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冉

作品数:7 被引量:130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同位素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锰矿
  • 2篇二叠纪
  • 2篇成矿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盐矿
  • 1篇盐矿物
  • 1篇岩系
  • 1篇页岩
  • 1篇早寒武世
  • 1篇质谱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矿物

机构

  • 7篇贵州大学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贵州省地质矿...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作者

  • 7篇付勇
  • 7篇江冉
  • 5篇周文喜
  • 4篇裴浩翔
  • 4篇徐志刚
  • 4篇王富良
  • 1篇付勇
  • 1篇温宏利
  • 1篇叶云涛
  • 1篇王晓梅
  • 1篇苏劲
  • 1篇龙宣霖
  • 1篇李迪
  • 1篇张鹏

传媒

  • 3篇地质学报
  • 2篇岩矿测试
  • 1篇地球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6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锰矿成矿规律初探被引量:100
2014年
中国锰矿资源较丰富,资源量排名在世界上位列第5。中国锰矿种类多样,有海相沉积型、火山-沉积型、碳酸盐岩中热水沉积型(或"层控"型)、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型、受变质型及表生型。其中,海相沉积型占资源量的71.4%,表生型占15.7%,是最主要的两种类型。中国锰矿广泛分布于"泛扬子区"、华北陆块的燕辽地区以及天山和祁连山部分地区,尤以"泛扬子区"为最,并具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的总体特征。中国的成锰时代多,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是中国锰矿形成的重要时代。中国锰矿时-空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北锰南迁":中元古代锰矿主要产于华北陆块的燕辽裂谷带,新元古代—古生代锰矿主要产于"泛扬子区"的大陆边缘盆地或台内盆地中。大型、超大型锰矿床或锰矿田的形成,受控于非构造期盆地性质、古海洋结构、古海水性质及海平面升降等因素,其形成环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及同源性。
付勇徐志刚裴浩翔江冉
关键词:锰矿海平面
二叠纪茅口晚期锰矿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约束——以遵义市南茶锰矿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遵义锰矿是我国二叠纪时期一种重要的锰矿类型。南茶锰矿床是近年来在遵义锰矿区发现的又一中型隐伏锰矿床,是遵义锰矿的典型代表。南茶锰矿含锰岩系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南茶锰矿成锰期前样品V/(V+Ni)值在0.6与0.65之间或与0.60接近,V/Cr值在0.71~2.05之间,均值为1.34,Ce呈中等程度的负异常,说明该期沉积环境属贫氧环境;成锰期样品V/(V+Ni)值接近0.45,V/Cr值为0.28、1.30,Ce呈轻微的负异常,反映此时属氧化—贫氧的沉积环境;成锰期后样品中,V/(V+Ni)值则介于0.65~0.88,均值为0.76,大部分样品V/Cr值>4.18,Ce呈轻微的正异常,说明成锰期后可能处于缺氧环境;含锰岩系δEu值均显示为弱的正Eu异常(成锰期前、成锰期以及成锰期后Eu/Eu*均值分别为0.88、1、0.85),反应含锰岩系沉积时期受到热水作用的影响较弱;锰碳酸盐岩地层的碳同位素具有一次明显的负偏,至锰矿层达最低(-12.5‰V-PDB),显示与有机质的降解有关。综上所述,南茶锰矿的形成经历了前期氧化锰沉淀和之后氧化锰沉淀被还原形成碳酸锰的过程。
江冉付勇徐志刚裴浩翔王富良周文喜
关键词:地球化学成矿过程
黔北瓜德鲁普世-乐平世转换时期大规模成硅事件硅质来源厘定被引量:2
2020年
联合古陆(Pangea)大陆边缘及泛大洋和古特提斯洋的广大地区在二叠纪时期出现大规模硅质富集事件,被称之为“全球二叠纪硅质沉积事件”。黔北遵义地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转换时期成硅事件为该事件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白泥塘层”层状炭硅质灰岩、层状硅质岩和硅质条带或燧石结核三种不同类型硅质富集岩石。遵义地区硅质来源的研究能够深入认识全球性“二叠纪硅质沉积事件”,同时为研究该时期遵义盆地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窗口,对遵义锰矿成矿作用也有重要指示意义。文中采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并通过硅同位素的协同指示意义对硅质来源进行厘定,并对硅质岩成因与沉积环境进行归纳总结,在研究区建立系统完整的硅质富集沉积体系。实验测试结果显示:“白泥塘层”炭硅质灰岩中δ30Si值介于–0.09~–0.67之间,层状硅质岩中δ30Si值介于0.03~1.47之间。结合主、微量元素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表明:“白泥塘层”炭硅质灰岩形成于深水盆地缺氧还原环境,硅质来源于海底热液,沉积中心位于热液喷口的附近,沉积过程中受陆源硅质输入影响显著。层状硅质岩形成于浅海台地正常沉积氧化环境,硅质来源于海底热液,沉积远离热液喷口,热液沿构造裂隙通道经过了一定的迁移距离,与茅口组浅海台地相正常沉积的块状-厚层状灰岩发生交代作用,从而形成硅质岩;硅质条带或结核形成于浅海台地正常沉积氧化环境,硅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沉积过程中有陆源硅质的输入,由长时间多期次的海底热液喷流作用带来的硅质迁移至盆地外围浅海台地形成。
叶远谋付勇付勇江冉龙宣霖
关键词:二叠纪茅口组硅同位素
天津蓟县东水厂锰方硼石矿床成因新认识被引量:7
2016年
天津蓟县东水厂锰方硼石矿床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锰方硼石矿床,锰方硼石赋存与中元古代高于庄组二段泥晶白云岩中。本文通过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了锰方硼石的成矿环境,测定结果显示Sr/Ba=0.125~0.128;V/(Ni+V)=0.230~0.320;Th/U=4.356~4.898;V/Cr=0.018~0.026,各微量元素对比值范围变化不大;LREE总量为66.12×10^(-6)~67.90×10^(-6),HREE总量(包含Y)为18.88×10^(-6)~19.56×10^(-6),LREE/HREE值为3.38~3.60,Y/Ho值介于28.25~29.14之间,δCe介于0.829~0.854之间,显示为弱的负Ce异常,δEu值介于0.831~0.846之间,显示为弱的负Eu异常。地球化学数据指示其成矿环境属海相沉积环境,海水环境为相对氧化的状态,成矿过程中有陆源物质的加入。Sm/Nd-Eu/Sm图解表明研究区与柴达木盆地第三系蒸发岩较为相似,反应锰方硼石成矿时具有类似的蒸发成因。通过对硼同位素(δ^(11)B的数值范围为1.4‰~10.7‰)的解译进一步探讨了锰方硼石在原生成矿阶段的具体成因(海相蒸发沉积)。结合前人所做的锰方硼石地球化学数据,对东水厂锰方硼石矿床的成因做出了新的解释,即锰方硼石成矿时应属海相蒸发成因,而热液活动的过程则可能是发生于锰方硼石成矿之后,属后期热液改造作用,从而形成了锰方硼石复杂的地球化学特征。
王富良付勇徐志刚裴浩翔江冉周文喜
关键词:硼同位素热液改造
应用去除碳酸盐法研究滇黔地区“白泥塘层”硅质成分的来源被引量:4
2016年
滇黔地区的“白泥塘层”与锰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前人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时关注的主要是硅质灰岩全岩,并非硅质成分本身,而硅质岩全岩能否真实地反映“白泥塘层”中硅质的来源有待研究.本文以滇黔地区“白泥塘层”硅质灰岩为研究对象,用盐酸去除硅质灰岩中的碳酸盐矿物,获得成分较为单一的硅质组分,采用ICP-MS和ICP-OES测定全岩与去除碳酸盐的硅质组分中的微量元素,通过对比两者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白泥塘层”中硅质的来源问题.结果表明:去除碳酸盐的硅质组分的Th/U=0.02~0.05,低于全岩的Th/U值(0.08~0.2),Eu/Eu =0.86~1.54(均值1.15),显示为正Eu异常,此特征不同于全岩(全岩的Eu/Eu =0.87~0.93,均值0.90,显示为弱的负Eu异常);硅质组分及全岩的稀土含量均表现为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但硅质组分中的轻稀土所占比重大于全岩.以上特征确切地表明了“白泥塘层”硅质灰岩中的硅质成分来自于热水,对于解释二叠系时期锰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江冉付勇王富良裴浩翔徐志刚温宏利周文喜
关键词:碳酸盐矿物热水成因
Re-Os同位素在晚新元古代至早寒武世测年及古环境演绎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晚新元古代至早寒武世是地球演化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该时期地层年龄框架的厘定以及古海水、古大气、古气候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地学界的关注热点。Re-Os同位素测年法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地层测年法,其对于晚新元古代至早寒武世重要时间节点上沉积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具有测年及示踪古环境的双重优势。本文以晚新元古代至早寒武世地层为例,阐述了Re-Os同位素测年法在年代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与大量的、精确的锆石U-Pb年龄对比,论证了Re-Os同位素测定沉积地层年龄的可靠性。对于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建阶及留茶坡组地层的年代学研究,黑色页岩Re-Os同位素测年法可发挥重要的作用。结合前人所做的Sr同位素变化曲线以及收集的晚新元古代—早寒武世Os同位素初始值的测试数据,阐述了Os同位素在该时段古环境演绎及Ni-Mo-V多金属层来源追溯上发挥的作用。黑色页岩难以进行^(87)Sr/^(86)Sr的分析,而Os同位素初始值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二者的相互结合将为晚新元古代至早寒武世古环境演化的研究作出贡献。本文指出,随着Re-Os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更多实验流程的建立,该项技术在未来年代地层学,尤其对一些古老地层的年代厘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富良付勇江冉周文喜葛枝华魏帅超梁厚鹏张鹏
关键词:黑色页岩RE-OS同位素早寒武世
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沉积环境与地球化学响应被引量:16
2021年
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在我国华北、华南及塔里木盆地等广泛发育,但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未有定论。本文对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及同时期地层)不同沉积相带典型剖面中的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上下层位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识别出寒武纪早期不同沉积相带氧化还原环境的明显差异。台内凹陷相主要岩性为黑色页岩,底部为不等厚的薄层磷块岩和硅质岩或硅磷质结核,沉积的黑色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V、Ni、Mo、U等微量元素显著富集,反映了贫氧-缺氧环境,以及短暂动态的硫化环境,Mo/TOC反映了其为局限盆地特征;上斜坡相为贫氧到氧化的沉积环境,但更多地是表现为氧化的沉积环境,其中牛蹄塘期存在局部的硫化环境,沉积的黑色页岩厚度小,但有机质丰度最高,V、Ni、Mo、U等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较低;盆地相为黑色硅质岩与富有机质的黑色硅质页岩间互沉积,同期沉积厚度较小,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V和U的富集程度大于台内凹陷相,而Ni和Mo的富集程度则低于台内凹陷相,指示了缺氧环境,期间伴随有贫氧和短暂的氧化环境存在,且可能存在局部的硫化环境,Mo/TOC反映了中等的局限程度。总的来说,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有机质丰度、厚度以及微量元素富集程度等特征主要受控于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
付勇周文喜王华建谯文浪叶云涛江冉叶云涛江冉王晓梅苏劲
关键词: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