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宝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脱甲河流域水体溶解有机碳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7
- 2016年
- 以亚热带脱甲河农业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和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对脱甲河水系4级河段(S1、S2、S3和S4)溶解有机碳(DOC)浓度与环境因子进行了1年周期(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的连续观测,并初步探讨了DOC浓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脱甲河DOC浓度范围在0.46~9.54 mg·L^(-1)之间,均值为3.09±0.01 mg·L^(-1);在季节变化上,DOC浓度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在空间分布上各级河段DOC浓度随河流级别的增加逐渐增大,变化范围为(1.36±0.07)^(4.25±0.21)mg·L^(-1),4级河段间DOC浓度出现了显著差异(P<0.01),表明外源输入可能是不同河段DOC浓度变异的主要原因;DOC浓度与河水溶存二氧化碳(CO_2)浓度、盐度、温度、溶解总固体(TDS)及电导率(E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溶解氧(DO)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pH值变化无显著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强度的水体理化性质及外源输入是造成DOC浓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供亚热带其他农业小流域水系DOC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参考。
- 吴红宝秦晓波吕成文李玉娥廖育林万运帆高清竹李勇
-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碳环境因子
- 无机改良剂对皖南植烟红壤氮矿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以皖南植烟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试验分析了无机改良剂(T20、G20、硅藻土)对土壤氮矿化及硝化作用的影响。试验采用室内恒温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Stanford法),研究无机改良剂添加量处理(1%,2%,5%和10%)对皖南植烟红壤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良剂均可提高土壤淋洗液pH,pH增加幅度与改良剂添加量显著相关,T20、G20与硅藻土的土壤淋洗液pH增加幅度最大可提高0.30,0.50,0.43个单位;利用一级动力学方程N_t=N_0(1-e^(-kt))拟合土壤氮矿化过程,不同处理的相关系数R^2为0.970 9~0.998 0,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39个供试土壤样品的有机氮矿化势N0为14.86~177.1mg/kg,平均50.53mg/kg。不同处理的N0均与改良剂添加量显著正相关,对照N0为14.86mg/kg,添加10%硅藻土、T20与G20处理的N0分别为104.1,177.1,26.01 mg/kg,是对照处理的7,11.9,1.75倍。39个土壤样品的供氮指数N0×k为0.66~6.39mg/(kg·d),平均为2.19mg/(kg·d);添加1%,2%的硅藻土处理及添加1%,5%,10%的G20处理的综合指数N0×k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同处理的土壤硝化累积量随时间变化符合Logistic的"S"形生长曲线,其决定系数R2为0.953 3~0.996 2,达到极显著水平。硅藻土、G20与T20处理的最大氮矿化促进率分别可达27.46%,94.76%,0.63%,而最大硝化促进率分别可达82.83%,136.4%,40.44%;氮矿化促进作用与无机改良剂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3种改良剂的氮矿化与硝化作用比较,G20较硅藻土与T20在促进氮矿化与硝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见,合理增加无机改良剂,可以促进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以及硝化作用的进行,增强皖南旱地植烟土壤氮素的有效利用。
- 潘金华吕成文吴红宝庄舜尧史学正蔡宪杰程森
- 关键词:红壤硝化作用氮矿化
- 海拔对藏北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9年
- 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主体,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下已发生重大变化。为明晰海拔对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以藏北地区那曲市罗玛镇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8月采用样方调查法对不同海拔梯度高寒草地植物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沿海拔变化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藏北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在海拔上的变化规律及二者的关系。研究表明:(1)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分别由海拔4 600 m的89.0%和64.7 g·m^-2降至4 800 m的67.3%和41.8 g·m^-2,即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线性降低的趋势;(2)不同海拔梯度间植物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高海拔段中旱生禾本科植物逐渐被耐寒喜湿植物取代;(3)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沿海拔呈单峰分布格局,而E.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呈U型分布格局;(4)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呈负二次函数关系;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温度呈指数增长趋势,与土壤湿度呈指数降低的趋势。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藏北高原高寒草地不同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差异,以及不同海拔梯度间水热组合差异对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 吴红宝水宏伟胡国铮王学霞干珠扎布严俊何世丞谢文栋高清竹
- 关键词: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生物量高寒草地
- 脱甲河农业流域土壤沉积物氮素时空分布与N_2O释放被引量:3
- 2017年
- 为研究脱甲河农业小流域氮素输出特性,运用流动注射仪法和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于2015年4月—2016年1月对流域内4级河段(S1、S2、S3和S4)稻田-岸坡-河底沉积物土壤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及水体溶存氧化亚氮(N_2O)浓度进行了连续10个月的监测,并利用双层扩散模型法对水系N_2O排放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脱甲河流域稻田-岸坡-河底沉积物NH_4^+-N含量逐渐升高,NO_3^--N含量逐渐降低,其中,岸坡及河底沉积物土壤中的氮主要以NH_4^+-N形式为主,均值分别为(7.38±0.62)mg·kg-1和(16.49±1.70)mg·kg^(-1);稻田土壤和脱甲河水体中的氮主要以NO_3^--N为主,均值分别为(7.40±0.81)mg·kg^(-1)和(1.55±0.03)mg·L^(-1).水体溶存N_2O浓度范围在0.005~7.37μmol·L^(-1)之间,均值为(0.54±0.05)μmol·L^(-1);扩散通量在-1.11~1811.29μg·m^(-2)·h^(-1)之间,均值为(130.10±12.04)μg·m^(-2)·h^(-1),每年向大气输出的N_2O量为11.40 kg·hm-2.其中,在早稻生长初期和早晚稻收割、栽种交替时段N_2O输出量达到高峰.空间上,N_2O扩散通量表现为S1
- 吴红宝吕成文李玉娥秦晓波廖育林李勇
- 关键词:氧化亚氮铵态氮氮流失农业小流域
- 藏北高原两种典型毒草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5
- 2020年
- 为揭示藏北高原高寒退化草地毒草的空间分布特征,以该区典型的毒草—瑞香狼毒和镰形棘豆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8月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其沿海拔和坡向的生物量和群落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两种毒草的分布受到了海拔,坡向单独作用及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在坡向上,瑞香狼毒和镰形棘豆主要分布于南坡与西坡,其平均生物量在南坡、西坡、北坡分别为25.5,15.6和0.06 g/m^2和2.7,2.2和0.03 g/m^2;在海拔梯度上,瑞香狼毒的高度在南坡低海拔梯度最高,为22.6 cm,生物量和相对盖度在北坡高海拔梯度最高,分别为37.4 g/m^2和72.6%,镰形棘豆的生物量、密度和相对盖度均是南坡的山底梯度最高,分别为5.8 g/m^2,0.3株/m^2和17.9%。相关分析表明,瑞香狼毒的生物量以及镰形棘豆的生物量、高度、密度、相对盖度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瑞香狼毒的生物量和相对盖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
- 水宏伟吴红宝干珠扎布吕成文高清竹胡国铮王保海参木友严俊王有侠何世丞
- 关键词:毒草海拔梯度坡向土壤温度
- 一种水体沉积物氮循环培养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体沉积物氮循环培养装置,包括主培养管、堵头和注射器。主培养管构造为两端未封闭的圆柱形结构,堵头以可拆卸的方式布置在主培养管的两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方便,并且降低了研究成本,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采...
- 吴红宝秦晓波廖育林范美蓉万运帆赵强
- 文献传递
- 脱甲河水系CH_4关键产生途径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特征被引量:2
- 2018年
- 为明确脱甲河溶存CH_4关键产生途径,明晰水系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分布特征,为小流域CH_4排放估算和减排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双层扩散模型法估算了CH_4浓度和传输通量,研究了周年内脱甲河4级河段(S_1~S_4)水体CH_4通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主控环境因子;运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探究了溶存CH_4关键产生途径,分析了溶解CH_4、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有机质δ^(13)C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体pH均值为(7.27±0.03),各河段四季差异均显著;溶解氧(DO)在0.43~13.99 mg·L^(-1)内变化,S_1河段DO浓度最高且夏、秋季差异显著,其他河段均为冬与春、夏、秋季差异显著;可溶性有机碳(DOC)变化范围是0.34~8.32 mg·L^(-1),由S_1至S_4河段总体呈递增趋势;水体电导率(EC)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范围分别是17~436μS·cm^(-1)和-52.30~674.10 mV,各河段差异明显;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浓度分别在0.30~1.35(平均0.90±0.10)mg·L^(-1)和0.82~2.45(平均1.62±0.16)mg·L^(-1)内变化.溶存CH_4浓度和传输通量变化范围分别是0~5.28(平均0.46±0.06)μmol·L^(-1)和-0.34~619.72(平均53.88±7.15)μg C·m^(-2)·h^(-1);均存在时空变化且变异规律相似,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S_2>S_3>S_4>S_1.通量与水体铵态氮和DOC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各级河段均以乙酸发酵产甲烷途径为主导,但不同河段差异明显,乙酸发酵途径产CH_4贡献率以S_1河段最高(87%),其次为S_4(81%),S_2、S_3分别达到78%和76%.溶存CH_4、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均值分别为-41.64‰±1.91‰、-14.07‰±1.06‰和-26.20‰±1.02‰,溶存甲烷δ^(13)C与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传输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 赵强吕成文秦晓波吴红宝万运帆廖育林鲁艳红王斌李勇
- 关键词:CH4扩散稳定碳同位素
- 脱甲河氢氧同位素组分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8年
- 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是研究水体转化和示踪水循环过程的重要内容.为研究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揭示河水补给来源,于2017年4—8月对亚热带农业小流域脱甲河4级河段(S_1、S_2、S_3和S_4)水体氢(D)、氧(^(18)O)稳定同位素进行了监测,分析其时空动态特征和过量氘(d-excess)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它们与降水、高程和水质等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δD、δ^(18)O和d-excess的变化范围分别在-43.17‰^-26.43‰(-35.50‰±5.44‰)、-7.94‰^-5.70‰(-6.86‰±0.74‰)和16.77‰~23.49‰(19.39‰±1.95‰).受季风环流的影响,δD和δ^(18)O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春季(δD和δ^(18)O为-29.88‰±3.31‰和-6.18‰±0.57‰)>夏季(δD和δ^(18)O为-39.25‰±2.65‰和-7.32‰±0.42‰);空间上,δD和δ^(18)O表现出明显的沿程变化,随着采样点的位置到河流源头的距离波动增加,δD为S_1
- 吴红宝赵强秦晓波高清竹吕成文
- 关键词:氢氧稳定同位素过量氘水温降水
- 一种土壤产气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产气采集装置,包括集气装置和与集气装置连接的取气装置。集气装置包括主集气管,并且主集气管外周均匀设有若干列能够保证温室气体均匀进入主集气管的通气孔。取气装置包括主取气管、注射器和三通阀,注射器通过三...
- 秦晓波吴红宝万运帆
- 文献传递
- 脱甲河水系N2O关键产生过程及氮素来源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开展氮素迁移转化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农业小流域氮循环过程,也可为小流域氮素流失溯源提供典型案例.为深入了解和识别脱甲河水系N_2O关键产生过程和流域氮素主要来源,采用稳定同位素方法,于2016年11月至次年10月分析了脱甲河4级(S1~S4)河段水体硝态氮的氮氧双同位素(δ^(15)N-NO_3^-、δ^(18)O-NO_3^-)和沉积物有机质氮同位素(δ^(15)N_(org))、碳氮比值(C/N)特征;探讨了流域氮素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来源.结果表明,水体δ^(15)N-NO_3^-、δ^(18)O-NO_3^-分别在-19.87‰~8.11‰和-3.03‰~5.81‰范围内变化,氮素来源具有多元化特征且各河段存在差异.S1~S4河段δ^(15)N-NO_3^-均值分别为1.72‰、2.62‰、4.10‰和-1.28‰,而δ^(18)O-NO_3^-均值依次为2.60‰、-0.06‰、0.85‰和-0.62‰.S1河段硝态氮来源于土壤流失氮,而S2和S3来源为土壤流失氮、铵态氮肥和人畜粪便,S4则来源于铵态氮肥的硝化反应;硝态氮来源受生产生活影响显著.沉积物有机质δ^(15)N(δ^(15)N_(org))和C/N值波动范围分别是-0.69‰~11.21‰和7.30~12.02,S1~S4河段δ^(15)N_(org)均值分别为1.91‰、2.96‰、4.72‰和3.23‰,C/N均值分别是10.62、8.63、9.05和9.22.S1河段沉积物氮素来源于土壤有机质,而S2~S4河段δ^(15)N_(org)虽存在差异,但其来源均主要为流域内的污水.而硝化过程中δ^(18)O-NO_3^-分别是-7.01‰、-0.17‰、-0.28‰和-0.60‰;δ^(15)N-NO_3^-与δ^(18)O-NO_3^-的比值分别为0.66、-41.01、-30.23和9.39;S1~S4河段NO_3^--N质量浓度为1.08、1.46、1.54和1.50 mg·L-1,δ^(15)N-NO_3^-与NO_3^--N浓度呈正相关.因此,脱甲河水系中氮素转化可能以硝化过程为主体,硝化过程对N_2O的贡献可能占据优势.
- 赵强吕成文秦晓波吴红宝万运帆廖育林鲁艳红李健陵
- 关键词:N2O氮素来源Δ^1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