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涛涛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降解
  • 3篇光催化
  • 3篇掺杂
  • 3篇催化
  • 2篇强酸
  • 2篇共掺
  • 2篇共掺杂
  • 2篇固体超强酸
  • 2篇光催化剂
  • 2篇SO
  • 2篇CE
  • 2篇FE
  • 2篇超强酸
  • 2篇催化剂
  • 1篇有机物
  • 1篇有机物降解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染料

机构

  • 5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赵来
  • 5篇吕涛涛
  • 3篇王九思
  • 3篇王琪
  • 3篇王宏英
  • 2篇王琦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e-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降解茜素红染料催化活性的研究
2013年
对SO24-/TiO2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进行了铈掺杂改性。在铈掺杂情况下,采用沉淀浸渍法,对不同浓度硫酸浸渍液和不同温度焙烧前驱体对催化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最佳浓度和最适焙烧温度下,制备了不同铈掺杂量的催化剂,成功的用于10mg/L茜素红溶液降色处理。使其在超过SO24-/TiO2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降色效果的条件下重复使用,确定了使用次数在铈掺杂为2‰最多。
王九思吕涛涛赵来王宏英王琦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
不同方法制备Fe、S、Ce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对比研究
2013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浸渍法制备了Fe、S、Ce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A和B,通过SEM对其进行了表征,以酸性蓝为模板对A、B两种催化剂(A是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B为沉淀浸渍法制备的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沉淀浸渍法制备的光催化剂B的活性强,且其粒子团聚少、分散均匀、能多次重复使用。
赵来吕涛涛王琪
关键词:FETIO2光催化剂溶胶凝胶法
铈掺杂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2012年
介绍了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包括光催化作用机理和固体超强酸作用机理。光催化作用机理如下:半导体催化剂在光照作用下产生电子空穴,电子空穴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使有机物氧化,达到降解效果;固体超强酸作用机理如下:吸附在B酸和L酸中心上的有机物降解成CO_2,H_2O等无机小分子,以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并根据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制备了铈掺杂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
吕涛涛赵来王宏英王琦
关键词:铈掺杂改性有机物降解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SnO_2/Ce^(4+)光催化降解含酚废水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24-/TiO2-SnO2/Ce4+,并用XRD、SEM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苯酚的光催化降解为反应模型,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和催化剂再生方法。结果表明:在pH值为6,苯酚初始浓度为50mg/L,催化剂投加量4 g/L,光照距离12 cm,光照时间为150 min,降解率达67.73%,添加助催化剂H2O2后,反应60 min,苯酚降解率达到86.33%,催化剂的最佳再生方法是先用1 mol/L的硫酸浸渍24 h后,在450℃下焙烧6 h。
王九思王宏英赵来吕涛涛王琪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含酚废水光催化
Fe、N、La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Fe、N、La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降解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研究共掺杂光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工艺条件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掺体系的优化掺杂量为n(TiO2):n(Fe):n(N):n(La)=1:0.2%:10%:0.2%,温度550℃下焙烧3 h;此掺杂量下催化剂活性最佳,投加量1 g/L的TiO2在可见光下对质量浓度70 mg/L的甲基橙溶液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反应3 h降解率达到73.07%。
王琪王九思赵来吕涛涛
关键词:可见光甲基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