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修宝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水稻
  • 4篇突变体
  • 3篇基因
  • 1篇叶色
  • 1篇叶色突变
  • 1篇叶色突变体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组合
  • 1篇色素基因
  • 1篇突变体基因
  • 1篇基因定位
  • 1篇基因遗传
  • 1篇基因遗传分析
  • 1篇分枝
  • 1篇矮化
  • 1篇矮化突变体
  • 1篇SSR

机构

  • 4篇贵州大学

作者

  • 4篇查仁明
  • 4篇罗洪发
  • 4篇张修宝
  • 1篇江燕
  • 1篇刘洋
  • 1篇汤莉
  • 1篇汤丽
  • 1篇崔彦芹
  • 1篇陈小敏

传媒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稻色素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水稻色素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与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R30白化、黄化致死突变体,然后通过其杂合体与R527、泸恢17等正反交,分析F1代出现分离的情况和F2代的分离比例,同时对杂合体后代的分离比例进行分析。根据卡方测定的结果,确定了水稻的白化、黄化突变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都是由1个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遗传。
曹松龄张修宝罗洪发查仁明冯士飞
关键词:水稻叶色突变体杂交组合
水稻分枝基因遗传分析
2014年
为了研究水稻分枝突变体的遗传规律,将蜀恢527分枝突变杂合体(蜀恢527经化学诱导,M3代稳定而得)分别与正常分枝的泸恢17、R30进行正反交杂交组合,经过田间性状调查与卡方检验,发现F1代分枝突变体为隐性遗传,在F2分离群体中,分枝突变体的遗传规律符合孟德尔的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因此,可以推断该分枝突变体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单基因控制。
张修宝罗洪发查仁明庹中丽汤丽
关键词:水稻
水稻包颈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携有包颈性状的水稻品种与花溪糯稻进行正交与反交,F1在抽穗期全部表现正常,可以正常抽穗结实,并且正交和反交2组杂交后代无明显差异,由此可以推测控制水稻包颈性状的基因为隐性细胞核基因。同时,包颈水稻突变体与花溪糯稻杂交组合F2代在抽穗期出现包颈性状植株和正常抽穗植株的分离比经卡方测验完全符合3∶1的遗传模式。由此可以推断,控制水稻包茎性状的基因为细胞核单基因隐性遗传。通过观察统计结果推测可知,控制水稻包颈性状的基因主要作用于水稻的拔节抽穗期,表达特点为水稻各茎节无法正常拔高,直接导致水稻稻穗不能正常拱出剑叶鞘,间接导致水稻穗长较短,穗粒数较少,最终导致水稻减产,但籽粒较饱满。
汤莉查仁明张修宝崔彦芹刘洋罗洪发
关键词:水稻
一个水稻半矮化突变体基因的初步定位
2015年
发掘和鉴定控制水稻株高的基因,实现对水稻株高的定向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水稻恢复系R30,获得了一个能稳定遗传的半矮化突变体(sd-ch)。将sd-ch作母本,与"泸恢17"进行杂交,构建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并用SSR分子标记对sd-ch进行定位。结果表明,F1表现为正常亲本高度,F2群体株高出现性状分离,正常高度植株和半矮化植株数量分别为401和143,比值为2.8,经卡方检测符合3:1,表明sd-ch受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SSR分子标记对sd-ch进行定位,第8染色体上SSR标记RM6028从F2群体101个隐性表型单株中检测到2个单交换株,交换率为0.99%。该基因被定位于RM6028附近,遗传距离为0.99 c M。本研究对sd-ch的初步定位,以及对其进行精心定位、克隆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查仁明陈小敏杨蜀魏罗洪发张修宝江燕
关键词:基因定位SSR水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