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桥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纯性
  • 2篇静息态
  • 2篇功能磁共振
  • 2篇肥胖
  • 2篇肥胖青少年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丹参
  • 1篇丹参片
  • 1篇单纯性肥胖
  • 1篇低频振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心绞痛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神经阻...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养心

机构

  • 6篇乐山市人民医...
  • 5篇乐山职业技术...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陈桥
  • 5篇吴丽虹
  • 3篇熊瑛
  • 2篇张波
  • 2篇邱科
  • 1篇唐晋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大脑局部一致性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研究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患者大脑局部一致性(ReHo)特征,为开展相应干预性研究提供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3月,对在四川省东山市第一中学公开招募的20例13~18岁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患者和2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rs-fMRI扫描,使用REST 1.8软件包比较2组患者全脑Re-Ho差异,并将异常脑区和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患者在左侧外侧框额回、双侧下丘脑、双侧脑岛、右侧海马、左侧杏仁核、右侧腹侧纹状体、右侧前扣带回等脑区ReHo值异常升高;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双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颞下回、双侧后扣带回等脑区ReHo值异常降低。且左侧外侧框额回、左侧杏仁核、右侧腹侧纹状体和右侧前扣带回ReHo值异常增高和BMI呈正相关,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ReHo值异常降低与B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0.58,0.48,0.51,0.55,P值均<0.05)。结论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患者摄食调节、奖赏网络、情绪调节等脑区功能活动存在显著异常,左侧外侧框额回等脑区的功能活动异常可能是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重要中枢病理特征。
吴丽虹邱科陈桥熊瑛
关键词:肥胖症磁共振成像
基于rs-fMRI的单纯性肥胖青少年食物渴求异常的低频振幅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研究单纯性肥胖青少年食物渴求异常的低频振幅(ALFF)特征。方法搜集20例13~18岁的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和20名正常体重青少年行rs-fMRI扫描,使用SPM12软件比较两组受试者静息状态下脑自发活动差异,并将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异常脑区ALFF值和食物渴求特质问卷(FCQT)评分、荷兰进食行为问卷(DEBQ)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7例受试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正常体重青少年相比,单纯性肥胖青少年FCQT和DEBQ评分均显著增高,左侧眶额叶皮层(OFC)和左侧脑岛(Ins)ALFF异常升高,且OFC的ALFF值与FCQT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422,P=0.016),Ins的ALFF值分别与FCQT、DEBQ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64,P=0.044;r=0.5055,P=0.027)。结论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存在食物渴求、食物感知相关脑区自发活动的异常。
吴丽虹陈桥邱科熊瑛
关键词:低频振幅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单纯性肥胖
石斛酚靶向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
2024年
目的研究石斛酚靶向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PLAU)抑制胰腺癌(PC)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石斛酚作用于PC细胞(PANC-1和SW1990),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值,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石斛酚对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石斛酚对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石斛酚作用靶点,并分析靶点在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不良表型之间的关系。将PC细胞转染PLAU或Vector质粒,分为正常(Vector质粒)组、石斛酚(45μmol·L^(-1)或50μmol·L^(-1))组和石斛酚+PLAU(PLAU质粒)组,观察石斛酚靶向PLAU对细胞增殖、克隆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LAU蛋白表达。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石斛酚体内抑制细胞增殖。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抗原(Ki67)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石斛酚组细胞增殖活力、克隆数量显著减少(P<0.05);G0/G1期细胞数量增多,S期细胞数量减少(P<0.05),G2/M期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凋亡细胞数量增多(P<0.05)。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PLAU是石斛酚的作用靶点,在PC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PC临床不良表型有关。石斛酚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PC细胞PLAU蛋白表达(P<0.05)。石斛酚+PLAU组中PC细胞PLAU蛋白表达、增殖活力、克隆数量和S期细胞数量均高于石斛酚组,而凋亡细胞数量少于石斛酚组(P<0.05)。裸鼠实验中,石斛酚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且肿瘤组织中Ki67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石斛酚通过靶向调控PLAU蛋白表达抑制PC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
吴丽虹刘曦昀唐晋陈桥熊瑛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胰腺癌增殖
通脉养心丸和复方丹参片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稳定性心绞痛5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通脉养心丸和复方丹参片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按诊疗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片,100 mg/次,1次/d;美托洛尔片,100 mg/次,2次/d;辛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养心丸,40粒/次,2次/d;复方丹参片,4片/次,2次/d。两组必要时服用硝酸甘油片,半片或1片/次,舌下含服,5 min可重复1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研究期间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治疗前后气虚血瘀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心电图;记录硝酸甘油片停减情况;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Ridit分析,观察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12周观察组气虚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气虚血瘀证评分下降幅度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硝酸甘油片停减率为90.74%,高于对照组的74.07%(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脉养心丸和复方丹参片能减少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减少硝酸甘油片的使用,改善气虚血瘀证和心电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吴丽虹陈桥张波
关键词: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通脉养心丸复方丹参片生活质量
尿毒清颗粒治疗痛风性肾病4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痛风性肾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调整饮食习惯的基础上给予别嘌醇片,100 mg/次,2次/d,和碳酸氢钠片,1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尿毒清颗粒,5 g/次,3次/d,温开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pro),尿常规、肌酐(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黄嘌呤氧化酶(XOD)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治疗前后脾肾亏虚,湿浊内阻证评分。结果:经Ridit分析,治疗后观察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Upro,Cr,BUN和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XOD,Cys-C,β2-MG和NA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生活方式干预及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尿毒清颗粒能降低痛风性肾病患者Upro,Cr,BUN,UA水平,XOD,Cys-C,β2-MG和NAG水平,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吴丽虹陈桥张波
关键词:痛风性肾病尿毒清颗粒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胸椎旁神经阻滞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2月在该院实施OPCABG术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二组患者均采用TPVB,对照组予以罗哌卡因,观察组予以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观察二组患者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住院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后,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表评估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和镇静效果;于术前和术后24h对比二组应激反应[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变化情况;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在T1的时候,观察组的HR、RR、MAP、SPO_(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时观察组的HR、RR、MAP、SPO_(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h、6h、12h,观察组的VAS评分及Ramsay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观察组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14.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G术患者TPVB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较好,可起到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因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陈桥吴勇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胸椎旁神经阻滞罗哌卡因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