇盆地
  • 1篇清虚洞组
  • 1篇微相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河南油田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成都创源油气...

作者

  • 5篇蒲洪果
  • 3篇朱伟鸿
  • 1篇崔秀青
  • 1篇刘建锋
  • 1篇李延钧
  • 1篇彭军
  • 1篇夏吉文
  • 1篇宋志瑞
  • 1篇王浩
  • 1篇钟家国
  • 1篇章新文
  • 1篇罗家群
  • 1篇魏志红
  • 1篇曾明
  • 1篇罗曦
  • 1篇李丽娟
  • 1篇熊超
  • 1篇李丽娟

传媒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川东南清虚洞组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被引量:21
2012年
早寒武世晚期,川东南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理面貌,清虚洞组普遍发育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厚约200m,自下而上划分为清一段、清二段。综合沉积学、古构造及海平面变化等方面的证据认为,清虚洞组为碳酸盐缓坡沉积模式,发育内缓坡相和浅缓坡相,进一步识别出潮坪、湖、浅滩及滩间海亚相,沉积相带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沉积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控制,最有利于储层形成的沉积相带是内缓坡浅滩亚相,其次是内缓坡湖亚相和浅缓坡浅滩亚相,浅缓坡滩间海亚相最差。砂屑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的储集性能较好,泥晶灰岩最差。
刘建锋彭军魏志红宋志瑞蒲洪果熊超罗曦章新文
关键词:沉积微相寒武系清虚洞组川东南
泌阳凹陷梨树凹区块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被引量:4
2017年
梨树凹区块位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东段,是受凹陷扩张后期的反转挤压及不均一抬升作用形成的较为明显的鼻状构造。研究区核桃园组储集层主要为侯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砂体,属中孔、中渗储集层。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油气主要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且存在较为明显的混源现象。根据包裹体的镜下特征、均一化温度,结合典型钻井的埋藏史、热演化史结果,确定该区主要有两期成藏:廖庄末期为主要成藏期,期间核三上段成熟油气及核二段未熟-低熟油气大规模注入;核一末期小规模油气运移散失,是次要成藏期。
罗家群蒲洪果李丽娟朱伟鸿钟家国
关键词:成藏模式油源对比成藏期次
栗园地区基岩油气储层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分析、显微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对栗园地区基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包括基岩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储集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的控制因素等方面。研究表明,栗园地区基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片岩、片麻岩、角闪岩、大理岩和石英岩等变质岩类,其中大理岩的储集物性最好。栗园地区基岩的主要储集空间有裂缝、溶孔和晶孔,油气藏类型为断块裂缝型油气藏,岩石类型是决定储层发育程度的内在因素,构造作用、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等是影响储层发育的外部条件。
朱伟鸿蒲洪果曾明
关键词:储层特征储层裂缝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长兴组油气成藏时空匹配被引量:2
2020年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伏3套烃源岩,分别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中二叠统泥质岩、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长兴组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气田,但对天然气的烃源一直认识不清。通过天然气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区长兴组天然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甲烷含量高、干燥系数大,属于典型的干气;结合储层显微特征和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测试,并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时空匹配关系,首次发现并证实蜀南地区长兴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深层志留系烃源岩,并混入少量的龙潭组煤系成因气;长兴组储层未捕获各期烃源岩生油高峰期生成的液态烃,以充气聚气为主;燕山运动早中期为主要充气期,而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早期为局部天然气充气期,与川东地区长兴组以龙潭组煤系来源的天然气不同。油气成藏时空匹配是圈闭有效捕获油气的关键,决定着油气来源和成藏富集程度,历史地、动态地揭示油气运聚过程是现代油气成藏研究的核心。
李延钧夏吉文夏吉文蒲洪果蒲洪果王浩
关键词:成藏模式长兴组四川盆地
王集-新庄地区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期次
2014年
通过采集泌阳凹陷王集-新庄地区岩心样品,对其中包裹体进行盐度特征分析、镜下观察及均一温度测定;结果表明王集-新庄地区包裹体分为两期,与盆地埋藏史和热史研究划分的早、晚两个成藏期相对应。结合生排烃史综合分析,该区油气分两期成藏,早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核一段末期~廖庄组沉积期,为小规模油气成藏,该期主要生成低熟油;晚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廖庄末抬升期,为大规模油气成藏,是形成现今油田的主要成藏期。利用油气包裹体进行油气成藏研究,必须和宿主矿物的矿物岩石学分析及其他成藏期次分析方法结合使用,才能使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可信。
蒲洪果崔秀青朱伟鸿刘臣李丽娟
关键词:油气成藏期均一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