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庆娟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静脉
  • 3篇产儿
  • 2篇导管
  • 2篇新生儿
  • 2篇置管
  • 2篇中心静脉
  • 2篇静脉导管
  • 2篇并发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新生儿PIC...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益生菌
  • 1篇置管方式
  • 1篇置管时间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死亡率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孟庆娟
  • 3篇杨凡
  • 1篇范玲
  • 1篇臧爽
  • 1篇姜红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62例新生儿PICC常见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探讨
孟庆娟
早产儿应用益生菌对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肠外营养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留置时间与应用益生菌的关系。方法 239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21例,2组均于出生14d内留置PICC行肠外营养,同时给予肠内营养;观察组给予口服益生菌治疗,420mg/次,2次/d,连续服用2周;对照组未给予益生菌治疗,余治疗同观察组;若早产儿"不再需要"[可完全耐受肠内营养150mL/(kg·d)],均应在24h内拔除PICC;比较2组PICC留置时间及因"不再需要"拔除PICC比率,Kaplan-Meier曲线分析2组PICC拔除时间,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因"不再需要"拔除PICC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PICC留置时间[(18.18±4.13)d]较对照组[(21.21±4.43)d]短(P<0.05);观察组因"不再需要"拔除PICC比率(87.28%)高于对照组(70.25%)(P<0.05);Kaplan-Mei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以因"不再需要"而拔除PICC平均时间[(18.6±0.4)d]较对照组[(22.3±0.5)d]短(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益生菌是因"不再需要"而拔除PICC的保护因素(HR=0.31,95%CI:0.11~0.72,P<0.001)。结论早产儿行PICC时应用益生菌可缩短PICC留置时间。
孟庆娟杨凡
关键词:早产儿益生菌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
早产儿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4年
阐述了早产儿不同穿刺部位PICC体表定位方法,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技术方法及导管尖端位置与并发症的关系。导管尖端最适宜位置存在争议,导管尖端位置与新生儿体位、手臂姿势的变化有一定关系,随着新生儿身长体重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需要医务人员深入研究。
杨凡孟庆娟姜红臧爽范玲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早产儿
新生儿不同置管方式并发感染风险因素的分析及置管时间对感染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比较新生儿不同置管方式的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静脉感染(CLABSI)发病率、每种置管方式的新生儿一般状况以及置管时间对CLABS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植入脐静脉置管(UVC)或PICC的803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其中278例新生儿行UVC(UVC组),262例新生儿行PICC(PICC组),263例新生儿联合使用UVC及PICC置管(联合组)。观察每组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并比较,记录每组新生儿第4天感染CLABSI数,评估置管第10天每组CLABSI的进展情况。结果3组新生儿在孕周、出生体质量、出生时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数量、出生时并发脓毒血症数量、是否为剖宫产婴儿以及婴儿死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98、4.943,χ2=5.160—8.970,均P〈0.05)。第4天CLABSI的发病率:UVC组1.1%(3/278),PICC组1.9%(5/262),联合组3.O%(8/263)。第10天CLABSI的发病率:UVC组5.4%(15/278),PICC组2.7%(7/262),联合组中已经拔除UVC患者为5.1%(10/196),而未拔除UVC患者为10.4%(7/67)。PICC组和联合组已经拔除UVC患者CLABSI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VC组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组内比较CLABS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P〈0.05),联合组在4d内未拔除UVC患者CLABSI感染率显著上升,组内比较CLABSI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1)。结论UVC置管感染CLABSI的潜在风险较PICC大,如果短期置管可选用UVC,而长期置管需选用PICC。
孟庆娟杨凡
关键词:中央静脉导管持续时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合并贫血对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合并贫血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共200例。记录母体和早产儿的人口统计学、临床数据等。根据早产儿是否合并贫血,将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比较2组母体及早产儿的所有变量,并做住院期间早产儿出现全因死亡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做极低出生体质量合并贫血亚组的各个变量对死亡的影响。结果贫血组64例,非贫血组136例。贫血组早产儿出生时平均孕周、入院后血细胞比容平均值、入院时血红蛋白平均值分别为(26.45±2.32)周,(37.72±3.81)%、(12.81±1.51)g/L,非贫血组分别为(27.21±2.21)周、(48.42±5.61)%、(16.89±2.12)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23、12.23、8.51,P<0.05或0.01)。贫血组1 minApgar评分<5分为67.19%(43/64),非贫血组为38.24%(52/1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5.55,P<0.01)。贫血组在出生后前72 h血管加压药物例数、脑室周围出血例数、死亡例数分别为34、26、32例,非贫血组分别为41、23、5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80、13.23、8.01,P<0.01或0.05)。贫血组在从出生到第一次输血天数、输红细胞量的中位数分别为2 d、75 ml/kg,非贫血组分别为7 d、45 ml/k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为482.2、781.9,P<0.05)。出生后前72 h应用血管加压药物、脑室周围出血和贫血是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12.30、13.40、34.89,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如果合并贫血,同时出生后前72 h使用血管升压药物、脑室周围出血的死亡风险增高。
孟庆娟
关键词:贫血极低出生体质量脑室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