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杨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深圳市城市管理局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植物
  • 2篇苦苣
  • 2篇苦苣苔科
  • 2篇苦苣苔科植物
  • 1篇调节剂
  • 1篇野生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有机添加物
  • 1篇原叶体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种
  • 1篇植物生长
  • 1篇植物生长调节
  • 1篇植物生长调节...
  • 1篇生长调节剂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特性
  • 1篇生芽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彭杨
  • 3篇邱志敬
  • 3篇陈朋
  • 2篇谢锐星
  • 2篇杨蕾蕾
  • 2篇邹纯清
  • 2篇谭小龙
  • 1篇张寿洲
  • 1篇宋凤鸣
  • 1篇张苏州
  • 1篇李娜
  • 1篇梁琼芳
  • 1篇陆婷
  • 1篇廖一颖
  • 1篇杨平
  • 1篇杨建芬

传媒

  • 2篇现代园艺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粤紫萁离体再生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粤紫萁(Osmunda mildei)为新近形成的自然杂交种,其分布区狭窄、种群个体数量少、有性繁殖能力极低。该文以孢子为外植体,以MS、3/4MS、1/2MS和1/4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粤紫萁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和孢子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粤紫萁孢子中极少的可育孢子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下,能够萌发并发育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生长及增殖的最适组合为1/2MS+1.0 mg·L^(-1)6-BA+0.05 mg·L^(-1) NAA和1/2MS+1.0 mg·L^(-1)6-BA+0.5 mg·L^(-1) IBA;在1/4MS基本培养基中,原叶体增殖的同时生长发育完善,形成正常的幼孢子体,形成率达83.49%;孢子体最佳生根配方为MS+0.5 mg·L^(-1) IBA;组培苗在河沙∶黄土∶腐殖质=1∶1∶3的栽培基质中成活率在98%以上,且生长旺盛。综上结果,该研究为粤紫萁的人工繁育及其资源保护以及其他濒危蕨类植物的人工保育提供了参考。
陈朋杨蕾蕾彭杨张苏州徐桂红杨建芬张寿洲
关键词:孢子原叶体孢子体杂交种
苦苣苔科植物的扦插繁育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以报春苣苔属、半蒴苣苔属、石蝴蝶属、吊石苣苔属、口红花属、非洲紫罗兰属、大岩桐属、艳斑苣苔属等苦苣苔科植物为试材,进行扦插繁育研究,并对4类基质组合的扦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苦苣苔科各属植物的扦插生长特性,分析了各类基质的优劣,筛选高效扦插繁殖方法。结果表明:珍珠岩+蛭石配方在叶插中最为经济简便且应用广泛,而河沙+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基质配方在枝条扦插中应用性最强。
邱志敬邹纯清谭小龙彭杨谢锐星
关键词:苦苣苔科扦插基质配方
濒危植物秦岭石蝴蝶的生态学特性及濒危原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随机取样法, 对仅产于陕西勉县的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秦岭石蝴蝶( Petrocosmea qinlingensis W. T. Wang)群落的维管植物组成、 垂直结构和分布区类型及其种群特征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此 基础上, 初步探讨了该种类的濒危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秦岭石蝴蝶为喜阴植物, 仅分布于山体海拔约640 m 的区 域, 种群面积仅约42 m^2; 土壤为黄棕壤, 呈中性( pH 6. 5 0 ),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 全氮、 全磷和全钾含量较低, 有效铁、 有效镁、 有效钠和有效钙含量则较高;秦岭石蝴蝶种群中个体数量约1 0 0 0株, 多生长于覆有土壤或苔藓的岩 石上, 也有部分成年个体生长在裸露且瘠薄的岩石上.秦岭石蝴蝶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2 8种, 隶属于2 3科 2 8属; 其中, 蕨类植物3 科4 属4 种, 裸子植物1科 1 属 1 种, 被子植物1 9科2 3属2 3种, 优势科和优势属不明显.秦岭石蝴蝶群落垂直结构明显, 可分为乔木层、 灌木层和草本层, 其中, 乔木层优势种为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灌木层优势种为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 草本层优势种为裂叶荨麻( Urtica lobatfolia S. S. Ying).该群落维管植物科的分布型以热带分布型科为主, 其中泛热带分布型科占明显优势;属的分布型以温带分布型属为主, 其中北温带分布型属占优势; 中国特有分布的科和属均很少;总体上看, 该群落具有暖温带向亚热带 过渡的特点.在秦岭石蝴蝶种群的不同样方中, 成年个体和幼苗数量均有一定差异, 成年个体占14.6% - 3 7 . 5 %, 幼苗占61.3% -80.0%, 幼苗数量明显高于成年个体;各样方的单株叶片数为7 - 9 ,冠幅为6.0 -7.2 cm, 大多数样 方的单株结实量小于4,表明在同一个种群的不同生境中秦岭石蝴蝶的分布和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根据调查结果, 推测种群规模较小、 分布范围狭窄以�
杨平陆婷邱志敬陈朋彭杨谭小龙
关键词:种群特征土壤化学性质濒危原因
基质pH对野生苦苣苔科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石上莲(Oreocharis benthamii var.reticulata)、紫花马铃苣苔(O.argyreia)、大叶石上莲(O.benthamii)、疏花唇柱苣苔(Chiritalaxiflora)、短序唇柱苣苔(C.depressa)5种野生苦苣苔科植物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对栽培在不同pH基质中的每种植物材料生长冠幅、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等性状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并测定了这几种植物原生土壤的pH和电导率.结果表明,5种野生苦苣苔科植物均偏爱弱酸性环境,在5~6 pH范围的基质中生长良好,各项生理指标稳定增长.原生境土壤理化性质反映出这5种苦苣苔科植物较耐瘠薄,但性喜湿润,对水分需求较大,在栽培中需根据其习性调节基质理化性质以促进其生长.
邱志敬梁琼芳邹纯清宋凤鸣彭杨谢锐星
关键词:苦苣苔科酸碱度叶绿素含量
矮生碗柱草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2021年
矮生碗柱草(Craterostigma pumilum Hochst.)是一种从非洲引种成功的野生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矮生碗柱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等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MS+KT 0.5mg/L+NAA 0.05mg/L培养基的诱导效果最好,丛生芽诱导率可达100%;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 0.2mg/L,增殖系数为5.46;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00%生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0%左右。矮生碗柱草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为其快速繁育优质种苗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其他非洲植物的引种保育提供参考。
程纹廖一颖郎校安彭杨
关键词:扩繁丛生芽
姬美石斛快繁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2020年
姬美石斛是长苞石斛和亮叶石斛的杂交种,它具有优良的园艺性状。以姬美石斛的嫩枝茎尖为外植体,探究桃泥、椰汁、香蕉泥和苹果泥4种有机添加物和6-BA、KT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1.0mg/L+NAA0.5mg/L为姬美石斛的丛生芽增殖最佳配方。桃泥的添加能显著增加姬美石斛丛生芽增殖效率,苹果泥的添加有利于其生根。
彭杨陈朋李娜杨蕾蕾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