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湘伟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蛹虫草
  • 2篇植物
  • 2篇微生物
  • 2篇菌剂
  • 2篇虫草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机制
  • 1篇堆肥
  • 1篇多糖
  • 1篇性状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液态发酵
  • 1篇液体发酵
  • 1篇优良性
  • 1篇优良性状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机构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篇何湘伟
  • 3篇赵国柱
  • 2篇谢响明
  • 1篇刘伟娜
  • 1篇玉王宁
  • 1篇王剑
  • 1篇厚凌宇
  • 1篇朱昌雄
  • 1篇耿兵
  • 1篇何晓青
  • 1篇王伟轩
  • 1篇杜文斌
  • 1篇兰英
  • 1篇王玉冰
  • 1篇隋阳
  • 1篇张雪莹
  • 1篇国辉
  • 1篇李漫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生态科学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菌物研究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接种高温纤维素菌剂对生活垃圾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为探讨高温纤维素菌剂对生活垃圾堆肥的影响,研究在堆肥过程中添加了不同剂量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剂。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处理的温度、含水率、pH值、E4/E6、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C/N、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接种微生物菌剂的处理使堆肥初期升温上升较快,堆肥效果好于空白对照处理。其中添加1%自制纤维素菌剂的处理升温速度较快,堆肥发酵后期含水率最低,腐殖化程度、有机质降解效率最高,C/N达到20时所用时间最短,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堆肥效果最好。
王伟轩孙志朋霍文杰周琳王玉冰何湘伟
关键词:生活垃圾堆肥理化性质
优良性状蚕蛹虫草的筛选及高产虫草素液态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3
2021年
蛹虫草是重要的食药用真菌,虫草素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菌、降血糖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功效。蛹虫草菌株间的形态及环境条件差异,对菌株次级代谢产物虫草素产生影响显著。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6株蛹虫草菌株(YCC-B、YCC-C、YCC-H、YCC-W、YCC-Y、CGMCC3.4655),从蚕蛹体培养子实体性状,液体发酵条件(培养天数、培养方式、外源金属离子等)和传代稳定性等方面筛选优良性状菌株,提高其发酵合成虫草素的能力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蛹虫草菌株YCC-W在蚕蛹子实体出草及菌体液体发酵产虫草素上综合表现优良,传代稳定;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外源金属离子Mn2+作为酶的辅基,可以促进虫草素合成;采用振荡-静置相结合的混合发酵培养方式,可以避免单纯振荡培养溶氧量大、菌丝体生长旺盛,而虫草素产生不佳的问题。先振荡培养3d后静置培养至25d时,菌株YCC-W合成虫草素含量最高,可达(874.13±24.25)μg/mL,且稳定性良好。为进一步开发菌种及扩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刘朋肖马婕馨刘警鞠赵国柱何湘伟
关键词:腺苷传代培养
植物根际微生物调控根系构型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植物根系构型即根系在其生长介质中的生长与分布,包括根系长度、根系分支和根系生物量等,能够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有效吸收水分和矿质养分,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根系构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水分、养分和根际微生物,传统方式主要依靠化学肥料增加土壤养分进而改善根系生长,但是化学肥料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根际微生物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能够改善初生根、侧根和根毛的发育,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根际养分吸收,近年来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多组学关联技术的应用揭示了微生物的促生机制,为微生物菌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阐述了根际微生物(AMF、PGPR、根瘤菌)对根构型的调控机制包括激素调控、固氮、溶磷、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四个方面,并描述它们通过这四种机制增加植物根系长度、根系分支,促进根毛发育的调控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植物根际微生物可以有效改善根系生长,但实际应用效果还有待研究,量化不同机制的相对贡献率以及提高微生物菌剂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李梦洁李占彪周思含国辉何湘伟何湘伟耿兵
关键词:根系构型丛枝菌根真菌根瘤菌植物根际促生菌微生物菌剂
纳米材料毒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5年
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到工农业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纳米材料的生产加工和使用,纳米材料可以经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进入生态环境,进而侵染生物体,影响人类健康.因此,纳米材料的毒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纳米材料毒性机制和影响因素是纳米材料毒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解释纳米材料毒性的两种主要机制,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也是纳米材料毒性的一种潜在机制,并且自噬可能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相互关联.另一方面,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尺寸、形状、表面修饰等对其毒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概括了纳米颗粒进入环境及侵染生物体的方式,分析纳米材料引起生物和环境毒性的机制,最后对影响纳米材料毒性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纳米毒理学研究提供帮助.
何湘伟隋阳张雪莹李漫何土保
关键词:纳米材料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自噬物理化学性质
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的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改革探索及实践被引量:1
2014年
微生物学双语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理科基地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学校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总结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理科基地微生物学双语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何湘伟何晓青谢响明
关键词: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微流控芯片在植物细胞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16年
植物细胞的传统分析方法是将植物细胞在土壤或者琼脂平板上生长,然后在温室或植物生长室内观察植物的表型。这种方法耗时耗力,且结果分辨率比较低。微流控芯片具有微型化、体积小和高通量等特点,且可在微米水平精确控制植物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因此,能够降低实验成本,缩短实验时间,并且可以达到单细胞水平的分析和鉴定。首先介绍了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材料和制备方法,总结了用于植物细胞研究的微流控芯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在植物根、花粉管、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动力学等植物细胞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微流控芯片在植物细胞研究的应用前景。
王伟轩孙静弈刘伟娜厚凌宇玉王宁何湘伟谢响明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聚二甲基硅氧烷植物细胞
三倍体毛白杨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三倍体毛白杨非常适合黄河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是我国林业推广项目的重要树种。内生细菌在三倍体毛白杨不同组织中广泛存在,对三倍体毛白杨具有防病、促生、固氮和生物修复等生物学作用。【目的】通过分析三倍体毛白杨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多样性,可以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丰富微生物资源。【方法】以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冠县毛白杨基地的三倍体毛白杨为材料,应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根、茎、叶中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三倍体毛白杨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其内生细菌的进一步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三倍体毛白杨根部内生细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最高,叶片中最低。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全部样本中,假单胞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门,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和食酸菌属(Acidovorax)为优势属,不同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显著;16S rRNA基因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三倍体毛白杨内生细菌的功能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维生素代谢、芳香族化合物降解和糖酵解等。通过分离培养共获得217株内生细菌,分属于23个属44个种,其中有4株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低于97.5%的菌株,有可能为潜在的新种分类单元。【结论】三倍体毛白杨根茎叶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组间差异显著,内生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是根>茎>叶。通过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获得了一些内生细菌资源,其中包含4株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低于97.5%的菌株。然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还有大量的内生细菌在此次实验中并未培养出来,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高通量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以充分挖掘更多未培养、难培养的内生细菌菌株。
杨敬敬韩烁王霞赵国柱何湘伟
关键词:三倍体毛白杨内生细菌细菌多样性
抗菌活性放线菌的界面微滴移液互作分离筛选方法被引量:3
2021年
【背景】放线菌是天然产物的宝库,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天然抗生素有70%来源于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随着细菌对传统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日趋严重,如何从自然生境中高效筛选新型活性放线菌资源并发现新型抗生素成为当前微生物学者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传统方法筛选活性放线菌不仅费时费力、试剂耗材消耗量大,并且筛选通量非常有限,难以对自然样品中的复杂微生物群落进行整体全面的解析。【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孔板液滴阵列培养的新策略,可高通量筛选抗菌活性放线菌。分析模式放线菌在微液滴中的培养特征与筛选条件,为进一步建立基于液滴阵列技术的超高通量活性放线菌筛选平台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界面移液技术,将传统的多孔板高通量筛选体系微缩至1μL水平,在油相填充的多孔板(96孔板)中生成微升培养液滴阵列,每个微孔液滴中封装一个放线菌孢子或菌丝团。经过短期培养,放线菌在微滴中完成菌丝分化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泌。这时,通过第二步界面移液技术与液滴融合加入带有荧光标记的指示菌,通过全菌拮抗筛选定位活性目标菌株,并将活性谱转化为量化的荧光数值。【结果】通过对模式放线菌的测试发现,放线菌菌丝可以在微液滴中达到最佳培养状态,并积累足够的生物质与代谢物,对荧光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建立上述基于微孔板液滴阵列的高通量筛选技术,能从单细胞水平快速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显著节约了筛选成本并提高了筛选通量,为新型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筛选方法。
张思琦王剑兰英贠娟莉陈建何湘伟杜文斌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蛹虫草液体发酵产多糖的条件优化被引量:4
2023年
多糖是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产生的重要活性成分。为提高其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产量,通过单因素轮换法、方差分析、正交试验对蛹虫草菌株YCC-H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单因素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最适初始pH为5,最适葡萄糖浓度(质量分数)为6%,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装液量为80 mL/250 mL,最适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2%;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变化较大;通过方差分析及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结果显示:装液量(A)、氮源(B)、接种量(C)对蛹虫草产胞外多糖影响程度为B>A>C,最佳条件组合为A_(2)B_(3)C_(2),即装液量80 mL/250 mL、酵母膏为唯一氮源、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2%,其余因素选择单因素中最佳水平。经验证,该菌株合成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达247.06 mg/L,较未优化前胞外多糖的产量23.67 mg/L提高了9.43倍。
刘朋肖魏薇刘警鞠赵国柱何湘伟
关键词:正交设计液体发酵胞外多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