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臣

作品数:17 被引量:14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盆地
  • 6篇塔里木盆地
  • 5篇油气
  • 5篇油气藏
  • 5篇气藏
  • 4篇沉积盆地
  • 3篇周期
  • 2篇石油勘探
  • 2篇勘探
  • 2篇沉积速率
  • 2篇沉降史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层序
  • 1篇地壳
  • 1篇地壳运动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地质学研究
  • 1篇断块
  • 1篇新疆塔里木盆...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焦作工学院

作者

  • 17篇刘国臣
  • 11篇金之钧
  • 11篇李京昌
  • 6篇张一伟
  • 2篇齐永安
  • 1篇孙镇城
  • 1篇邱楠生
  • 1篇李建忠
  • 1篇汤良杰
  • 1篇陆克政
  • 1篇吕修祥

传媒

  • 4篇地学前缘
  • 3篇地质论评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焦作工学院学...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3
  • 3篇1999
  • 2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波动观点看塔里木盆地的成藏演化史
<正>1 前言波动是板内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它控制着板内盆地构造格局的时空展布、控制沉积、沉降过程的时空迁移,生、储、盖组合的时空分布、沉积—剥蚀的具体过程、盆地的埋藏史
刘国臣张一伟
文献传递
从波动观点看塔里木盆地的成藏演化史被引量:19
1999年
在介绍波动分析概念及技术思路的基础上,利用波动模型下的埋藏史研究塔里木盆地的二次生烃过程。通过塔中和塔北地区的典型油气藏成藏史分析,发现早古生代晚期的长时期抬升剥蚀是塔中和塔北地区的重要成藏控制因素。并从波动特征控制盆地多期叠合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多旋回盆地决定多期生烃、多期成藏的过程,盆地升降运动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差异沉降使构造溢出点改变,导致油气再次运移,成藏及成藏期后的沉降对油气性质改变的控制作用。最后结合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分析,从波动观点探讨了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指出塔中隆起西北倾没部位是寻找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场所。
刘国臣张一伟
关键词:油气藏塔里木盆地
塔中地区沉积波动过程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塔中1号油藏为例)
本文运用施比伊曼教授和缅斯妮科娃教授提出的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野外露头、岩心、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地区的岩性—时间剖面, 经过一定的数理变换,找到一条曲线,使这条曲线能够代表该区的沉积一剥...
刘国臣张一伟金之钧李京昌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一级演化周期的识别及其意义被引量:13
1998年
应用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北部坳陷和中央隆起30余口井所作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震旦纪、寒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侏罗纪和白垩纪—现今四个一级周期沉积波动的演化历程。它们持续的时间分别为230,203,2214,1456Ma,其中白垩纪至今盆地演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一个完整周期的3/4。每一个演化周期对应于一个大的盆地演化阶段,并对应于一个大的成藏旋回。
金之钧刘国臣李京昌吕修祥汤良杰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油气藏
廊固凹陷构造特征及成因解析被引量:9
1996年
廊坊-固安凹陷(简称廊固凹陷)为第三纪断陷,构造位置属于渤海湾盆地西部、冀中坳陷北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该凹陷西以大兴断裂为界与大兴凸起相接,东以牛东-河西务主断裂为界,与武清凹陷相连。呈北东向延伸,长约70—80km,面积约2800km^2。该凹陷的发育受大兴断裂控制,下第三系呈典型的箕状凹陷。断陷内次级断层十分发育,特别是由于本区始新统—渐新统发育了厚达千余米的泥岩层,形成了固安-北寺垡和曹家务-柳泉2个泥岩上拱构造带,泥岩构造顶部则发育复杂的地堑断裂系。廊固凹陷典型的构造样式为基底卷入型张性断块组合,但从盖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早第三纪末本区曾受到过挤压作用的影响。
刘国臣陆克政严俊君
关键词:廊固凹陷
沉积盆地波动分析与不整合剥蚀量研究——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为例被引量:13
1999年
沉积盆地波动分析是定量研究不整合剥蚀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从地层资料入手,通过沉降史研究,恢复地层原始厚度,建立反映盆地沉积—剥蚀过程的波动方程,实现对沉积—剥蚀过程的定量预测.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沉积波动分析表明,海西早期构造事件、海西末期构造事件和印支期构造事件引起的隆升剥蚀最为强烈,并以塔中隆起、塔东地区和塔北隆起造成的剥蚀量最大.
齐永安刘国臣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沉积盆地
波动分析方法在三水盆地沉降史研究中的应用
三水盆地是发育在华南微板块上的一个白垩纪—早第三纪断陷盆地,本文在建立了中、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的基础上,恢复了各时期地层的原始厚度及沉积速率。文中运用波动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三水盆地的沉降史及沉降中心迁移规律,通过周期...
李京昌金之钧孙镇城刘国臣
文献传递
中国含油气盆地波状运动特征研究被引量:15
1997年
以地壳波状运动理论为指导思想,综合分析岩芯、钻井、测井、录井等资料,应用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三水盆地演化过程中的主要周期。研究成果表明:220±Ma周期是银河年周期对地球的影响,65±Ma周期反映了太阳系在银道面上、下的运动周期及地幔对流周期对地表作用结果;10±Ma周期是太阳能量的变化周期在地表沉积物中的反映。这些不同级别的周期波作用于地球表面,其叠加耦合的结果将造成不同时期地层的沉积或剥蚀速度的变化及其量级的差异,以及剥蚀事件的非等时性。地壳的波状运动说明,地壳的负向运动(沉降)与正向运动(抬升)是对立统一的,它们都应隶属构造运动的范畴,正向运动仅是构造运动的一个方面。
张一伟李京昌金之钧刘国臣
关键词:盆地含油气油气藏
100Ma——塔里木盆地演化的重要周期被引量:10
1997年
运用沉积盆地波动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周期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Ⅴ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该周期控制了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的过程及成藏旋回,并至少控制了古生代的反转构造。对沉积与剥蚀过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周期波正相位和负相位分别对应于沉积期和剥蚀期;对含油气系统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第Ⅰ个周期波构成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Ⅱ个周期波至第Ⅳ个周期波构成以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第Ⅴ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构成以新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含油气系统;对反转构造的控制作用表现在:正相位Ⅰ(寒武纪—早奥陶世)和正相位Ⅱ(晚泥盆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为伸展构造体制,负相位Ⅰ(中奥陶世—晚泥盆世早期)与负相位Ⅱ(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为挤压构造体制。塔里木盆地演化具有100Ma周期的原因与古天山洋、古昆仑洋及特提斯洋的B型俯冲触发的地幔羽的上升流及地块的拼贴导致的地幔羽的休眠状态息息相关,从而周期性地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内的沉积与剥蚀过程、成藏旋回及反转构造。
李京昌金之钧刘国臣张一伟
关键词:盆地演化油气藏成藏
塔里木盆地塔中30井区剖面波动过程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根据波动方程,740Ma、220Ma、105Ma、31Ma和10Ma是控制塔中30井区构造演化过程的主要周期,尤其是220Ma周期控制了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寒武纪—早志留世,该井区总体上处于快速沉降阶段;志留纪末—泥盆纪,以抬升剥蚀为主;石炭纪—二叠纪,沉积与剥蚀幅度均不大.
齐永安刘国臣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